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教案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教案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8-19 阅读: 字体:
.

语文教案

六年级 第一周教案(8.31-9.10)

一、 周学习内容:

本单元共五篇课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渔夫的故事;有现代人的故事,还有古人的故事,即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别,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本单元所设的五篇课文,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积累: ▲背诵要求的段落。

▲ 学习每课不同的写作方法。

▲ 学习掌握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 作文:▲ 作文题目:日记随笔;续写、仿写、改写;写调查报

告、小品、广告等。

▲学习的写作方法:写诗的写作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穷人);拟人抒情的写法(白桦林的低语)

三、 周学情分析:

学习本单元课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夜的工作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是一篇典型的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作者用写实为主的手法记叙了周恩来总理彻夜工作的情景,讴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

学法

教师导法

指导读中感悟

学生学法

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公仆”的崇高品质

学习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

初读感知点:

1.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

3.从课文叙述的事情中你有什么感受,进行简单的批注

4.从哪些语句上可以体现出周总理的工作辛苦和生活简朴?

细读感悟点: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周总理为什么叫“我”到中南海去?

3.周总理晚上怎么工作的?“我”所看到的周总理的生活是怎样的?

4.回家路上“我”是怎么想的?

.文中哪一段重点描写出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

.仔细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用笔勾划出按照思考的顺序理清课文段落。

2.请学生用笔具体勾划出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3.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拓展延伸点:

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一 夜 的 工 作

陈设 极其简单 多么简朴

审阅 极其认真 多么劳苦

课后反思

穷 人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

学法

教师导法

精读和品读

学生学法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4.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重点

初读感知点: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默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3.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细读感悟点:

1.桑娜家里生活很困难。(在书上划出有关词语)

2.暖和舒适表现在。

3.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

4.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

.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

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拓展延伸点:

1.把故事继续编下去,该怎样编呢?

2.编写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3.认识列夫̶托尔斯泰。

板书设计

等待渔夫

     桑娜  探望西蒙   勤劳、善良

穷人 抱回孩子 乐于助人

     

渔夫 侥幸回来 勇敢、坚强           

. 能熬过来

课后反思

白桦林的低语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学法

教师导法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学生学法

自读为主 探究阅读

学习目标

1、品味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3.自读课文,思考:按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

4.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3.能力训练点:

1.读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4.拓展延伸点:

曾经学习过哪些借物喻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