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知识答案 > 培训答案 > 智慧树知到《中药药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药药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作者:大河网 来源:整理 时间:2019-12-28 阅读: 字体:

智慧树知到《中药药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面哪项不属于中医药理论()

A: 藏像学说

B:经络学说

C:药性理论

D:解剖理论

答案: 解剖理论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A:探讨中药防治疾病的科学内涵

B:开发和研制中药新药

C: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D:为临床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答案: 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3、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

A: 中药药效学

B:中药药动学

C:中药鉴定学

D:中药化学

答案: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

4、中药药理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A:对

B:错

答案:

5、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指的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

A:对

B:错

答案:

6、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用于治疗、 预防疾病的物质。

A:对

B:错

答案:

7、中药毒理学的研究现状是()

A:中药临床应用的禁忌问题正得到重视

B:中药的毒理学研究已经开展

C:有毒中药的开发、 研究

D:以上都是

答案: 以上都是

8、中药药物效应动力学包括药物作用和作用机理两方面的研究。

A:对

B:错

答案:

9、中药药效学和药动学是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两个过程。

A:对

B:错

答案:

10、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是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答案: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二章

1、中药的基本作用包括()

A:扶正作用

B:祛邪作用

C:调节作用

D:兴奋作用

答案: 扶正作用 ,祛邪作用 ,调节作用

2、药物的扶正作用包括()

A: 抗应激

B:自我修复

C:兴奋作用

D: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答案:抗应激,自我修复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对于黄芪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黄芪可以抑制体液免疫

B:黄芪可以增强体液免疫

C:黄芪可以抑制细胞免疫

D:黄芪可以增强细胞免疫

答案: 黄芪可以增强体液免疫 ,黄芪可以增强细胞免疫

4、中药的主要作用的特点是()

A: 多效性

B:双向调节

C:低毒性

D: 高效性

答案:多效性,双向调节

5、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功能降低的称为抑制作用

A:对

B:错

答案:

6、中医所谓的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

A:对

B:错

答案:

7、抗应激能力是中药可以增强机体对( )等非特异性损伤的适应能力。

A:物理性

B:化学性

C:生物性

D:以上都是

答案: 以上都是

8、双向调节作用是指同一中药或者复方,针对不同的疾病状态,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药理作用。

A:对

B:错

答案:

9、中药多效性的作用特点体现在( )

A:多靶点

B:多环节

C:多途径

D:多系统

答案: 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多系统

10、调节作用的目的是将异常的功能状态调整趋于正常水平,达到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

A:对

B:错

答案:

第三章

1、中药代谢动力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 体内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即动力学的一门学科。

A:中药活性成分

B:中药活性组分

C:中药单方

D:中药复方

答案:ABCD

2、中药体内过程包括 。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转运

答案:ABCDE

3、影响中药口服吸收的因素很多: 。

A:中药制剂本身

B:机体

C:中药在肠道发生代谢

D:中药多成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答案:ABCD

4、冰片可提高血脑屏障对丹参素的通透性,使丹参素的脑血比提高。这一特性体现了中药体内过程的 环节。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答案:B

5、肠道菌群在口服中药后的多成分代谢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多种代谢酶,其中 是研究较多的一种水解酶。

A:硝基还原酶

B:蛋白酶

C:β-糖苷酶

D:碳水化合物酶

答案:C

6、在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研究时常用的吸收模型有很多,其中 不存在种属差异性。

A:离体肠外翻

B:在体肠灌流

C:Caco-2 细胞模型

D:体外Using Chamber法

答案:C

7、许多苷类成分大多原形吸收少,在肠菌作用下水解成苷元被吸收,这些苷常被称为天然前药。

A:对

B:错

答案:A

8、中药进入体内后,尽管有时效应成分和毒性成分或伴随成分不明确,但是多成分药动学和药效学之间依然符合经典的PK-PD模型。

A:对

B:错

答案:B

9、整体观是中药产生药效的一大特点。

A:对

B:错

答案:A

10、在进行中药复方的药动学研究时,可以通过选择可靠的单一药效指标来表征复方的整体药效。

A:对

B:错

答案:B

第四章

1、许多寒凉药具有哪项药理作用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抗感染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

答案:B

2、不同药味的中药具有不同的功效,与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不同有关,如苦味中药多含有()

A:挥发油

B:有机酸

C:生物碱

D:氨基酸

答案:C

3、以下关于五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辛味药多含挥发油,具有行气活血作用

B:甘味药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

C:咸味药可用于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等证

D:苦味药多含生物碱、苷类等成分

答案:B

4、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多属于药性辛味的药物。

A:对

B:错

答案:B

5、不同药味的中药具有不同的功效,与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不同有关,如酸味中药多含有挥发油。

A:对

B:错

答案:B

6、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中药,大都为沉降药。

A:对

B:错

答案:B

7、多数温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如麻黄、麝香、马钱子等。

A:对

B:错

答案:A

8、中药归经理论认为,中药的归经与微量元素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A:对

B:错

答案:A

9、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中药四性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

B:中药四性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

C:中药四性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关系

D:中药四性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答案:ABCD

10、关于中药四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凉药可致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亢

B:温热药可以提高脑、肝、肾耗氧量

C:寒凉药通常可以降低痛阈和惊厥阈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第五章

1、寒凉药大剂量口服后常有胃肠道刺激作用。

A:对

B:错

答案:A

2、中药长期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

A:对

B:错

答案:A

3、中药不良反应就是中药的毒性反应。

A:对

B:错

答案:B

4、按以往中医药传统,以大毒、有毒、小毒三种分类就可以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中药毒性。

A:对

B:错

答案:B

5、现代中药研究已经完全证明了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科学性。


A:对

B:错

答案:B

6、中医药临床上,把为治疗目的而发挥的作用称为中药的 。

A:效能

B:药理活性

C:治疗作用

D:生物学活性

答案:C

7、中医药临床上,把与治疗目的无关,且不利于病人的作用称为 。

A:副作用

B:不良反应

C:毒性作用

D:无关作用

答案:B

8、麻黄在平喘的同时会引起的失眠现象,失眠则属于麻黄的 。

A:副作用

B:治疗作用

C:毒性作用

D:特异质反应

答案:A

9、少数儿童在服用小檗碱后会引起溶血性黄疸,这种不良反应称为 。

A:副作用

B:过敏反应

C:毒性作用

D:特异质反应

答案:D

10、有的中药在停药后会引起的与原来本身作用相反的效应,这种效应称为 。

A:后遗作用

B:停药反应

C:成瘾作用

D:特异质反应

答案:B

第六章

1、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答案:D

2、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药药效影响主要是指()

A:肠道内温度

B:肠道内酸碱度

C:肠道内食物品种

D:肠道内菌群

答案:D

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

A:药物因素

B:机体因素

C:环境因素

D:时间因素

答案:ABC

4、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

答案:ABCD

5、不同体质患者的机体对药物反应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阴虚患者应慎用人参。

A:对

B:错

答案:A

6、药典收载的同一中药,即使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相同。

A:对

B:错

答案:A

7、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

A:对

B:错

答案:B

8、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

A:对

B:错

答案:A

9、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会有变化。

A:对

B:错

答案:A

10、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

A:对

B:错

答案:B

第七章

1、中药药理研究中,应该把中药当成植物药或普通天然药物,按传统药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A:对

B:错

答案:B

2、通常可以采用正常动物和实验性动物病理模型在体中药药理研究。


A:对

B:错

答案:A

3、以载脂蛋白E缺陷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这种模型属于按照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复制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A:对

B:错

答案:A

4、采用冠脉结扎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为证候模型。

A:对

B:错

答案:B

5、体外细胞分子模型的优点在于药物用量少,成本低,速度快,适合高通量筛选。

A:对

B:错

答案:A

6、概括地说,目前中药药理研究的总体思路主要有5种。

A:对

B:错

答案:B

7、根据中药已经明确的功效或主治,选择合适病症的模型及指标,根据已知疾病靶标筛选中药活性物质,是中药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A:对

B:错

答案:A

8、按照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复制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缺点是规范化研究不足,不能很好拟合中医临床的特点,重复性相对较差。

A:对

B:错

答案:B

9、中药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包括 。

A:单一中药成分以原形方式吸收入血直接作用于特定靶点

B:中药或提取物进入体内后经代谢为有活性的化合物,然后作用于特定靶点

C:中药活性成分群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并发生协同或拮抗作用,发挥有别于简单相加的生物学作用

D:中药进入体内通过调控内源性物质间接地发挥药理作用

答案:ABCD

10、遴选合适的中药小复方的基本原则是 。

A:小复方是临床疗效确切的常用经典方

B:组成复方的药味数量适中,涉及的药材品种比较明确

C: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能体现中医用药特色

D:组成小复方的中药不能超过2味

答案:ABC

第八章

1、中药新药包括有效成分和 及其组成的复方制剂。

A:中药饮片

B:有效部位

C:单体

D:原药材

答案:B

2、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将中药和天然药物新药分为 类。

A:5

B:6

C:9

D:10

答案:C

3、201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中药和天然药物注册分类进行调整试行,其中中药新药主要包括 类?

A:5

B:6

C:9

D:10

答案:A

4、以下属于5类中药新药的是 。

A:新的中药材代用

B: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C: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D: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答案:D

5、中药新药发现的途径包括( )

A:从传统中药中发现新药

B:以药物靶标为基础发现中药新药


C:基于中药小复方二次开发发现中药新药

D:基于网络生物学发现中药新药

答案:ABCD

6、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新发现中药材的来源、生态环境、栽培或养殖技术、采收、炮制加工等研究

B: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含原药材、加工及炮制)研究

C:与质量有关的理化性质、检查方法、处方以及剂型筛选、稳定性、质量标准

D:药理、毒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答案:ABCD

7、( )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对生物系统的网络分析,选取特定信号节点进行多靶点药物分子设计的新学科。

A:网络药理学

B:系统药理学

C:系统生理学

D:网络生理学

答案:A

8、在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中药和天然药物注册分类进行调整试行,其中的1类中药新药是指()

A:改良创新药

B:创新药

C:古代经典名方

D:进口药

答案:B

9、以下属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是()

A:1期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试验

B:2期探索适应症、剂量、治疗方案和初步效应试验

C:3期重复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D: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同人群利益和风险评价

答案:ABCD

10、生物靶点的选定是以靶标为基础发现中药新药的关键点。

A:对

B:错

答案:A

第九章

1、中医表证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中()和急性传染病初期症状相似。

A:风湿、类风湿

B:上呼吸道感染

C:肿瘤

D:高血压

答案:B

2、动物实验中,通常采用注射()或菌液诱导感染性发热。

A:角叉菜胶

B:外毒素

C:二硝基苯酚

D:内毒素

答案:D

3、()是炎症早期常见的主要病理表现。

A:纤维母细胞增生

B:巨噬细胞活化

C:渗出

D:新生血管形成

答案:C

4、麻黄的发汗作用在哪种条件下最明显

A:应用中枢麻醉剂

B:温热环境

C:同时给与α受体阻断剂

D:寒冷环境

答案:B

5、麻黄活性成分中,()的利尿作用最强。

A:L-麻黄碱

B:挥发油

C:D-伪麻黄碱

D:萜品烯醇

答案:D

6、麻黄与强心苷类物质如洋地黄合用,容易引起

A:高血压

B:高血脂

C:心律失常

D:心脏抑制

答案:C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柴胡具有抗病毒作用

B:柴胡抗病毒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C:柴胡对正常体温没有任何影响

D:柴胡不具有抗内毒素作用

答案:

8、柴胡中何种物质具有较明显的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