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例(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1-07 手机浏览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

前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关于学科定位与学术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定位在我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发展定位存在缺陷。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而教育部1997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却只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定位是其他专业没有的,其他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设置个数小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个数。如文学门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古典文献”五个,而研究生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设置上的倒置,抑制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只有本科生,而没有研究生。我国也就只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教育而没有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了弥补设置缺陷,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就在自己业已获得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图书馆学、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自行设立与出版相关的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较早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的学校有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目前,被教育部认可和备案的出版学类研究生专业名称有两个:一是从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的“出版发行学”;二是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编辑出版学”。其中,前者授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后者授文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一变通使得“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正名”。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出版学本科生的高校尚没有与出版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所以这些高校也就不具备自主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资格。因此,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是在不同的二级学科下以“借鸡下蛋”的方式培养出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目前我国“编辑出版学”这一本科专业名称而言,也值得商榷。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三者研究成为一体,可以直接用“出版学”来概括之。就专业定位而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文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新闻传播学”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等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将“出版学”定位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四是将“出版学”定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五是在国家总体学科设置改革方案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中直接设置“出版学”学科,根据各培养单位培养目标,授予本专业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上述几种方案,前两种对出版学的成长最为有利,它给了出版学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够完全按照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组织课程体系等,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种方案沿用了1998年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定位,它保证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定位上的连贯性,是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对容易通过的方案。第四种方案,在2002年的研究生专业备案制度中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而且由于本方案是在管理学科范畴内组织出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授予的是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也得到了出版业界和学生的认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案。而第五种方案依赖于我国下一次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根据有关会议讨论或考查被选方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将有可能进行较大的变革。但具体改革方案出台还有待时日。

总体而论,我国关于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没有系统化的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学历学位教育,未能为出版学的学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导致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下,出版学学术创新未能实现足够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45所,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这些学校有的是专业高校、综合性大学,有的是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类型的院校。就编辑出版专业隶属的院系而言,有的学校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有的设在管理系,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甚至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也都大不相同,而恰恰是这些多样化的特色,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编辑出版的实践需要与工作特点,编辑出版学培养是知晓各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知识素养的“杂家”,而不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关于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在许多学校都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同时增加就业的能力。是否还有更好的培养模式,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与高等教育研究者重视。

关于教学计划的骨干课程设置原则

政治原则。编辑出版事业不仅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在设置本专业骨干课程时,要注重政治原则的贯彻,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从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践原则。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设置骨干课程一定要贴近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不能因师设课、因人设课,更不能过多开设空洞无物缺乏联系实际的课程。

分层次原则。在坚持专业导向、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分层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骨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方向课程。第一层次开设有政治、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公共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第二层次开设出版学原理、编辑学概论、书刊发行学、选题策划学、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现代出版技术、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版经营管理、版权与图书贸易等。第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本专业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如:以编辑为重点的,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图书宣传和广告等课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大致也依据以上原则来设置。当然,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会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安排20周左右的专业实践:包括编辑业务和出版业务方面的初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图书的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并适时总结。有些同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到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实习,从采写、组稿、校对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编辑经验。甚至有的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得到河北省教育厅首批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人:刘邦凡)的资助]

参考文献:

1.省略/bbs/73490/messages/1496.html.

2.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出版科学》,2005(5)。

3.萧东发、杨琳:《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2005(3)。

4.方卿:《关于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6(4)。

5.仝冠军:《论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篇2

学科方向设置较细,细化学科方向的课程体系较完善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个别学科方向设置较细。如本科阶段设有医疗新闻学。医疗新闻学包括编辑(医学);特写写作(医学);适用于卫生专家的排版设计;适用于卫生专家的出版法和伦理;适用于卫生专家的专业写作;新闻的语境;医疗保健工作政治学等课程模块③。再如,硕士研究生阶段设有传播政策。该专业所包括的必修课程模块有传播政策的政治分析(必修)和学位论文专业指导;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技术和传播政策;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技能;第二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全球化和媒介;政治传播;媒介受众;性别,暴力和政治;政治传播等④。

点评:学科细化与学科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与欧美国家相比,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传播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因此,中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总的来说存在学科方向设置线条粗疏的问题。当然,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学界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化学科正逐步被列入教学方案。譬如奥运报道、健康传播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向完整体系的形成还需假以时日,因此,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往往跟其他早已成型的学科方向难以有明显的界线,难以突出细化学科方向个性化的东西。不过可以期待的是,不管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来看,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应该并且会朝学科细化的方向发展,横向学科细化以媒体类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维度;纵向的学科细化以传播内容所属领域或学科领域(如体育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健康传播、传播政策等)为维度。

体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

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此点可由针对新闻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

另外,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以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学硕士课程《新闻理论》为例,该学习模块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新闻业与互联网、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

点评: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现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最早借鉴于苏联。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90年代之前),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⑥。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别较为明显

英国大学本科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1年。本科生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而是一般要经历提交申请、面试、录取等程序。一般可以同时申请6所学校。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所提供的本科生教育包括媒介学和医疗新闻学。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传播学、传播政策、针对国际学生的新闻学研究、媒介管理,摄影新闻学、公共关系等。

本科生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重实践)。学生一般每学期要修两门理论课,两门实践课。前者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全球化、媒介消费、传播法方面的课程。后者包括印刷、在线和广播新闻、电视制作、广播制作或公共关系等。学生入校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方面的实践。譬如对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践课上学会摄影、编辑视频、制作演播室节目和制作纪录片等所需的技能。本科阶段的理论课在讲授时“多结合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联,并不注重深入系统地介绍理论”⑦。多以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的理论积累和培养其做研究的能力。实践课的重要性下降。理论课多以专题形式组织,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如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理论这门课涉及大众传播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意识形态与霸权、传播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课堂组织形式除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外,还包括一对一与导师面谈。在与导师面谈时间内,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深入探讨,老师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点评:国内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之间并未泾渭分明。一些在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还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是更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教育的定位,拉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距离。譬如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要教好本科生“怎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不仅体现在量上——量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熟能生巧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来训练21世纪的学生只能事倍功半。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并不意味着只培养“匠人”,而是说,这是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使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亦即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描述现实、解释现实、预测与控制现实。

博士研究生教育程序控制严格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拿到学位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提交研究计划——面试——注册——身份转换——提交论文——论文答辩。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但要提交研究计划。如果学校认为有导师可以指导申请者将来的研究,就会组织面试,以了解其对该研究论题的把握程度及未来的研究潜力。申请者面试通过就会被录取。正式入学后就要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首先要大量阅读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大学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许多政府或社会网站上的信息完全公开,因此可供学生利用的信息资源特别丰富)。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要经历注册程序,学生要准备书面材料,老师以面谈形式检查学生此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年级末要经历身份转换程序,一般需提交字数约为毕业论文1/3的报告,如果顺利通过专家小组的面试,身份就可由MPHil(MasterofPhilosophy)转为PHD候选人(PHDCandidate),如果未通过,就不能转换身份,只能修改后重新经历身份转换程序。身份转为PHD候选人后,就可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接着是提交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⑧。由于目标清晰可见,博士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以理论突破为目的,并且有着明确的研究论题。由于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能确保学生的研究论题尽可能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范围内,所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充分地得到导师的指导意见。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始定的研究论题,可谓三年磨一剑。

点评:国内博士研究生阶段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所选定的研究论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出现错位,以致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不能那么游刃有余。此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导师,而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未能完全顺畅地运转。

留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英国高校教育每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学期正式上课时间为12周。2006年第一学期始自9月18日。第二学期始自1月15日。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只要求本科学生每一学期选4门课。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量要求不一,但也不算很多。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要求学生在一年内修完3门核心课程和5门选修课程。公共关系硕士教育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4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点评:英国高校教育的工作量是每年24周,比中国少了近1/3。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理论课上小组讨论和与导师面谈会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因此用于讲授的时间就更少了(每门理论课每学期约讲授十多个小时,当然也有的课会多些)。“老师只是给学生拉出一个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13

必修课数量不多,选修课丰富

必修课程一般为核心课程,其在学生所修的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每学期1-2门。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必修课只有3门。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则包括13门。

点评: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中国不少高校的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不过此点只能作为一个客观差异来看待,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灵活

学生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很多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譬如对本科阶段新闻学方向的学生来讲,老师会根据论文和设计方案来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根据实际操作,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分析自己工作的日记等评定实践课的成绩,没有期末考试。

点评:老师到底以何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

学生反馈全面

威斯敏斯特的学生在学期末会拿到一份学生反馈问卷,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这份问卷设计得相对较为详细,不仅会涉及授课本身,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教材等。以2006年该校学生拿到的反馈问卷为例,整份问卷共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为客观题,后3部分为主观题。分别为组织;材料与设备;讲授(lecture);小组讨论和实践/设计;评价;综合评价;你的观点;背景信息;附加问题。每一客观题均包含五六个六级量表。

点评:教学本来就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馈的情况。由于学生反馈意见的根据是自己接受教育的效果,而教学效果不光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教学设备、试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内容包括在学生反馈问卷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释:

①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6/0,1595180,00.html

②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5/0,,1455246,00.html

③http://www.wmin.ac.uk/mad/page-400

④http://www.wmin.ac.uk/mad/page-269

⑤⑥⑧根据对威斯敏斯特大学博士生郭大为的访谈,2006年11月16日。

⑦⑨根据对对威斯敏斯特大三学生杜韵嘉的访谈记录,2006年11月13日。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

高就业率下的低传统媒体选择率

2012年底,教育部网站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毕业人数创1949年以来之最。

然而,笔者所在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就业形势却看好。下面是四年来该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3年,150多名硕士毕业生,到中新社和南方报业、广州报业、深圳报业、北青报、东莞报业等21人;到央视及北京、广东、深圳、湖南、江西等广电11人;到腾讯等新媒体5人;到大学10人;到中纪委、深圳等当公务员或类似人员6人;到银行、保险单位10人;其余到南航、烟草、电力、中铁、移动、联通及房地产、物管、广告等企业。

2012年,90多名硕士毕业生,到新华社、中国证券报各1人;到南方报业、广州报业、深圳报业、福建日报、四川日报、浙江广电、湖南日报等20人;到佛山电视台等地市媒体3人;到移动、联通、电信10人;到学校8人;到国税等政府部门6人;到银行、电网、地产等40多人。

2011年,80多名硕士毕业生,到南方报业、成都报业、珠海报业、佛山报业、东莞报业等和广东广电、深圳广电等共20人;到腾讯、开心网3人;到移动、电信5人;到大学4人;到检察、国税、侨务、海关4人;到银行、证券、投资公司4人;读博2人;其余到烟草、电网、水务、地铁、地产、奶业等企业。

2010年,69名硕士毕业生,到位于广州地区的南方报业等报业8人;到新华社、凤凰卫视、腾讯、潇湘晨报及杂志、网站、地市报13人;当公务员或类似人员5人;到电信、移动5人;到银行5人;到高校10人;读博1人。其余到广告、地产、期货、物流等单位。

综观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单位,既有全国数一数二的报业集团、互联网老大,又有通信、银行等大型国企央企和外资企业,还有政府部门。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选择去传统媒体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并不高,粗略统计为:2013年约占21%;2012年约占24%;2011年约占25%;2010年约占30%,可以看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新闻学子传统媒体就业率低的原因

对上述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所反映的就业现状,我们要作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其一,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呈扩大趋势,新闻人才储备猛增,导致采编岗位供不应求。分析一下这几年传媒院校的发展和强劲的扩招势头,就可以看出新闻人才的资源储备呈几何式增加。200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显示,1994年,全国共有专业点66个。1999年,全国有111家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201个教学点(一个教学点指一个专业,比如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校学生达5万多名。进入新世纪,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在2011年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上,原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介绍称,到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分别是新闻学286个、广播电视新闻学215个、广告学355个、编辑出版学73个、传播学40个、媒体创意6个,涉及的院校将近六七百所,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另外,2010年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新设博士点的评审工作完成之后,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由以前的6个增至9个,一级硕士授权点由以往的28个增至83个。

显然,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在扩大,人才供给在增加;但遗憾的是,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多,需求能力不足。历来重视人才引进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过去最多时招过应届生100多人,而2010~2012年间其公布的招聘计划人数为:2010年58人,2011年64人,2012年82人。2013年实招60多人。这还算招得比较多的,总体上来说,全国各大报业集团所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是“僧多粥少”,供求矛盾凸显。而且,传统媒体招人包括方方面面的人才,即便是采编人员,也有相当部分不是新闻院校毕业的。

其二,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经营阴晴不定,乃至日渐式微,这就降低了传统媒体对新闻学子的吸引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不再有昔日的风光。2013年4月出炉的《2013传媒蓝皮书》指出,自2005年的“报业冬天”之后,中国报业在2012年又遭遇困境。从报业广告数据看,报纸广告下降7.5%,创下广告恢复30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尤其是东部地区部分报业集团主业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从发行数据看,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中国报业的零售发行市场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与2011年相比下滑3%。传统媒体要走出当下的经营泥沼并非易事。但是,新媒体的发展风头正劲。以新媒体的老大——腾讯为例,其近两年的财报显示:2011年全年总收入为284.96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122.53亿元,同比增长43%;2012年全年营收438.94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3.32亿元,同比增长24.8%。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困境,对新闻学子影响很大。萌发的对传统媒体前景的担忧,使新闻学子不再把传统媒体当作唯一或最好的就业选项。

其三,宽口径就业,不去传统媒体依然有较大的择业余地。既然新闻人才供过于求,传统媒体对新闻学子的吸引力降低,为什么不少新闻院校还出现高就业率的状况呢?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或者泛媒体时代,几乎所有行业、单位都设有与媒体相关的泛媒体岗位,社会对具备媒介素养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这几年还出现纸媒人士如资深记者、编辑等纷纷离职的现象,离职后多数选择大型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上市公司、公关公司等前景看好的行业单位。这对新闻学子来说,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培育泛媒体人才也是新闻教育题中之义

尽管新闻学子选择到传统媒体就业的比例在下滑,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在减弱。相反,笔者认为,如今的全媒体时代或者泛媒体时代,对有媒介素养的人才需求已经越来越大。因此,培育泛媒体人才也是新闻教育题中之义。

众所周知,泛媒体时代伴随着传播载体和媒体类型的不断增加,新媒体产业以及与媒体相关产业的发展势必迅猛壮大。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被大量信息包围,媒体如同衣食住行一样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几年就有专家估计,未来几年,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达60万到80万人之多。2008年11月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召开的中国首届媒体融合高峰论坛上,业界人士就表达了对媒体融合人才的急迫需求,有的还当场预订毕业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7月,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在传媒梦工场沙龙上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一个观点——“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他认为,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不仅仅是将媒体产业的内涵进行拓展,而是需要传媒人到产业中去探究其中的规律。这个观点体现在泛媒体时代新闻学子的就业选择上就是,随着泛媒体社会的发展,就业面会越来越广,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比如各类机构的内刊、网站、媒体通讯员岗位,还有新闻发言人、品牌推广、形象推介、市场营销、广告经营等工作岗位,都是新闻学子可大显身手的地方。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单位在寻找具备媒介素养的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理应得到青睐。

尽管许多新闻学子选择到泛媒体岗位就业,但依旧可按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因为具备了新闻理想,有新闻的敏锐、独特的视角、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即便到了泛媒体岗位也是用得上的。当然,还要适应新形势,树立泛媒体人才培养的观念。许多机构对泛媒体岗位人才的需求,可能要求更“杂”一点。有的机构招一两名学新闻专业的人才,可能希望他们除了会写文章、会编稿等基本的采编能力外,还要在摄影、办内部网、公关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新闻教育要注意通才的培养,但又要使学生有一两个方面的强项,力求做到“一专多能”或“两专多能”。

参考文献:

①雷跃捷:《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②颜红:《媒介融合趋势下跨媒体人才的培养》,《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