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素材 > 名人故事 >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作者:大河网 来源:整理 时间:2019-12-09 阅读: 字体: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一般来说,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都是牛人辈出的时候,经过战争的洗礼,人的成长很快,同时也由于优胜劣汰,能力还有机遇不好的就淘汰掉了,剩下的可都是精英,这虽然不能说是定律,绝大多数的朝代都如此。

  比如清朝,在建立初期,就涌现了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等一大批励精图治的皇帝,大臣中也有多尔衮,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优秀的大臣和满洲贵族,由于清朝时满洲入主中原,政权刚建立的时候比较乱,并没有完全确定皇位的继承法则,因此,皇太极、福临的即位充满了斗争,如果说皇太极即位是靠实力,那么福临又是靠什么呢?他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啊,福临能够即位恰恰因为他那个时候还是个孩子。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其实形式很复杂,皇太极也有一定的责任,皇太极即位的时候很凶险很残酷,他竟然没有接受教训,提前做好准备,早点立太子,导致皇太极死后,出现了权力真空,有实力的皇族就开始了争夺。

  我们都知道,清朝实行的八旗制度,其实这个八旗就是一种军事制度,每个旗都有一只军队,军队的最高首领是旗主,旗主一般都是皇子或者皇族担当。这种制度也有弊端,那就是如果某个皇族拥有的军事力量太大,那么久会对皇位产生威胁。因此,皇太极一上台,就开始整顿八旗,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拥有绝对的军事实力。

  皇太极的努力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皇太极死时,他和豪格加起来有117个牛录,是八旗第一大势力,多尔衮三兄弟则有98个牛录,排行第二,皇太极的大哥代善的两红旗(其子岳托死,由代善领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则有96牛录,其中代善和济尔哈朗是中间力量。

  多尔衮的战功还是很多的,曾经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战功赫赫,又独自领兵攻打不听话的蒙古察哈尔部,据说传国玉玺就是多尔衮从林丹汗那里获得,献给了皇太极,这才让皇太极有了称帝的资本和借口。

  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军功多,才能也比较高,由于受到中原的影响,作为长子的豪格当然也参与到皇位的争夺中来,豪格拥有正蓝旗,而皇太极统领的黄旗和镶黄旗也希望皇太极的儿子即位,以保持两黄旗的崇高地位。

  多尔衮则拥有非常团结的两白旗,实力位居第二,虽然多尔衮这边的实力不占上风,但是豪格那边的阵营却不如多尔衮这边团结,部分两黄旗的人并不支持豪格,他们担心豪格成为皇帝以后,会把自己统领的正蓝旗改为黄旗,这让两黄旗的地位不保。

  而中间力量代善和济尔哈朗都非常的狡猾,在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下,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本来多尔衮阵营都劝多尔衮自立为皇帝,但是没有获得两黄、两红和两蓝六旗的全力支持,多尔衮感觉时机不成熟。

  在1643年8月14日这天,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等都一起来到崇政殿,举行决定皇位归属的会议。多尔衮和豪格两个阵营互相争吵,而代善和济尔哈朗则看热闹,最终也没有定下来皇位的归属。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打起了小算盘,如果让豪格即位,以豪格的才能和实力,自己肯定没有好下场,自己想即位又实力不足,时机不成熟,不如让皇太极的一个小皇子即位,这样容易控制,又能让多数人接受,因此这次会议在多尔衮的力主下,最后议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多尔衮的这个决定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出的中策或者下策,但是也在客观上维持了满清的统一,保存了实力,也成为入主中原的重要保障。

  从后面多尔衮不遗余力的打击豪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来看,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一直存在,多尔衮的称号也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再迈一小步可就是九五至尊了。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

  如果多尔衮多活几年,那么说不定清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多尔衮竟然在外出打猎的时候意外坠马而受伤,不久便死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

  多尔衮这招曲线救国不可谓不妙,但是没想到正值壮年却意外死亡,也只能说多尔衮没有皇帝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