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素材 > 名人故事 > 【丁朗】丁朗简介

【丁朗】丁朗简介

作者:大河网 来源:网络 时间:2019-12-10 阅读: 字体:

【丁朗】丁朗简介

丁朗

(中共党员)

丁朗,中共党员。原名于福中。河北保定人。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工作第二团团员,新疆军区文工团研究室研究员,《新疆部队文艺》常务编委,新疆军区文化部助理员,乌鲁木齐军区创作组组长、宣传部长。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常务理事。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丁朗详细介绍

  丁朗简介

  丁朗 原名于福中。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工作第二团团员,新疆军区文工团研究室研究员,《新疆部队文艺》常务编委,新疆军区文化部助理员,乌鲁木齐军区创作组组长、宣传部长。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常务理事。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

  丁朗作品风格

  年近七旬,丁朗开始写小说了。他要写中原突围。中原突围,是指1946年,以李先念为首的中原军区数万部队,突破蒋介石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胜利回到了根据地。从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中原突围,并不是广为人知的一段史实。丁朗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是因为他数十年的军旅生涯,就是与当年中原突围的一支劲旅生活在一起。他熟悉众多当年突围的亲历者。听他们为军史、战史作正式的回忆讲述,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聊天,经常讲的是中原突围的残酷战斗,壮烈牺牲,还有大量不宜入史的轶闻趣事。在丁朗的记忆中,保留着一部突围的正史和丰富的野史,以及众多活生生真实的人。丁朗写中原突围,可以说是倾其数十年的生活积累。他之所以写中原突围,还有一笔良心债。那是他要离休的1984年,总政文化部启动一项扶持军事文学创作的计划。丁朗申报了中原突围这一选题,申请得到批准,可以报销实地采访的差旅费。于是,丁朗从湖北宣化店(中原军区所在地)出发,沿着当年突围的路线,实地考查了一遭,使他脑海中的突围立体化形象化了。但是,他离休后陷入了《金瓶梅》,一陷就是十年。突围创作计划落空。虽然没有任何人追究,于他却成了一笔 良心债,毕竟享受了一次公费旅游。丁朗可不是不下蛋的鸡,更不是不知廉耻公费旅游的腐败分子。当他与《金瓶梅》较劲十年结下硕果后,写小说的雄心勃起,记忆中存活了几十年的中原突围,以及战争中的各色人等,自然而然地涌现于他的笔端。噢,他现在真的写字不用笔了,轻敲键盘,那些场景和人物,就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显示屏上。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长篇小说《突围》。从开始写作到最后成书,几乎又是一个十年。

  他写《突围》只坚持三个字:写真实。力求再现那个历史时期真实的存在,一切价值观、道德观,小说的人物情节自身会体现。无疑,《突围》是战争小说。但作者倾全力描写的是战争中的人。这里,作家似乎是有意一反文艺创作的定式,没有突出塑造这一个或那一个典型人物。这是对既有文学观念的挑战,也是对作家功力的考验。丁朗以他独特的语言叙事风格,轻松诙谐,细针密缝,成功地绘制了一幅战争中革命军人的群像图。

  我军司令员赵龙,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诸如特意安排旅、团干部写家信,他自己当信使;给下属积极张罗找老婆;闹洞房,听窗根等等。是一位粗中有细、充满人情味的人。而在椴树崖,面对敌人两个师的堵截,已是兵临绝境。赵龙经过一番调兵遣将后,端坐椴树下,悠然地叫人为他剃头刮胡子,等待夜幕降临,成功突围。而在战斗中,不像我们在所有军事文艺作品中看到的那样,司令员总是在指挥所里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一边不断地下达作战命令。这位赵龙赵司令不是这样。他腾身而起,跃上战场。不是战斗的需要,纯粹是他自己要寻求并享受冲锋陷阵与敌厮杀的战争快感。

  旅政委张子学,是一位韬略过人深受众望的政治家,幽深的内心世界,涌动着树立个人威信的政治欲望。旅长孙学义,战斗一打响,如同战神附体,所向披靡,不愧是军中一战将;而在和平的空隙,却又丑魂附体,找来集镇上的暗娼泄欲。小说尽皆和盘托出,写得繁简有度,是当代文学中不曾见过的形象。

  特别令人瞩目的是作家笔下的冯苗,她是《突围》中的另类人物。这位品才貌俱佳的青年女性,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军区报社的记者。她拒绝了旅政治部副主任柳燕荪的求婚,深深地暗恋着一个外号大洋马的小连长杨茂。冯苗被诬陷为特嫌,监督审查,屈辱中依然大度乐观,卓尔不群。在电闪雷鸣的荒野之地,一对恋人相遇初欢。不意冯苗怀孕。审讯批斗,冯苗保持沉默,保护着自己神圣的爱。杨茂尚不知自己有了爱果,壮烈牺牲。冯苗扑倒在杨茂坟前,泣血不止,无声地向世界宣告:我怀的是小洋马!冯苗正正经经跪在杨茂面前,端端正正磕了二十六个响头,为的是纪念大洋马二十六岁的寿数。原来监督冯苗的两个女兵,苏端阳和华桦,现在成了冯苗的护卫。二人陪着冯苗哭了一场,扶她骑上毛驴,苏端阳在前面牵着缰绳,华桦拿树枝在后面鞭打毛驴的屁股,驴背上端坐着尚未出身的小洋马的母亲小说读到这里,仿佛升起了一幅圣母图。

  《突围》绘制的革命军人群像图,还有旅政治部副主任柳燕荪,团政委龚言斌,团长高震,团参谋长李立春,连长杨茂等等。性格各异,情趣不同,展现了人性之种种。《突围》中还有一群来自重庆的大中学生,男女青年。或工笔细绘,或简笔素描,再现了历史的真实。

  小说把性描写用于正面人物,写性爱之美,为性正名。作家匠心独运,在千里雷声万里闪一章内,设计了一场性爱盛典,把人物一步步推向圣殿。先是椴树崖突围,冯苗为了陪伴抚慰一个身受重伤即将死亡的年轻生命而掉队;继而自己坠下山崖;尔后,攀沿着树木在死亡线上挣扎;她呼唤着杨茂,用爱支撑着生命力。与此同时,杨茂也在寻找他的爱人,满山遍野地呼唤着冯苗。作者首先把人物置于这样的特殊情境,之后,一道闪电撕裂了天空,一对互相呼唤的情人,终于发现了对方。两人都像发了疯似地,跌跌撞撞地向着对方奔跑,向着一起靠拢,再靠拢。在隆隆雷声和哗哗豪雨之中,他们壮烈而豪迈地,放肆而狂野地拥抱在了一起。接下去的描写是喃喃私语,热烈狂吻再接下去,在无边夜雨的掩盖和伴奏下,他们倒下去而且滚动着,顾不得水流,顾不得泥泞灵与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呻吟着,尖叫着,完成着人生的盛典。在他们看来,那雷也好,那雨也好,那吓人的闪电也好,此刻,都不过是为他们的结合而前来凑趣的礼花、唢呐和锣鼓。前后两千多字的描写,从铺垫到高潮,酣畅淋漓,节奏明快,语言典雅,刚柔相融,全然是一首性爱的赞美诗。

  因为作家坚持写真实,我们在《突围》中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看到了真善美和假恶丑同在;看到了光明与黑暗、歌颂与暴露共存;看到了建构与解构并行。真实是残酷的,也许有人接受不了。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