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医疗管理制度(收集3篇)
日间医疗管理制度范文篇1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医院首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的管理纳入医院工作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医院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药品医疗器械相关制度:药品医疗器械不合格处理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修制度等,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为保证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本院特制订药品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对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供应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三、为保证入库药品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我院认真执行药品医疗器械入库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四、做好日常保管工作
五、为保证在库储存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我们还组织专门人员做好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维护工作。
六、加强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防止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进入临床,我院特制订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如有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县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局。
七、我院今后药品医疗器械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杜绝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时间发生,保证广大患者的用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制度,提高医院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责任意识。
日间医疗管理制度范文篇2
1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原因分析:
(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诊断、治疗手段日益提高,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例如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初期,CT、MRI检查还不是十分普遍,只有少数大型医院才拥有这种高精尖的设备,进口药物也是十分少见;目前医院拥有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而且成为吸引患者的噱头,CT、MRI都已普及,药物应用也十分广泛,各种层次、价格的药物种类繁多。这些医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手段,但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
(2)人口进入老龄化状态,医疗需求加大,进一步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了解鞍山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23%,已达到严重老龄化状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透析等慢性疾病患者逐渐增加,肿瘤等恶性疾病也呈高发状态,这种疾病谱的变化结果导致医疗需求增加,包括门诊治疗需求、住院治疗需求、药费需求等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据统计一个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相当于同期3个非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所以社会老龄化也是需方医疗费用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不合理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导致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目前采取的总额控制下的按项目付费的结算方式必将导致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医疗服务不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过度医疗。
(4)逐利使然,目前医疗机构运行模式基本上是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模式,政府财政支持少之又少。大多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与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甚至是经济收入的直接来源,加之患者有需求,过度医疗现象难免不会发生,进一步促使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医疗保险机构难以承受。
(5)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加之受到经济社会影响,缺乏科学就医的理念,导致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医疗费用过度上涨。
(6)历史原因所致,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前,城镇职工习惯于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基本上是享受免费治疗,理念上就会认为缴费后就应该享受想享受的全部医疗服务,因而在观念转变上存在一定困难,存在一定的浪费心里,往往追求更高、更好的医疗服务,医疗消费不是按需所求。
(7)医患之间信任程度下降,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务人员往往采取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方式来获取更大的医疗安全保障,很少有人愿意为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费用而承担医疗风险,这种情况也促使了医疗费用的上涨,而且不会在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2医疗机构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措施:
(1)建立广泛的预防为主的医疗体系,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关注疾病的诊治,而忽略了疾病的预防,而发达国家更侧重于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立一级预防及疾病的筛查,进而减少患病的几率并早发现疾病的存在,例如日本早在时期就建立了食道癌筛查,虽然食道癌的发病率较高,但往往处于初期每年政府用于食道癌的治疗费用却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事实证明预防体系的建立不但节省大量的资金,还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在未来医学发展模式中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宣教及慢性病管理。
(2)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为单病种付费提供科学依据。临床路径管理是基于临床上存在诊疗不规范、乱检查、乱治疗基础上近些年原卫生部提出的一种规范性的新型诊疗模式,实际上临床路径就是相同疾病的一种诊疗规范,即同病同治。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临床预见性和安全性,有效节约医疗资源,达到预期诊疗目标[1]。
笔者调查分析某三级医疗机构2010年9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变化。
结果显示有8个病种平均住院日出现明显下降,其中脑出血的下降幅度高达75.18%;7个病种住院费用出现明显下降,其中2型糖尿病的下降幅度高达43.98%,无一例发生医疗纠纷。实施的这9种疾病均是目前多发疾病及慢性疾病,实践证明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实施单病种付费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3)多措并举,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作为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行为监管,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医疗收费结构,提高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高达50%,积极开展药事管理,建立科学用药体系,发挥临床药师作用,指导患者科学用药,是降低患者用药费用的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大型设备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积极开展日间手术、加快床位周转等措施都是遏制医疗费用上涨,提高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日间手术是指病人在入院前既已完成术前准备,并预约好住院时间,当日手术、当日出院,从而实现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赢[2]。
(4)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工作。三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院冷冷清清一度成为我国医疗机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也是医疗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近年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实行分级诊疗,通过引导患者和规范患者流向,达到控制医疗保险基金过快增长的目的,同r,对优化卫生资源和强化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地区开展程度及效果有很大差异,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基层医院技术力量薄弱,人民群众到基层就医意愿不强、医生自由执业受限及政府投入不足[3],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系统架构及信息协调,才能使分级诊疗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5)建立医疗机构自身医疗保险考核体系。以往医疗保险考核仅限于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作为供方的医疗机构也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服务考核体系,建立有效利用医疗保险资金的理念,有效遏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使有限的医疗保险资金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日间医疗管理制度范文篇3
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文件要求以及市区两级的批示精神,为落实对境内高风险区及境外来粤返粤等重点人员集中医学观察,保障医疗服务安全,五家医院坚持“以工作制度与流程建设、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不断规范和优化医学观察点的运行和管理,为此首先对组织架构进行周密设计。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为例,组织架构为:(1)设立行政管理岗位。从1月26日起医学观察点设立医疗联络员,统筹安排隔离酒店医疗工作;从2月10日起医学观察点设立护士长及医疗联络员(医生),共同统筹管理集中医疗观察点;从3月18日始医学观察点设立行政保障专门班组,统筹安排集中医学观察点医疗保障工作。(2)安排驻点医护。由医务科、护理部抽调驻点医生、护士,其中医疗保障专班1名、医疗联络员1名,上岗前先行培训,熟悉隔离酒店相关管理文件和工作流程,懂得书写相关医疗文书,掌握实际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每个酒店观察点至少配置1名产科医生。根据酒店规模大小及工作量情况安排医护人员,最少为2名医生、5名护士,最多为8名医生、8名护士。(3)安排护理组长及质控员。从5月1日起每间酒店设护理组长1名、副组长1名,兼物资管理及酒店内部门协调工作,并协助专班开展管理工作;从5月15日起每间酒店设医生质控员1名,兼把控健康档案质量,并协助专班开展管理工作。(4)建立值班制度:所有驻点医护人员严格实行“24h轮岗制”,明确各班职责,并落实排班、考勤制度等[1]。
做好物质配备,保障防疫需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医疗物质充足是打赢防疫战的基础。各大医院从三个方面做好物资配备:(1)配备基本防护物资:按文件规定进行三级防护: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外科口罩、护目镜、手套、面屏等。(2)配备抢救急救药品、用具:按要求做好对酒店抢救物品、急救药品的配置,如急救包、复苏球囊、AED、心电图机、血压计等。药品包括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片、沙丁胺醇气雾剂及肾上腺素等[2]。(3)加强物资使用管理:遵循“谁使用谁登记”原则,详细记录每天的使用及库存情况,根据库存和需求的对比制定后续采购配置清单,由总务库房统一时间配送,并且每周盘点物资出入库及使用情况。
调整观察点数量,加强感染控制根据疫情严重程度,五家医院动态调整酒店医学观察点。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为例,自1月26日起,因“歌诗达”事件设立维也纳酒店医学观察点,此后逐步增加酒店医学观察点,4月1日达到最高峰,承担7家酒店医疗观察点工作,4月下旬开始逐步减少,至5月下旬一直稳定在3~4家酒店医疗观察点。截至8月27日,全区累计医学隔离酒店28家,医学观察31779名观察对象,完成核酸检测48594人次,其中境外输入人员27787人,累计核酸阳性报告44例,其中密切接触者26例,其他重点人群18例。在各酒店观察点,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感控要求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如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域,并且设置缓冲间,以有效保障人员安全。医护核酸阳性相关接触者(着三级防护),均查2次核酸并隔离3d。各观察点严格落实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把医疗垃圾用黄色垃圾袋扎紧,存放在固定密闭存储地,每天由医院的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实际贮存量、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3]。
细化接收流程,规范医疗管理制定工作指引:有些医院根据政府文件专门制定了具体工作指引,规范医疗管理行为,确保防疫工作高效而有序。例如,了《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医学观察点留观人员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医护人员详细分工;制定了交接班制度,每日早班、晚班填写交接班本,记录特殊隔离人员情况及总观察人数等;建立转送就医制度,编制转运表格,并实时更新转运情况;建立其他医学告知制度,包括自费核酸血清抗体告知书、拒绝医学干预告知书、自主健康上报告知书等,这样的特色医疗文书属于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特有;落实日报告制度,各观察点每天把日报表上传到区里,包括所有隔离人员的基本信息及需要特殊关注的重点人群病情概括。明确工作流程:首先明确检查流程,按文件要求询问流行病学史,监测身体情况,检测体温、血压、血糖等,必要时使用心电图、胎心仪,正是由于严密监测,观察点发现了不少隐性高血压(也就是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占入住健康人数的1.67%(4月1日-8月31日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数据);其次完善各种管理流程,包括咽拭子采样流程、接收留观人员流程、紧急症状处理转运流程、专家巡诊流程、冷链箱管理等10余个流程。建立健康档案:落实“一人一档”健康管理,按文件要求填写电子化健康档案,自5月1日起,在东华医疗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酒店专用电子健康档案、生命体征记录、医学观察日志、会诊记录,实现无纸化病例书写和电子化档案管理,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在全深圳开创了先河。落实医疗保障:所有隔离人员按门诊留观患者规格提供医疗保障,落实“123保障”,巡诊1次/d,监测体温2次,电话问候3次。记录观察日志:对于特殊人群,若病情稳定3d记录1次观察日志,若病情不稳定或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观察日志。特殊人群管理:14岁及以下未成年人、70岁以上老年人、冠心病(尤其是支架植入患者)、孕产妇、有基础性疾病、有特殊心理需求、口服药物者、有其他需要关注症状人员,每日动态固定汇总网络上报,作为专家巡诊依据。南山妇幼医院及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遇到有心理相关疾病的第一时间告知心理咨询师介入,非常注重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