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到底要不要“干涉”孩子的志愿填报
可实际呢?大量的细节在这些讨论中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首先,这名状元之前在北大已经听过两个假期的课了,内心非常喜欢北大的氛围;其次,就古典文献专业而言,港大的氛围的确不如北大纯正,奖学金也就将将补上学费和住宿费的窟窿,再加上气候、语言等一系列原因,的确容易让人心生退意;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港大这个志愿,本来就是状元的父母在给状元做了一个晚上的思想工作以后才填上的,而且前期也没打算让状元学中文,而想让状元学金融经济,最后学港大中文,是状元与父母妥协的结果。这一系列因素缠绕在一块儿,才最终引发出了这么一件吸引眼球的事件。
好了,这件事儿就说到这儿。我之前在微博已经讲过:再炒这个事儿,尤其是刻意制造内地和香港的对立(不论在哪方面的),就是缺德。北大不可能破格录取,这一年的复读时光,还是尽量让其平静安稳的好。之所以选用这个事件做由头,是希望各位家长——尤其是高三的家长——能够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干涉”孩子的志愿填报?
我想,大多数的家长会说:我比孩子有经验。这话听上去没错,不过得分两头说:从为人处世上、或者对现在社会状况的了解讲,可能家长的确比孩子的经验要多;但真说到现在的志愿或专业,家长真就未必能比孩子多了解多少,大多数情况是家长孩子都两眼一抹黑。即便我们承认家长丰富的社会经验,我们也未必要让孩子一定按照家长的规划发展:如果孩子的成长始终是在父母的干预下逐渐变成父母的“理想状态”,这首先就没打算赋予孩子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格,起码连最基本的人生选择权都没给人家;如果家长对于专业及其就业形势的理解不过都是“望文生义”,那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曾经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生物、法学之类,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就业困难户,预计不久的将来,就该轮到经济和金融了。社会能够容纳多少相关专业的人才,得看相关专业的发展需求,经济金融这几年已经开始不景气了,这个时候还一门心思以“热门”而非“兴趣”的名义往这个火坑里跳,那就多少有点儿不够划算了。何况我身边干金融业的高中同学,没有一个专业是经济金融的,净是学化工和保险的——你看,还得防着其它专业的来分一杯羹。
专业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学校、期望(虚荣心)等诸多因素,篇幅原因,就不展开谈了。那事实呢?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家长意志下的志愿填报,到头来都成为了一场悲剧。中途转系还算好的,真要找不着工作的时候,家长受的埋怨和委屈就更数不清了。既然家长威逼利诱下的志愿填报也不见得能让孩子幸福到哪儿去,为什么家长们还要如此自命不凡、非得认为自己比孩子高明呢?从小扶着孩子的家长们,到哪儿才能算一站?我的看法:越早放手,孩子越早独立,毕竟孩子不能靠家长一辈子。与其让孩子四年以后埋怨别人,不如让他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再说,现在社会机会这么多,真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就让孩子由着自己的兴趣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学校,即便他大三大四觉悟了,考研转行也并不算晚啊,还多了一次难得的做人生重大决定的经验。毕竟能否发愤,能否成功,归根结底都在于孩子内心深处的兴趣和动力。就算孩子的兴趣在当今社会显得那么“不靠谱”,也得等他自己兴趣耗尽以后,才能激发所谓“靠谱”的动力不是?要是老留着一个“兴趣”的念想,硬逼着读下去的专业,也很难做到专心致志,更别提有所建树了。再说还有“新东方烹饪技术学校”保底呢——这真不是句玩笑话,好些专业学出来的东西,真不如炒菜有意义,炒菜起码还是门硬手艺,不能糊弄呢。
现在说这个还早点儿,但相比于明年年初志愿填报讲座蜂拥而上的时候,这些话可能只有现在才多少能让家长听得进去。关于志愿填报,家长能做的,一是把政策和规则研究透了,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搜集相应学校和专业的材料,或者在孩子兴趣不明朗的时候提供几个备选的方案和建议。真正的大主意,留给孩子自己去拿。地点的问题,也大可不必焦虑,放孩子出去闯闯,有益无害。好些家长省吃俭用惦着送孩子出国念书,怎么去个南方念书还要纠结半天呢?说到底,好些时候,其实是咱家长自己想不开。
作老师,跟作家长,要做的事情一样。孩子有了困惑,我们从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出发给建议。代劳的事情少做——当年我上北大中文系也被人问以后能找什么工作,后来我发现,当初问我问题的这些人,最后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找了以后好像也并不比我强。既然现在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于杞人忧天的“想象”,那还不如心平气和,让时间一步步地给出我们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