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统天下,他功不可没,但因他太过聪明,朱元璋不敢重用?
不知道大家喜欢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吗?喜欢探索历史奥秘的你,跟着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绝对让你收获颇丰!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开国朱元璋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他能走到最高的位置,少不了身边的谋士辅助,其中最厉害的谋士当属刘伯温,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军师,擅长神机妙算洞察天机,朱元璋能够一统天下,此人是功不可没,可惜他太聪明,朱元璋不敢重用,他究竟有多聪明呢?众多功臣都被诛杀,他却能够功成身退,临死前还能留下遗言,帮助子孙躲过杀身之祸。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他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自小他就非常聪明,据说他看书是真正的“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神童,刘伯温十四岁的时候在府学念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儒家经典,很多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刘伯温不一样,他仅仅看了两遍就能够倒背如流,并且能根据每句话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知道后大为惊讶,并说出“你真是个奇才,将来一定不是平庸之辈”,刘伯温十七岁的时候去处州名士郑复初那里学习程朱理学,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伯温的父亲表示“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荫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刘伯温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没有他不感兴趣的,其中最擅长的是天文地理和兵法教学。
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去京城参加会试,并拿下了进士的成绩,后被元廷授予县丞的职务,帮助县令处理政务,元末天下大乱后,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应天,让他担任一名谋臣,刘伯温根据自己的看法,建议朱元璋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政策,此后朱元璋按照刘伯温的谋略先大白陈友谅,后击破张士诚,在“小明王”韩林儿的事情上,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一定要将势力划分,多多拉拢民心,在之后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凡是朱元璋在朝堂上解决不了的事情,私下请教刘伯温,刘伯温都能为朱元璋拨开迷雾,让他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大明王朝建立后,自然要进行论功行赏,徐达、常遇春等武将不必多说,他们大都心服口服,在给文臣论功行赏的时候,文臣头功竟然落到了李善长头上,当时是这么说的,“李善长跟朕多年,坐镇后方,凑集粮草功劳很大,封左丞相,左柱国,三公之太师,爵位韩国公,年薪四千石。这还不算,朱元璋还说了“子孙世袭”,李善长死了儿子可以接班。外加一项重大福利,免死铁券。”把李善长比喻成“萧何”,至于刘伯温是“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然后这让刘伯温非常不爽,凭什么李善成是公,我是伯?中间还有个侯呢,但他喜怒不形于色,并没有表露出来。
其实朱元璋不重用刘伯温是有原因的,刘伯温确实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本事大脾气也很大,简而言之就是恃才傲物,朱元璋出身平平,且心胸狭隘,要不是刘伯温有大才,或许早就被朱元璋弄死了,在《明史》中有记载,有次发生了天狗食日,朱元璋问擅长天文知识的刘伯温怎么办,刘伯温表示这是国家不太平,上天的警告,皇帝要承担错误主动祭祀神明,朱元璋就非常不爽;而后西北大旱,刘伯温说这是因为那里有冤假错案,自己去处理下就好了,碰巧的是刘伯温刚处理完就下雨了,这让朱元璋深信不疑,此后一有旱灾就让刘伯温去处理,第一次是碰巧,以后就没那么好运了,朱元璋非常生气。
后来丞相李善长退休后朱元璋问他谁能当丞相,朱元璋说了几个人,刘伯温都给否决了,朱元璋一怒之下说那你来当这个丞相,但刘伯温又表示自己身体太差加上性格太直,胜任不了,这下子就给朱元璋气着了,我说的人都不行,你行你又不上,这火冒三丈的就走了。
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去看望,御医开了药方后,刘伯温风寒不仅没有好的迹象,反而更加严重,后来朱元璋自知时日无多,提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他留下遗言“我死后你要把这本天书呈现给皇帝,此后再也不要让后世子孙学习这门本领”,小编查阅资料后发现,这本天书应该就是《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被称为黄老道家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最高预测学,创始人为九天玄女,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书中主要内容涉及到人事、生活、社会制度,及天文、地理、物候等,像黄帝、姜太公、张良、诸葛亮等人都读过此书,古代奇门遁甲应用于战争,四两拨千斤,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朱元璋那么聪明,肯定知道刘伯温有这等“宝贝”要是他死了把这身本事传下去的话,那么天下还有可能会易主,刘伯温的这一明智选择让后世子孙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