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素材 > 历史故事 > 周瑜和鲁肃对东吴的势力有什么影响?鲁肃死后东吴政权怎么样了?

周瑜和鲁肃对东吴的势力有什么影响?鲁肃死后东吴政权怎么样了?

作者:大河网 来源:整理 时间:2019-11-26 阅读: 字体:

  周瑜和鲁肃对东吴的势力有什么影响?鲁肃死后东吴政权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番龙争虎斗之后,天下渐成三足鼎立之势。在此后的三国时代,早已统一北方的曹氏集团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更接受了汉室禅让,继承正统,建立曹魏政权。与此同时,颠沛流离的刘皇叔成功入川,并北上占据汉中,提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大政方针,以汉室皇族宗亲的身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曹魏以安乐公刘协“主动”禅让皇位,作为政权法理性的来源。蜀汉则凭借刘备的帝位继承人身份(皇室宗亲),在“确定”汉愍帝刘协被曹魏篡权遇害之后称帝,作为政权法统的根据。但位居江东一隅的孙吴集团并不占据任何正统性,孙权仅以吴王的身份,定江东年号为“黄武”(取自曹丕的黄初和刘备的章武年号)。幸好,江东有周瑜,也有鲁肃。

  其实东汉末年,最先在淮泗江东一带发展壮大的是袁术,因而最先关注到周瑜和鲁肃的军阀正是袁术。少年时的鲁肃经历,少见于史籍之中,但根据他青年时期就散财召集壮士,尤其是聚集了一群少年人,训练他们骑马打猎和研习战法,就可以看出鲁肃少时的教育水平不低。

  正当鲁肃还在组建训练童子军的时候,有一天身为居巢长(名叫居巢的小县县令)的周瑜,率领数百人经过鲁肃的地盘上,找鲁肃借军粮,这是两人有记载的初次见面。当时鲁肃家中的粮食囤积了两囷,一共六千斛米。豪爽的鲁肃智者其中一囷送给了周瑜,史称“指囷相赠”。

  指囷相赠之事,一时传为佳话,不久就传入了袁术的耳朵里。然而当袁术想要招揽鲁肃,并与之相见之后,他给路上的印象并不佳。在鲁肃看来,袁术绝非乱世明主,难成大事,不久就去居巢找周瑜去了。而此时的周瑜,正因觉得在袁术麾下做事没有前途,才转而申请了居巢长这个职位的。

  周瑜和鲁肃对袁术的评价出奇的一致,而周瑜选择在居巢蛰伏,更是为了借机投奔江东地界早已声名鹊起的另一位豪杰人物——孙策。

  孙策是江东之虎孙坚的长子,在父亲被黄祖截杀之后,长期在袁术的庇护之下做事,但称霸天下之野望始终未曾熄灭。后来,孙策终于抓住机会,向袁术表达了平定江东的想法。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自此,孙策犹如潜龙出渊一般,所到之处归附者甚多。周瑜和鲁肃差不多也在此时率领那批童子军东渡长江去投奔孙策去了。然而周瑜始一开始就被孙策重用,深度参与了孙策统一江东的战争,并成为东吴集团的核心要员。然而鲁肃的境遇却与孙权大相径庭,他不但未能参与平定江东的战争,基于此立下战功,反而受困居住江东多年。可见孙策对鲁肃的感官并不出众,因而未有委以重任。

  其实在客居江东之时,鲁肃曾离开过一段时间。在东渡至孙策之处后,一直养育鲁肃的祖母去世了,于是他立即奔回故土处理丧事。正是在这个时候,鲁肃的一位好友刘晔(字子扬,汉室宗亲)对他提及,巢湖附近有一个豪强郑宝,聚集了不少兵马,邀请鲁肃一同前往投奔。

  鲁肃,出身豪强之家,在地方乡野素有名望。虽然不及顶级郡县豪门,但却依旧属于汉末豪族世家群体。然而在孙策进军江东期间,虽然因孙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获得众多拥戴,却也因此遭到江东本地士族的排斥。江东世家的强烈反抗招致孙策的严厉镇压,后来的江东名将陆逊的家族,就曾遭受重创。此举导致江东地界局势动荡不安,亦引发众多士人对孙策的疑虑,鲁肃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决定离开江东的。

  然而正当此时,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鲁肃改变了主意。周瑜听到消息,极力劝阻。为防止鲁肃先行离开,将他的母亲转移到吴县,强行将鲁肃留在了江东。另一件则是孙策被仇家偷袭,猝死,年纪尚幼的孙权在周瑜的引荐之下与之会面。正是在这次会面中,鲁肃为孙权指定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方略,成为日后东吴政权指定外交方针的核心纲要。

  鲁肃为人处事,外表和善,但绝非怕事之徒。性格内敛,却同样胸怀四海,豪气云天。至于周瑜,他性度恢廓,亦非演义中所描述的那般小肚鸡肠。当曹操率北方大军压境之时,正是在周公瑾的指挥调度之下,将孙吴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进而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

  成大事者,首先需要培养事业的接班人,萧规曹随之下,才能将政策制度化。周瑜、鲁肃虽然存在部分政见不同,但在主要目标上却高度一致。周瑜去世后,鲁肃继续辅佐江东基业的发展,在纷繁复杂的三国政治中游走,逐步稳固了东吴政权。

  然而周瑜、鲁肃之后,东吴政权的重要职位日益被江东本地士族所把控,这些扎根于本地的世家势力缺乏一匡天下的眼光和动力源,逐步促使东吴滑落成为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