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素材 > 历史故事 >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效果不明显,为何他还乐此不疲?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效果不明显,为何他还乐此不疲?

作者:大河网 来源:网络 时间:2019-11-26 阅读: 字体: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和对外用兵(南征安南和五征蒙古),其中尤其以最后一条最为人称道,很多时候中国人在评判一个帝王是否伟大时,总喜欢用文治武功来衡量,对于很多帝王来说,文治容易实现,而武功则是可遇而不可求。

  那么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征蒙古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本文将攫取一些史料来向大家展示朱棣的所谓“武功”。

  一征蒙古,战果尴尬

  朱棣第一次亲征蒙古是在他登基之后的第八个年头。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蒙古,准备进一步荡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这次出征的动机似乎不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从二月到五月份的三个月里,明朝大军几乎没有遇到蒙古军队。

  五月八日,终于小有斩获,一位都指挥使“获虏一人”,五月九日再获“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这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获了。然而,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连这样的收获都没有,朱棣和大军所能做的便是狩猎赏景。最终,历时五个月的第一次远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数次类似的结果而告终。

  二征蒙古,毙敌数百

  永乐十二年,朱棣又开始了对蒙古的第二次远征,相比于第一次的“尴尬”,第二次亲征蒙古可以说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据《太宗实录》记载,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军在朱棣的率领之下“毙贼数百人”。

  战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双方的兵力对比,你会发现这个战果其实也很一般,因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五十万之众”对“三万余人”,当然朱棣率领的是“五十万之众”。

  三征蒙古,敌酋远遁

  永乐二十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第三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矛头直指鞑靼部,结果,还没等朱棣进入蒙古,鞑靼部就在首领阿鲁台的率领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万大军扑了个空,“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而最终取得的战果是“杀首贼数十人”。

  第三次远征无论从实际战果还是从实力对比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毕竟三十万大军消耗的粮饷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没有对鞑靼部形成任何有意义的杀伤。

  四征蒙古,再次扑空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战斗过程与第三次如出一辙,等朱棣大军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鲁台早就避之远去,明朝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战果了。

  五征蒙古,命丧归途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连续三年出征蒙古,而这也是他第五次、最后一次出征蒙古,而这一次出征依然还是空手而回。明军进入蒙古之后“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与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朱棣命“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

  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然而朱棣却没能等到回朝的这一天,当明军行进到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终在此驾崩。

  纵观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除了第二次亲征时取得了“毙敌数百”的战果之外,其余几次都收效甚微,尤其是最后三次,蒙古人已经深谙明军的军事行动习惯,知道明军不可能长久深入蒙古腹地,时间久了必定会班师回朝,所以蒙古人便和明军玩起了捉迷藏,使得数十万明军都无功而返。

  那么,即使不能取得任何战果,那么朱棣为何还要多次亲征蒙古呢?尤其是最后三次,每一年出动一次,却每次都毫无收获,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朱棣如此不辞劳苦、甚至不惜性命地远征蒙古呢?朱棣选择这么做,至少有四个原因。

  第一,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是朱棣的侄子,所以说从传统伦理上来说朱棣已经失去了当皇帝的可能性。但是朱棣又志在皇位,所以很快他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借口“清君侧”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篡位之后的朱棣深知历史会如何评价他,所以他急需要一些“壮举”来粉饰自己,让史书能够尽量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而不是篡位这个劣迹,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样需要“贞观之治”来掩饰自己的“玄武门之变”。对于朱棣来说,迁都北京是处于这个考虑,而五征蒙古也是处于这个考虑。

  第二,和朱棣的性格有关,朱棣是一个虚荣的人,喜欢用丰功伟绩来粉饰自己。尤其是在做了皇帝之后,更加需要。而大臣们也深知朱棣的性格,所以在朱棣每次远征之后,不管有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都会歌颂一番,比如“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哉?”“乘舆所至,盖汉武唐宗所不到者。”而在听到大臣们的这番歌颂后,朱棣会更加期待下一次出征,于是便有了连续多年的五征蒙古。

  第三,朱棣北征还有其他目的,歼灭蒙古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朱棣在洪武年间就受封北平,在北平经营多年,而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也是以北平为后方基地,所以北平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在朱棣夺取了皇位之后,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想要迁都北平,所以他亲征蒙古是为了给迁都造势,他多次出征都以北平为基地,甚至长久逗留北平,这无疑是为了增强北平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慢慢消磨迁都势力的反对意见。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朱棣想要改变朱元璋时期的“塞王”政策,朱元璋分封了九个儿子坐镇北方防线,以应对北方的蒙古势力。而朱棣登基之后,害怕其他藩王效仿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所以削藩是迫切需要,但是又不能明面上反对父亲朱元璋定下的政策,于是他便通过五征蒙古来表示自己有能力应对蒙古,而不需要这些塞王,所以以后撤出这些塞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说,朱棣五征蒙古是一盘大棋,而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其实已经无力危害明朝的蒙古实力,而是为了整合明朝内部朝局,为削藩做进一步铺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