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明节优秀作文四年级600字(过清明节作文400字四年级)
话说清明节优秀作文四年级篇1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静的清明之夜。我坐在窗前,欣赏着日落时的美景。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红艳艳的晚霞。这颜色鲜红如血,洒满了天空,就好像是被当年无数革命烈士在战场上洒下的鲜血燃红的一般。难以想像那血流成河的场景和那令人心酸的亲人泣不成声的场面,但却又如上映电影一般,画面重现于我的脑海之中。闭眼静下心来,我再次放眼天空,夕阳已逐渐西沉,天空的光也随之淡下去,淡下去。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天空突然显得高而远了,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肃穆?人们肯定为战死沙场的革命先烈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大家都一脸严肃,隐隐约约间还带着悲痛,气氛庄严肃穆。
这时,天空出现了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城镇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这颗启明星一定是付革命先烈们英魂的嘱托,来给置向于水深火热之中穷苦劳动人民捎口信的:战争会胜利,国家会和平,生活会幸福,大家要坚持住啊!夜色渐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镇各处真的灯火也次弟亮了起来。这时,我又觉得:如今的祖国是真真正正地富强起来了,那暂时寄居在“明灯”中的革命先烈英魂们也十分欣慰,于此同时,他们也搬进了新家,“生活”安逸而舒适。
现在中国的强大,革命先烈们可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他们的血与汗,哪能造就今日的中国呢?!因此,每到公历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络绎不绝的人们纷纷来到“革命先烈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们。虽然我没有真正去过,可我的心早已插上翅膀飞到了那儿,对革命先烈们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这么一声“谢谢”看似简单平凡,不足为奇,但其中包含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感激与崇敬啊!
话说清明节优秀作文四年级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家乡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清明的气息,街头巷尾也增设了些许清明特色摊:清明饺摊,纸钱摊,鞭炮摊……
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告诉我,今天全家去给太公上坟。太婆亲手包起了清明饺,妈妈准备了水果、饭菜,爸爸带上了太公生前最爱喝的白酒……
刚到坟地,一股浓郁的“清明香”就扑鼻而来:有的坟前正点着蜡烛和香,摆放着祭奠供品;有的坟前留有一堆纸钱燃烧后的灰烬;“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嗤——嘭——”的炮仗声此起彼伏……爷爷恳求太婆说:“妈,我们不放鞭炮,不烧纸钱行吗?”太婆乐呵呵地对爷爷说:“没事,你爸也是个文化人,他能理解的。”一听这话,我们七手八脚地采了一大束野花,小心地放在太公的坟碑前,让花香带着我们的思念一起飘进太公的心田。爷爷和爸爸用铁锹把坟上的荒草尽力铲去,又添上许多新土,仿佛是在为太公的房屋添砖加瓦。那泥土的清香,无声地诉说着太公一生的辛劳,也捎去了我们美好的祝愿。太婆、奶奶和妈妈把供品摆放在坟前,三柱清香,九碗小菜,六盏白酒,三碟水果,最显眼的是那一只只清明饺,活像一个个碧绿的小娃娃恭恭敬敬地跪在盘子里,和我们一起喃喃地说着往日的点滴,许下自己心底的愿望。
酒过三巡,我们即将下山,可那饭香,那菜香,那酒香,那淡淡的艾香,仿佛追随着我们对太公的思念,萦绕着,纠缠着,久久不忍离去……
话说清明节优秀作文四年级篇3
清明节,我陪着爷爷驾车驶往从未回过的故乡。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青青的小草和路边小树枝条上的嫩叶,在春风中轻盈地摇曳着,闻着嫩花嫩草扑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对着旷野大声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谈笑声中,我们的车已停在了故乡的晒谷场上,车门刚打开,车前就围满了乡亲们,热情地问:“哪儿来?找谁啊?”忽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拉住爷爷激动地说:“老哥,回来拉!”原来是爷爷儿时的伙伴孙爷爷,他拉着爷爷的手问长问短,简直像有说不完的话。
午饭时堂屋里坐满了乡亲,他们都亲切地喊我“宝宝”,问我几岁?上几年级?那天爷爷特别高兴,抢着帮我回答,并说“会背不少古诗呢。”乡亲们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别大方,站在椅子上给大家背“少小离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点不好意思了。爷爷还跟乡亲们宣布:“我孙女儿还得过全国书法金奖呢!”旁边又早有乡亲临时找来了纸笔,我提笔写了四个隶书大字“温故知新”,这又博得了乡亲们的喝彩。
孙爷爷也拉来自己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子,也叫他写一张,小孙也不含糊,很快提笔写下了正楷“展翅飞翔”四个大字,乡亲们都赞叹道:“如今的孩子呀,个个是神童!”
在这清明时节里的第一次故乡之行,让我感受到了故乡浓郁的春光和浓浓的故乡人情。我愿年年都能踏上故乡的小路,去拥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拥抱那最亲最亲的故乡人。
话说清明节优秀作文四年级600字
话说清明节优秀作文四年级篇4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爱国之心是无人能比的。
我们怎能忘了屈原,在怀王客死于秦之时来到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皆醉,而我独醒。”渔夫劝他说:“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长叹一声说:“世人又有谁能理解我呢?楚国日削月割,怀王客死于秦,只剩下无能的襄王与子兰。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头之恨!”乃作《怀沙》之赋,然后怀石投汨罗江一死。后人对此不平,以为楚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我认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前者是别无选择的献身,后者却是投机。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可以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奉献,但作为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面对失败的选择,他把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放到“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伟大的,他为了祖国,为了社稷,殚思极虑,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的边界,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还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活在历史里,活在未来中。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上的人生更为漫长浩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