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数字农业现状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1-06 手机浏览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

随着经济的繁荣、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面对现实,积极响应党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逐步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让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乡、镇农业资料室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图书馆业务指导下的农业资料进行管理利用体系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党和国家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对我们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而乡、镇农业资料室又有着与乡党政机关、中小学图书室不同的特点,把乡镇农业资料室建设好,对普及乡镇文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着重大意义,而乡镇农业资料室面临如资金严重缺乏,资料少,信息不快,不易被农民朋友认识等现状。造成这些现状主要原因有:

(1)资料室的房屋建筑破旧,没有专门的读书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2)资料室仍然以印刷型文本形式收藏为主造成慢、散、不全现象,而有的乡、镇资料室还徒具形式,有名无实,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无资料室。

(3)数字化信息资料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又出现诸如声像、音响、多媒体等新载体的分类、管理等问题。

(4)农业资料室目前仍处在或基本处在原始的文本检索状态,对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科研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5)声像、音响、多媒体等信息资料的出现,对建设新农村有着独特的意义。

因此,乡镇农业资料室的建设发展就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数字化农业信息的大量涌现,给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检索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资料室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我们建设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乡镇农业资料室建设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信息,他们多以数据库超文本、多媒体的形式存在,电子型、数字型信息资源逐步占据网络时代的主导地位。随着网络信息数量的不断扩充,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与控制的要求日益迫切,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于资料室,不仅是将手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操作,更主要的是它将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载体的多样性,数字化影像资料的大量利用,解决了长期以来依靠手工检索资料的难题,因而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尤其是满足农村读者可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就能搜索到所需的文献信息。

3乡、镇农业资料室特点

3.1农业资料载体特点

农业资料一般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几大学科。特别是各种动植物标本,由于专业种类繁多,农业文献资料类型多样化,资料室收藏不但有印刷型的纸质文献,还有非印刷品的实物标本资料,以及磁、光、电介质的资料如VCD、LCD和磁盘、光盘等。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构成了农业资料室的专业文献收藏。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迅技术将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综合数字化处理,不但使大农村读者更有效利用这些文献,还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彻底解决特殊文献难以实现的查检和存取难题,实现按需阅览和随机存取,同时还可提供多用户使用,不再受藏书量、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农业资料室网络化、数字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具有新的活力的。

3.2乡、镇农业资料室的特点

乡、镇农业资料室的服务对象不同于公共图书馆较集中于城区,而是主要面向广大农村,而农村读者居住较散,交通不便。许多村社距乡、镇较远,且农村读者白天还要忙农活,他们主要是夜间学习。农业资料室还有一个特殊的收藏特点,即实物标本的收藏。这些标本不能像书刊一样借给读者,其定期展示的受益面也是有限的,所以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资料室更方便读者学习。

4乡、镇农业资料室的困境

4.1资料室工作人员网络信息服务意识不强,计算机操作技术欠缺

首先,由于受传统文献服务方式的影响,资料室工作人员目前仍然偏重于手工检索和局限于资料室收藏的印刷型文献的查找,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计算机知识不够深入和全面,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仍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类、加工、著录。

4.2资料室文献收藏形式单一,现代化设备不够完善

目前,乡、镇农业资料室仍然以印刷文献形式收藏为主,绝大多数没有自动化系统。

5农业资料室管理的组织设计

负责制定农业资料室建设的发展、目标、方案、制度和运行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其争取更广泛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促进农业资源共享,有计划地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宏观调控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调控资源建设。根据各农业资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特长、特点等因素,对信息建设进行合理的调配,解除资料室的后顾之忧,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切合实际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发展具有自己优势的信息资源。

6对农业资料室建设发展的设想

6.1进行资料室网络信息组织设计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构筑一套农业网络信息技术系统模型。首先,建成单位农业信息网络数字资源库,向全乡、镇广大读者提供农业资料查询、信息资源开发,大众目录服务,开展网上读书、光盘数据库查询和提供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等。

6.2抓紧进行资料室资源库建设

抓紧进行资料室资源建设是实现农业网络信息组织优质服务的首要任务,资源建设要把重点放在建立本乡、镇农业文献资源库上,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库。

6.3注重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社会上大量分散的农业信息资源,经采集、分类、整理、加工、建库,形成大型的农业数字资源库,向大众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为建设新农村服好务。

6.4进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给传统资料收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难得的机遇。网络信息资源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传统资源大得多的空间,拓展了资源利用和服务的渠道。进行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可以使大部分读者不用走进资料室,就可通过网络得到大量宝贵的农业资源服务。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2

关键词:丁字型/社会结构/结构紧张/社会稳定

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和表述,社会学家常常采用类比的方法。比如,人们常说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就是试图描述那种顶层呈尖端状,上层阶级、富有阶级人数很少,中间阶级①[本文使用了中产阶级、中间阶级、中间阶层的概念,其涵义均为middleclass,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呈过渡状,而下层阶级很大的社会结构。再比如,人们常说"橄榄型"或"纺锤型"社会结构,是指中产阶级为主体,而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比例都较小的社会结构。

笔者最近分析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呈"橄榄型"也不呈"金字塔型",而呈现为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invertedTshapedsocialstructure)。

笔者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socio-economicindex)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本文就试图解释这样一种很奇怪的社会结构。

一、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与"丁字型"社会结构

社会学对于社会地位的剖析有很多种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阶级分析即一种定性的方法。马克思用所有权关系分析阶级现象,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分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这两大阶级。

如果用这种分析模式看,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可以分为两个巨大的群体:一部分拥有生产资料的雇主和绝大多数受雇的雇员(包括各种经理阶层)。但是,如果将社会经济地位很高的受雇的高级经理、律师、医生、教授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酒吧饭店招待、收集垃圾工人、街道清洁工看成是同一个雇佣阶级,这样的分类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并没有什么解释力。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新马克思主义者赖特试图发展马克思的观点,他增加了两个新的分类变量,一个是组织资产,另一个是技术资产,于是从三个向度将西方社会分为12个阶级(Wright,1985)。

赖特自称他的分类是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上他已经接受了韦伯的多元分层标准。定性分析的优点是能够解释总体的阶级关系,缺点是只解释了大的结构,而忽略了众多小的社会阶层。

另一种是定量的描述。定量的描述试图解释人们社会地位的细微差异,比如声望测量,可以根据人们对每一种职业的评分而确定职业地位的高低,其缺点是仅仅为一种主观的评价;而按照收入将人群分组,是一种客观标准。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数据,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户按照人均年纯收入分组的情况是:100元以下的占0.49%,100-200元0.18%,200-300元0.31%,300-400元0.52%,400-500元0.78%,500-600元1.19%,600-800元3.25%,800-1000元4.87%,1000-1200元5.52%,1200-1300元2.97%,1300-1500元6.39%,1500-1700元6.45%,1700-2000元9139%,2000-2500元13.79%,2500-3000元10.81%,3000-3500元8.02%,3500-4000元5.84%,4000-4500元4.20%,4500-5000元3.16%,5000元及以上11.85%(国家统计局,2004:381)。按照上述分组,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至4000元的人数较多,占了全部被调查者的60.69%.按收入分组的好处是可以了解各个收入组的收入水平和规模,但是,这些收入组仅仅是一些统计意义上的分组,各组并不是具有真实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意义的群体。

为了弥补单纯收入分组的不足,研究人员提出了"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加拿大学者布利深(Blishen,1958:519-531)和美国学者邓肯(Duncan,1961:109-161),该方法根据各个职业群体的客观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平均收入水平加权打分,有时还考虑到了就业者的年龄因素甚至就业者父亲的财富、社会经济特征等。"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是综合人们的多种社会经济因素而排列的顺序和分值,是一种客观地位而不是主观地位,尽管该指数与职业主观声望测量的指数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在将此类指标国际化的过程中,特莱曼做了很多努力,他将遍布世界各大洲的包括从发达社会直到传统不发达社会在内的60个国家的85套职业声望数据进行整合,提出了"国际标准职业声望量表"(Treiman,1977)。此后,特莱曼又与甘泽布姆和格拉夫一起提出了"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即本文所使用的ISEI数值(Ganzeboom,Graaf&Treiman,1992)。在建立该指数时,特莱曼等使用了16个国家的31套数据。这些国家包括了从最不发达到最发达的国家,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职业分类体系,同时将教育和收入的指标也作到了国际标准化,不仅具有国际代表性,并且解决了国别差异问题。

本研究在将职业指标转换为ISEI值的时候,也尽量作到对于职业进行辨析和实现转换的准确性。我国的职业分类自1986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职业分类标准以来,已经多次修改,总的倾向是越来越接近于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当然,由于国情的差异,在职业种类上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本文采用的是2000年人口普查的职业分类。

与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比较,这一分类仍显粗糙,类别没有国际标准多,这可能与我国的职业分化不充分有关。但是并没有影响分值的转换,多数职业的对应还是比较容易。对于个别不容易对应的职业,笔者与学生张海辉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该职业活动的具体内容,在分辨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应的工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以往的研究曾经证明,中国的职业地位受到单位体制的影响,个人间的不平等受到单位间不平等的调节(Bian,1994)。而此次转换为ISEI值时,没有采用单位地位的调节,这是因为: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位地位对于个人地位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了;第二,目前由于众多新型单位的涌现,连单位地位的高低也很难分辨了。所以,如果用单位地位去修正,反而会造成更大的误差。转化成ISEI后,我国各个职业阶层的地位值见表1.

表1中国16-64岁人口的"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①[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数据,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全国总数据中抽取,抽样比为0.95‰,样本人口为1180111人,然后取其中的16-64岁人口,共为641547人,在分城乡后有少量缺失样本。]

表1的结果使我们十分惊讶,它所反映出的基本社会结构比一般的金字塔结构还要差,可以说是丁字形的,即64.7%的人处在非常低的分值位置上,与其他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分界,其他群体则像一个立柱,显示了巨大的差异性,参见图1.

、丁字型结构、两极型社会的核心是城乡关系问题

在以往有关社会分层结构的研究中,丁字型结构确实是比较罕见的。与金字塔型结构相比,丁字型所表现的阶层之间的界限更为突出,是直角式的,下层与其他阶层之间几乎完全没有缓冲或过渡,是非此即彼的二分式结构。为什么会如此呢?中国为什么呈现出了"丁字型"社会结构呢?

原因当然可以找出很多,但是最为直接的原因显然是户籍分隔。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我国"丁字型"社会结构并不是自今日始,而是持续了久远的时期。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前其实也是丁字型结构,不过在当时,主导社会的是"政治分层"结构(李强,1997:32-41),经济和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比如贫下中农,却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于是,丁字型的结构被暂时掩盖起来了。

改革25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经济结构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什么丁字型社会结构却依然如故呢?这不能不使我们反思20余年来的城乡户籍政策,笔者以为,在户籍制约下的中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是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发展并行的。那么,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普雷斯顿对1950年至1970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包括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进行考察,在收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他发现,其比例关系大约是1∶2(普雷斯顿,1988:24-25),即,工业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的比例每增长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增长2%.以此为参照,我们看看中国改革以来的情况,就会发现严重的城市化发展滞后的问题。

试以1978年至2000年中国大陆的数据为例,1978年中国工业劳动者占全体劳动者的比例为26.2%,城镇人口比例为17.92%.到2000年,工业(非农业)劳动者占全体劳动者的比例低的估计为50%,高的估计为60%,本文取中间数55%.这样,2000年中国工业劳动者占全体劳动者的比例比1978年上升了28.2%,按照上述普雷斯顿所发现的1∶2的比例,相应的城市人口应上升56.4%.然而,我国2000年的城镇人口比例为36.22%,与1978年比,仅上升了18.3%,也就是说,比国际一般规律测算的城市发展速度低了两倍。

为什么城市化滞后会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呢?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与农村相比,城市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地位。城市是经济(工业、商业、金融、新兴产业)、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资本、高素质劳动力、技术流入和聚集在城市是不可避免的。

相反,与城市和工业相比,农村和农业具有明显的劣势。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量大值低,不容易保存,需求弹性小,利润低,风险较大(赵满华主编,1997:121)。因此,世界各国都采取一定措施保护农业。当农业人口降低到较低的比例时,比较容易采取辅助政策,像我国这样,城市人口比例低、农业人口巨大,则补贴的人均量必然较小,只能是杯水车薪。

农业本身的劣势使得生活于农村的人口处于不利的地位,即使进城打工,也只能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即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一般就业于收入低、福利差、不稳定的职业。

虽然可以从城里获得一些收入,但是与城里人相比,是很低的收入水平,打工和汇款也不能起到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相反却扩大了差距。

所以,如果不对城乡分野的户籍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任由城市和农村自由竞争的话,农村的滞后只会是越来越严重。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都上升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最高峰。无论人均收入还是人均消费,城市居民都大约是农村居民的4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和补贴的话,城市居民的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的6倍。正是城乡分野的体制,使得丁字型的社会结构难以变化(农业部信息中心,2003)。

以上说明,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中国城乡分野的现实:构成丁字型结构一横的,是巨大的农村社会阶层;而构成丁字型结构一竖的,则更多地是城市的社会阶层。下面笔者就通过数据分别分析验证这一结论。

先看看用ISEI测量的农村社会结构(参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到,23分值的群体,即大田农民占到了农村劳动者的78.3%;29分到31分,如上所述,主要是由农民转化来的建筑工人、矿工以及一些重体力型的、粗重劳动的工人,包括很多不很正规的乡镇企业工人,合计占7.2%;33-34分,主要是农村中搞运输的、从事一些小的服务、餐饮业服务的人员以及农村一些从事制造加工业的工人,合计占2.4%;37-38分,主要是农村的一些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人员,仪器仪表修理人员,工艺品制作人员,精细纺织业的工人等,占3.7%.累计40分以下的群体,已经占到农村全体劳动者的96.7%,40分以上的群体寥寥无几。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由普遍较低地位者构成的社会。农村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中产阶级。

再来看看城市里的群体(见表3)。总的来说,在城市居民的分布里,中间阶层还是占有相当比例的。低分值群体虽然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并不是很多。最高分值的群体比例当然很小。总体来看,还是有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所以,城市的阶层分布与农村完全不同,应该说城市还是有中间阶层结构倾向的。

如果严格按照分值将城市群体均等分成三组的话,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组。低地位群体组分值为16分至40分,人数比例共计55.3%,相比之下上面农村社会ISEI值16分至40分劳动者已经占到农村全体劳动者的96.7%.可见城市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大差异性。

城市中间地位群体组分值为41分至66分,总共占26.5%.高地位群体组分值为67分至90分,总共占18.2%.所以,总的结构是下层组比例略高一些,占了全体劳动者的一半多一点,中层和上层组合计几乎占了另一半,这种中上层结构显然也与农村的丁字型结构完全不一样。

表2我国农村16-64岁人口的"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

表3我国城市16-64岁人口的"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

三、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

丁字型结构的社会后果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丁字型的社会结构,由于其下层群体过大,而且下层与其他群体之间属于一种两极式的(或直角式的)连接方式,因而导致社会群体之间甚至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结构紧张"的概念。

笔者所说的"结构紧张"(structuralstrain),也可以称作"社会结构紧张",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协调,而使得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对立的、矛盾的或冲突的状态下,或者说,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很强的张力之中。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社会矛盾比较容易激化,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比较容易发生。

在这里,涉及到了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即社会结构究竟是一种超于个人之上的实体,或仅仅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名称?在韦伯等社会学家看来,所谓社会结构不过是个名称,并不是一种社会事实,它是没有经验根据的、是推测性的抽象(约翰逊,1988:267)。

韦伯认为社会现实是以个人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不过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能独立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之外。与此相反,另一派社会学家则认为,社会结构是对于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发挥巨大作用的实体。

比如,涂尔干将社会结构视为一种客观的实在,认为它超越于个人之上,并影响和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涂尔干有一句名言:"社会先于个人"(societyispriortoindividual)(转引自叶启政,1992:18)。在这一点上,他与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致的,马克思也认为,社会结构是一种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本文的立场是属于后一派的。本文认为",结构紧张"或"社会结构紧张"是一种超于个人之上的社会实在,它的产生是因为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协调,它一旦产生以后,则制约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所以,结构紧张是造成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基础原因。

在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结构紧张"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默顿试图用这个概念解释社会结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引发或造成社会问题。他认为,所谓"结构紧张"(structuralstrain)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人们渴望成功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所能提供的获得成功的手段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比如,某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过于强调金钱、致富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社会所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挣钱手段又不多,这时候,社会就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默顿认为,这时社会矛盾、犯罪、冲突就会激增(Merton,1938)。

后来,斯梅尔塞还进一步分析了"结构紧张"的社会后果。与默顿的观点相似,斯梅尔塞认为,当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社会状况的期望得不到满足时,结构紧张就会发生。斯梅尔塞提出,在结构紧张的状态下,人们会产生非理性的信念或行为,例如造反,人们会用这种非理性的信念来解释社会状况。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比如种族暴力行为,人们的反应是动员起集体行动,如果该行动不能被社会控制的因素所阻止,就会出现混乱的集合行为甚至社会运动(Smelser,1962)。

马克思在论证西方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尽管并没有直接使用过结构紧张的概念,但是他的观点与结构紧张类似。例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最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一种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的两极型社会结构(马克思、恩格斯,1972a:251,263;1972b:708)。所以",结构紧张"说大体上与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的视角是一致的。

本文所发现的丁字型社会结构,以及丁字型结构所造成的结构紧张,可以用来理解和解释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比如,目前社会上不断攀升的贫富差距就是丁字型社会结构的直接反映。又比如,笔者曾通过职业声望调查发现(李强,2000:100-111),社会价值观念出现了分裂,出现了几种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分裂型社会评价,而冲突的价值观念体系又恰恰反映了群体关系的裂痕,所以,也是丁字型结构的结果。还比如,生命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和加工食品的多是丁字型结构的下层,但是在消费食品的丁字型结构的中上层群体中产生了严重的食品安全恐慌。再比如,城市里偷盗下水道井盖的事屡禁不止,还有盗窃路灯、消防水龙,甚至楼房的纱窗,其实盗窃者卖废品后所能得到的利益是极为微小的,却成为丁字型结构下层的一些人谋生的方式。为了微小的利益造成公共设施的巨大损失,这说明丁字型结构的巨大差异已经使得社会的基础设施都难以保护,基本的运转都难以进行。目前,中国社会运行的巨大难题就在于,丁字型结构造成的社会群体之间需求差异太大,社会交换难以进行,中产阶级体面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在丁字型结构的下层群体看来都是奢侈的和可以利用来谋生的途径。总之,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如秩序问题、治安问题、贫困问题、艾滋病问题、问题等等,都可以从丁字型结构和结构紧张上得到解释。

笔者以为,丁字型结构和结构紧张是个老问题而不是个新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因社会阶层差异而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只不过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容罢了。解放前,它表现为大土地所有者与失地或很少土地农民的矛盾。解放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表现为大规模政治运动中各群体间的批判和斗争。

有人以为当时的结构紧张完全是最高领导个人的"阶级斗争"政策造成的,其实不然。个人政策会加剧或缓和形势,但是,社会结构不是个人政策能够创造的。面对当时巨大差异的社会,曾采用政治上提高贫下中农、体力工人地位的政策,试图以此缓和结构紧张。其基本政策取向是向丁字型结构的底层倾斜,结果是缓和了大众的情绪,甚至唤起了大众普遍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却造成了中层和上层群体的重大挫伤。

总之,笔者以为,中国社会始终没有走出"社会结构紧张"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此种丁字型的社会结构。换言之,如果想从紧张型社会进入宽松型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完成社会结构的转型。那么,如何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呢?

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学界已经有过很多论述,笔者认为,虽然社会结构的涵义很广,但是核心问题还是要实现群体结构或阶级结构的转变。党中央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思路,与本文所说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要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首先应该认清,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是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历史过程,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纯的人为因素就可以改变的,重大社会事件、社会政策变量可以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其影响往往是有限的;第二,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很难期望在短期内完成;第三,如果完全不顾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为地干预社会结构的变化,反而会带来更为惨痛的教训。

探讨结构变迁趋势的一个最好途径就是分析一下过去变迁的历史轨迹。下面,笔者试比较一下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所反映出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由于没有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的原始数据,所以没有采取上述的转换为ISEI值的方法,而采取比较三次人口普查中大的职业类别变化的方式,这样一方面使得阐述比较简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纲挈领地理解变迁的主要趋势。同时,上述ISEI值的方法也是以职业为基础的,因此在大的结构上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表4显示了从1982年至2000年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社会职业结构所发生的变化,这段时间恰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期,所以,该数据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职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的最主要的变迁。

笔者试对表4中显示的主要变化做如下分析:第一,从1982年到1990年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改革开放的力度很大,但是社会职业结构基本没有变化,这反映出政策变量对于社会结构影响的滞后性。农业(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员仅仅减少了1.4%;生产工人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甚至有所减少。当然,工人内部结构还是有变化的,城市市民中的工人比例有所减少,而农村的工人对于这部分有一些补充;商业、服务业人员仅增加了1.4%;办事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也只有微小的变化。

第二,从1990年到2000年,社会结构的变化速度有所加快。农业劳动者减少了6.12%;表面上看,生产、运输工人的总比例仅增加了0.67%,但内部构成变化很大,城市居民里面的生产工人比例大大减少,农民工的数量在增加,农业劳动者所减少的6.12%主要补充到了工人之中;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办事人员几乎翻倍;只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种单位的管理者比例变化不大。

表41982至2000年我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的百分比变化

第三,尽管发生了上述变化,但"丁字型"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依然如故。如果预测一下未来的变迁趋势,如果农业劳动者以上述每10年6.12%的速度减少,要缩小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0%还需要70余年时间。即使条件允许我们采取加速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对策,农业劳动者每10年减少10%,也还需要40余年时间。所以,对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要有长期的准备,不能指望短期内发生太大变化。

第四,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和关键问题是中层太小。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中间阶层主要是由四个职业群体构成的,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出于对管理成本增加的忧虑,我国在管理对策上希望精简机构,不愿意将管理人员、干部的队伍扩大,但是其他三个群体的扩大对于社会是有益的,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在我国目前更为稀缺的是操作型专业技术人员,为此,就要在对策上加大这方面的导向和培训投入,同时,开拓操作型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认证渠道,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身份不应设置户籍等障碍。对于商业服务业人员,目前主要应提高他们的教育、专业和职业水平。

总之,本文认为,对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应采取"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真正实现第一产业就业群体向第二产业转变,即实现目前已经进入工业领域的乡镇企业工人、城市农民工的正规化就业。所谓正规化就业,就是按照我国的"劳动法",用人单位和雇主应该与雇工订立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所谓社会保险,主要是工伤、失业、医疗、养老的保障,使他们能够长期稳定在生产工人的队伍里,避免雇主一方获得了廉价劳动力的好处以后,又将他们一脚踢开,推向社会和农村——这种现象是导致我国工农结构转变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为完成第一步战略遇到两大障碍,户籍障碍和城市容纳力的障碍。

为此要继续推进户籍改革和城市化模式及城市容纳力研究。我国农民中已经有较大群体转入工业队伍,现在的任务是如何确认这种转变。如果一代农民转化困难的话,可以通过代际变迁完成转化,使农民的第二代转化为工人。

第二步,实现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完成扩大中间阶层的任务。表4显示,在跨度约20年的时间里,中间阶层里的两个典型群体,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变化很小,所以,也很难指望这两个群体会在短时期里有较大增长。而中间阶层的增长主要依靠商业、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增长。所以要培育适于这些阶层发展的社会环境,比如,提高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技术和文化水平。此外还要研究如何培育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3

信息化是渠道建设的方向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村信息化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里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并列令人关注,该创新提法体现了党对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反映出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渠道,位居营销领域的4大要素之一,它承担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方面的功能,一直被各个企业重点研究和建设。“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咽喉。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为关注,农业领域也不例外。世界农业渠道信息化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已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三种: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私人提供。但农村市场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居住分散、消费难成规模等,限制了多种方式的作用空间。

在农业领域,信息化发展进程各有不同,目前中国数字农村网旨在打造“全球最具价值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目前农业行业内中国数字农村网的信息化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信息化将是渠道建设的方向。

中国数字农村网包括农业门户、县站联盟、农产品批发,其中农业门户依托全国强大的农村信息站和总部采编力量和良好的媒体合作关系,及时、全面、准确的报道最新“三农”动态、追踪“三农”热点、解读“三农”政策。并依托全国渠道整合全国农产品经纪人、农户、批发市场商户、贸易公司等等,为其提供线上线下的营销服务。在第16届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中国数字农村网一举获得了”后稷奖“和”优秀展示奖“,成为农高会举办16届以来首家获批此殊荣的电子商务企业。首创的M2M电子商务模式也获得了”神农氏创新成果奖“,并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理事单位,信息化建设对中国数字农村网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显著成效。

渠道信息化对企业的贡献

渠道管理系统使中国数字农村网“农村信息化”又迈出了一大步,它为公司及各界关爱三农人士提供了一个即时了解市场信息的平台,包罗的三农信息更广泛。如系统主要分三大块功能:一、商档案管理;二、商销售库存管理;三、货物流向管理。以上功能不仅为中国数字农村网提供了大量的市场信息,更能迅速地了解商交易情况及库存情况,并为此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同时也为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使其清楚地了解某一时间段内哪种农产品销量最好,为接下来的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并且渠道管理系统与服务系统数据接口,使公司能更好地监控渠道物流走向,作为以区域销售模式为主的工作站来说,这一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保障商的利益。

渠道信息化,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的优势。第一,信息的对称化。管理信息的对称化原则是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原则。在商与公司合作的时候,商对公司的情况都有知情权,而知情权主要靠信息化,没有信息化,根本构不成知情权。第二,管理规则硬性化。使得中国数字农村网完全实现政令通畅,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数字农村网商的作战能力。第三,管理成本节约化。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就可以把节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第四,管理状态的公开化,就是给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平台,所有的管理状态都能够公开化。第五,管理意愿平台化,即任何人都可以对管理组过程或原则发表意见。中国数字农村网的相关部门将会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相应的答复,彻底实现信息沟通的及时和无障碍化。第六,管理无定计划。管理者可以在任何地方对企业进行管理,真正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艺术化。

以上方面的优势,是传统的渠道建设方法所无法完全具备的,它有效地实现了企业整体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信息化,是渠道建设的方向,也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渠道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

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目前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为特点的种养殖业规模户,产前缺乏健全、稳定的投资机制,生产过程中没有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等风险保障,产后找不到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后续服务。投资方向、规模大小全凭农户“跟着感觉走”,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服务体系和中介组织,生产经营保障机制不健全,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

中国数字农村网把那些多年从事生产经营项目一致,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实力较强的个体户,销路广阔的商企联合起来,组成内联规模户、外联市场的中介机构,及时为规模户提供生产经营信息,切实保障规模户生产增收、产品增效。加强种养殖规模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协作,做大同类产品生产经营蛋糕,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种养殖业规模生产经营户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4

2007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有了更明确的部署,为新农村建设创建了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承担着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农村生产效率提高的全新角色。随着村村通电话的工程的推进,农村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中,通过构建信息技术平台,让农民便捷地了解到了相关政策、技术、市场信息,帮助各级政府机构实现“信息兴农”的目标,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首先,很多农村基本上没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其次,农村缺乏信息化相关人才,即使建立起信息化体系,也缺乏管理维护人才;第三点,资金问题也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者,也是服务中国信息化建设的IT产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慧点科技/微软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

2007年,清华大学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点科技”),在微软公司的帮助下,基于微软的软件平台,开发了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缺乏资金和人才的实际情况,利用微软稳定、易用、易开发的产品,帮助新农村的建设和管理者,利用信息技术,跨越数字鸿沟,加速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基于WindowsServer2003的基础平台

考虑到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的具体情况,微软公司的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是整体系统构架中的基础平台。WindowsServer2003平台是目前中国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平台,具有简便、易于管理的特性,能够在农村环境下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WindowsServer2003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和稳定的系统性能为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WindowsServer2003的良好的系统兼容性和开放性,也为用户的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选择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

利用微软SQLSever整合信息资源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性能强大,有价格优势,并可以应用到多种平台的数据库系统,用来管理整个系统中的数据。在解决方案的整个架构中,采用微软SQLsever这一主流数据库系统,用来支持电子政务中多事务协作和海量数据存储的应用需求,实现对村务信息的保存、管理、查找和统计,便于村务公开和随时查证,并可以结合各地不同的经济形态和特点,将村务基础信息和特色经济的管理系统信息整合在一起,推进IT技术整合和协调的应用。

慧点科技/微软助力“数字武夷”建设

“数字武夷”是“数字福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这个工程旨在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整合传统产业资源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经过多方比较,2007年初,武夷市政府选择慧点科技/微软解决方案,开始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

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以WindowsServer2003为基础平台,通过微软SQLServer进行集中的数据存储和交换,搭建了弹性、灵活的信息基础架构。在设计“数字武夷”的整体框架时,架构者们充分考虑到武夷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要把旅游业作为主体产业,并将它与农业结合,以旅游业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开发观光旅游农业,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针对武夷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系统中包括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村务管理平台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四大应用平台的建设,对农户、农业、农村的信息渠道提供稳固支持。

在“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中,通过村务管理平台,拉近农村、农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村务管理水平;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拉近农民、农业与市场的距离,通过政府权威性的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结合了武夷山旅游城市的目标和以茶为主的农业生产现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为解决信息技术在农村中的深入应用,系统建设者在各村委会建立了“益农”信息驿站,提供农村专用电脑、投影仪等工具,由专人负责为农民提供村务信息公开、致富信息热线、农科知识配送、助农远程教育、乐农数字文化等专业服务。“益农”信息驿站将布置到近100个行政村中,采用WindowsXP操作系统,便于农村中的管理人员操作和管理。

目前,整个“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工程即将建设完成,做为全国领先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示范基地,“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了一条简洁、高效的建设方案。

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

“数字武夷”平台建设的第一阶段,先选择了在20个旅游村和茶叶村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清晰的显现了微软平台和产品的稳定性、易用性、易于开发的特点,快速实现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稳定易管理,契合农村信息建设薄弱基础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起点低,起步晚。实现信息技术在农村的高位嫁接,需要稳定且易管理的系统架构。微软的WindowsServer2003和SQLServer等产品,是应用最广泛的系统和数据库平台,系统运行稳定,并且对维护人员的技能和水平要求不高,可以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契合了农村信息建设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在“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慧点和微软共同为用户搭建了稳定的平台,而且为第二、三阶段的信息化深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单易用,适应农村信息化使用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亿多农民平均受教育不足7年,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以下占38%。在农村信息化架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技术人才的现状:不仅要保证整个系统稳定、易于管理,而且还需要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设计。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农村广大农户,让农户不仅能接触到大量信息,而且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从中获取需要的、有用的信息,让信息技术真正为新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Windows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特性,应用普遍,而且在安全性能和网络应用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适合了农村信息化系统应用人员的特点。

易于开发,保障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建设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面对不同地域的经济和社会的特点,紧密结合农村现状,开发相应的应用。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保障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信息系统也可以随着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可持续的信息化建设。WindowsSever2003和.Net的开发平台,开发过程快速高效,对开发人员的技能要求较低,并且可以灵活部署和升级,帮助实现可持续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5

关键词:西北高校;寄生虫标本资源;数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38-02

一直以来,农业高校标本室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乃至区域性的普及化过程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西北地区寄生虫标本室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实验室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寄生虫标本数据化成了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1国内外高校寄生虫标本室的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寄生虫资源标本收集并设置了相关保藏机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与各个国家进行资源共享。我国许多农业高校和研究所也争先踏入这个行列,如有代表性的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上海兽医研究所等。

2西北农林高校寄生虫标本室的现状及趋势

随着国家对西北地区畜牧业的日益关注,该区各大农业高校在实验室的管理上都小有成绩。就新疆农业大学而言,自1952年建校,动物寄生虫标本室迄今为止共收藏陈列标本1000余件、玻片标本5380件、病理标本200件、干制标本100余件、挂图80件以及其他标本759件。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增大以及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标本室工作已出现严重滞后。

2.1标本室自身问题频出

2.1.1标本资源总量在减少,啃老程度加大。首先,随着寄生虫驱虫工作的开展,能采集到的典型寄生虫虫体标本越来越少;其次,几年来开设寄生虫实验的班级人数在不断地增加,标本的损坏也随之增大,尤其是玻片标本。如图1所示,是新农大寄生虫实验室近十年来玻片标本和陈列标本的减少趋势。

2.1.2标本老化、陈旧及磨损。一些寄生虫陈列标本经过长期的保存,在形态、颜色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些玻片标本渐渐磨损,详见图2所示,是新农大寄生虫标本长时间保存出现的问题之一。

2.1.3珍罕标本的丢失。新疆草原家养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寄生虫标本资源较丰富,有些标本在内地其他高校几乎是没有的。然而随着标本室管理不善,很多标本逐年减少,部分珍贵标本也出现丢失现象。

2.1.4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动物寄生虫标本陈列室管理的制度,在标本外借或增减方面没任何记录;在标本日常维护上,无法做到规范化管理,遇到事故,无章可循。

2.2西北农林高校间缺乏合作,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各院校寄生虫标本资源库建设仍处于各自分散、自建自用、库与库之间自成体系状态,在信息技术、标本资源组织与开发方面,缺乏联合协作的意识,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未被充分利用。

3标本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3.1统计、修复、新增

增加采样次数,对现有陈列标本和新增陈列标本按虫体的生物学分类进行统计,并做好记录。对标本液变黄、挥发、标签脱落等状况,采取保存液的全量更换或添加、原标本瓶的清洗或更换等修复措施。

3.2数据化信息的采集及录入

3.2.1图像信息的采集。通过尼康数码相机(NikonCoolPix5700)把寄生虫标本的各种特征数字化并利用AdobePhotoshop等计算机图像编辑处理软件和多媒体以及存储技术,对原始的寄生虫标本图像进行处理,如图片的正射纠正与部分截取(拉伸、旋转、剪切)、图片质量的改善(调整图片的颜色、亮度、对比度)、图片格式的转化、图片大小的调整等。如图3为处理过的图像信息。

3.2.2文字信息的采集。根据《兽医寄生虫学》一书的分类标准,结合相关网站与资料查询对我校寄生虫标本室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的文字整理并制作成寄生虫标本目录,包括中文名、拉丁文名、门、纲、目、科、属、种、虫体特征、寄生部位、生活史等基本信息,以此作为寄生虫标本数据化的原始文字。

3.2.3信息的录入。利用JAVA编程语言,在后台按照检索条件(如:门、纲、目、科、属、种)将寄生虫目录文字信息依次输入,再在对应的界面插入相关图片,同时文档处标注寄生虫虫体的中文、拉丁文名称、宿主及寄生部位和简单的虫体特征,保存后生成文件。

3.2.4生成数据,实现网络共享。建设一个统一、规范的寄生虫标本数据库,是实现标本资源共享的基础。各农业高校只有采用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数据库,才能达到数据统一与规范,实现数据的互换与共享;才能发挥标本室整体优势,使信息资源无限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加。当前西北农业高校标本室要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更需要一个组织机制进行组织协调,为西部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提供高效、超时空的信息共享服务。

3.3标本室的管理

标本室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必须结合信息网络的强势冲击,制定一系列更加完善的管理办法。

3.3.1意识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将标本室的安全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到一起,加强学生对标本的保护意识,同时标本的借用一定要做好登记管理,设备、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也要有章可循。

3.3.2做好日常保养和维护建设工作。首先,是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消除各种隐患。其次,陈列标本作为实验教学标本使用频繁,要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就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如:浸渍标本要定期检查浸渍液及标本的情况,定期更换浸渍液,干标本则要做到防虫、防水、防鼠等;此外,标本还要开展及时修复、更换和补充等工作以及适时调节标本室的通风和光线。

3.3.3专人负责。选取既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网络基础的人员进行标本室管理,标本一旦出现缺失、损坏将责任到人。

4结语

西北农林高校寄生虫标本室联合实现数字化能充分利用畜牧业科技信息,整合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突破时空和区域的限制,将高度独立的学校系统、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融合,使彼此独立的子系统或更小的系统开放、互动地联系起来,最合理、最有效地共同享用教育资源的行为方式和运作过程。如此一来有利于缓解资源供给不足、调节资源需求过度的问题及解决资源效益低下的问题,是寄生虫标本室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文龙,呼和巴特尔,杨晓野.兽医寄生虫标本资源库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6):336.

[2]王静,张洪峰,封托,等.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现状及分析[J].野生动物,2010,31(3):150-153.

[3]张伦,林昌虎,陈翔.贵州省数字化生物标本馆的研究与建设[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948.

[4]陈海宁.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人体寄生虫标本数据素材库[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5):313.

[5]廖琳,王雅静,刘佩娜,等.建立计算机寄生虫标本图片库,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基础医学教育,2002,2(3).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6

关键词:测绘技术:GPS:RS;GIS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出现,无论在学科理论,或在技术体系,以及应用范围上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重大的变革,从而也将彻底地改变传统测绘的生产方式。现代测绘产业以“3S”技术为特征,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研究地球及自然环境,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重要工具。

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概况

(一)GPS的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1996年2月,美国总统令宣布GPS为军民两用系统,标准定位服务对民用开放,2000年5月,美国总统令SA关闭,价格不贵的民用GPS接收机能将其水平定位精度从不低于100m提高到15~20m,民用GPS的具备了真正的实用价值。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GPS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GPS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GPS和GLONASS兼容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已经问世。GPS作为一项引起传统测绘观念重大变革的技术,已经成为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最具潜力的全能型技术。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除具有对测站选择更灵活、更适应不利条件、全天候连续作业外。还具有比任何地面常规技术供数量更多、精度更高的数据信息。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航空遥感作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用于测图也正在研究之中并取得一些意义重大的成果,基于遥感资料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进而应用于测绘工作已获得了较多的应用。自20世纪初菜特兄弟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起,航空遥感就开始了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从1972年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升空以来,美国、法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都相继发射了众多对地观测卫星。遥感信息获取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低分辨率发展到高分辨率甚至超高分辨率。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卫星、太空飞船、航天飞机、探空火箭,并且还有高、中、低空飞机、升空气球和无人飞机等:传感器有框幅式光学相机,缝隙、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仪、微波散射计、雷达测高仪、激光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它们几乎覆盖了可透过大气窗口的所有电磁波段。

(三)GIS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多个学科、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至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和美国学者的在土地和交通方面的地理信息研究。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一次讲演,在该讲演中戈尔正式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对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发展和应用对测绘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大技术支撑。

二、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作为一门新的信息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领域正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在这里主要介绍现代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方面、湿地方面、水利工程方面和精准农业方面的应用情况。

(一)矿山测量方面

遥感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已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遥感资料,可获取矿区实时、动态、综合的信息源,对矿区环境进行监测,为矿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遥感资料用于找矿、矿区地质条件研究、煤层顶底板研究等方面都已得到应用,所有这些,都说明遥感技术应用于矿山测量是矿山测量实现其现代任务的重要保证。利用GPS技术进行矿区地表移动监测、水文观测孔高程监测、矿区控制网建立或复测、改造等。其应用于矿山测量工作的地面部分已成为现代矿山测量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以矿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为平台,以各种测量技术为数据获取的途径,可以建立集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输出于一体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系统,作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

(二)湿地方面

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生物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估测。利用遥感技术多层次、多时相的动态监测功能获得及时可靠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实时更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可得到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借助GPS技术进行水质采样调查、植被样方调查、土壤采样等常规野外调查。根据湿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查询服务型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型地信息系统。

(三)水利工程方面

遥感技术能够实时地对大江、大河和湖水水位进行监测,可实时监测洪水灾害面积。RS和GIS集成能及早预报洪水淹没范围和干旱灾情范围,为防灾、抗灾提供准确信息。在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需对水库大坝、大型桥梁等进行连续的、精密的监测。现代测绘技术提供了连续、实时的安全运行监控手段。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或数字测图技术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应用GIS的分析决策功能,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水库大坝选址、库容计算、引水渠修建、受益范围等设计工作,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大中城市都有由数字测图技术或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建立的城市数字地形图,给排水管线的规划、设计可在数字地形图上进行。

(四)精准农业方面

精确农业中,利用GPS技术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RS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利用GIS技术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对作物苗情、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GPS、RS、GIS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农业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它能够收集土地利用现状、植被分布、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农作物的灾情分布、土壤肥力等多种信息,将信息技术与农艺、农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获取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研究

步入新世纪,信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农业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也已起步。作为农业远程教育主阵地的农广校正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教学逐步发展到“三网”(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人网-从中央校到乡镇教学班的办学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农业教育向数字化农业远程教育转变。在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对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现状

第一,以VCD光盘为载体的实用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应用最广泛的是VCD光盘,它价格低、效果好,在广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山东省农广校系统向农民发放VCD光盘200余万张,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方式。

第二,网络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信息网早已开通,政府投资建立了300多个卫星小站,使农广校能使用虚拟教室(一种同步的计算机会议系统,单向视频,双向音频,双向数据传递),并且能高速访问因特网,初步建成网上直播课堂。全国各省级农村远程教育网已经联网开通,多数市、地分校配备计算机并实现了联网,部分市地分校还建立了网站。一个由卫星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公众电子通讯网共同组成的,用数字式传播方式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专用平台已显现规模。

第三,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高素质的课件制作队伍,是农业远程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推动力。各级农广校高度重视课件制作人员的培训。自2003年以来,中央农广校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农业和乡村发展远程教育项目》(TCP项目)多次开展数字化教学培训,提高农广校系统管理人员、课件开发人员和教学辅导员在数字式环境下管理远程学校、生产课件、开展教学辅导的能力。山东省农广校多次举办PowerPoint中文演示文稿、Authorware6.0、DreamWeaver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培训。

第四,课件开发制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担负的重要职责,中央校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开发了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电子操作员、家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专用培训课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奠定了基础。在山东省第五-八届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所有参评的教师都制作了精美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上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辅导课。历届参评教师的课件经过进一步加工制作成专题课件,作为共享资源挂在山东省农业远程教育网和山东省泰山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供办学人员借鉴交流和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习使用。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

第一,适合农广校的教学特点和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农业远程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适合农广校的辅导教学特点和“三堂课”(现场教学课、专题讲座课、考前辅导课)教学法的要求。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基于光盘的单用户多媒体课件,即每位学员拥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独立使用一张多媒体教学光盘,完成学习任务,能够发挥现场教学课的作用,适用于农村分散的农户学习实用技术的需要。第二种是多媒体辅导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利用课件,将教授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清晰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课件只适用于考前辅导课。第三种是远程网络或卫星传输教学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完成作业,个别作业可以直接传送给教师批改,该种课件适用于专题讲座课。

第二,利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旨在加强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教育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农民、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农村社区干部和农技推广员。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农业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另外,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性,低成本等特点,更适合于离不开田间劳动的广大农民群众完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掌握新的实用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农业远程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解决4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解决广大农民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应对就业致富的问题,逐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与学能够实现规模、传输和效率的最大化。多媒体课件把印刷、音频、视频三种传统学习模式集中在一起,传统教学资源的图片、图表、幻灯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能被有效的综合利用。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和复制资料,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计算机进行交流,可以把多种感官都加进来,能更有效地学习。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自由式学习更有趣味性。通过采用教学、训练、实践、模仿、游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手段,发展学员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超级链接技术等培养学生跳跃式思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缺少活力的状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趣盎然,轻松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再次,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的农业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师生交互,极大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网上课堂、留言板,农广论坛等形式为学员所喜闻乐见。最后,实验实习课件化。在多媒体课件的支持下,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实验仿真,不必到大棚和田间就能进行相关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课题实验。

第四,利于增加社会资源,提高办学竞争力。著名的Metcalf(梅特卡夫)定律指出,“因特网”一个节点接连到任何其他节点的网络,其总价值随节点数增长呈指数增长。DavidReed将Metcalf定律应用于社会网络,并得到相似结论;通过网络连接,社会资本呈指数增长。农广校实现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后,中央校、省校、各市(地)分校、县校、乡镇教学班通过网络联接起来,所有农广校学员通过网络联成一体,各级分校制作的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农广校社会资源获得了巨大增长,社会竞争力也空前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农业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网络设施不足。目前,中央校、省校和部分市(地)农广校开通了网站,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基层农广校特别是县(市、区)分校和乡镇教学班,基本上还没有配备齐全电脑等新一代数字化教学设备,亟需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购置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实现上网和教学资源共享。

第二,学员文化素质低,交互能力差。农广校学员一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操作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较少,需要经过辅导教师耐心指导和点拨,经过一段适应期,才能在远程教育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提高学员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课件开发不足。农业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网络,依托高水平的多媒体自动化课件,佐以一流教师的精湛讲解辅导,实行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需要拥有门类齐全、专业对口的大量制作精良、内容新颖的教学课件。我们农广校专业人才较多,但制作较高水平课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现有的课件,还不能满足全面进行农业远程教育的需要。另外,农广校办学机构容易受到冲击。在事业改革过程中,有的县(市、区)农广校在编制、人员配备、活动经费等方面受到影响,制约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和运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四,多媒体课件不易受知识产权保护,滞后于农业发展。我们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进行农业远程教育过程中,不易受知识产权的保护,大量课件的流出将会影响我们的办学效益。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一个过程,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周期又比较短,多媒体课件容易滞后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品种的更新,这无形中给课件制作和农业远程教育增加了难度。

四、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和培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是一项投资大、需要人才多的教育工程,农广校广大办学人员要提高认识,积极向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尽快购置必备的教学设施,把网络连接到乡镇教学班(专业村),实现农广校体系的多媒体教学。同时,重视国际技术支持和援助,利用世界粮农组织的TCP项目,加强培训,提高办学人员开发、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充当好对农民、乡村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实施培训的媒介,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理解把握政策,稳定农广校系统课件开发队伍。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发展农民科技教育的政策,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农广校队伍建设的关心支持,从人员编制、办学经费、网络建设等方面,保障农广校的多媒体教学进程。

第三,加快课件开发进程。在当前农业远程教育数字化趋势中,我们要认清形势,充分做好社会调查,积极投身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工作。要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扶持,做好教学、培训课件的开发,可以通过电子学习环境邀请学员参与教学设计,缩短课件的制作周期,制作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际、实用、实效”的精品课件,扩大农广校的影响和声誉。

第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紧密结合。针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更新较快的现实情况,为了及时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农业信息送到农民学员手中,我们要做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标准开展农业远程教育。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农业远程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在党和国家扶持农业,重视农业科技教育的形势下,开拓多媒体教学这个农业远程教育阵地,是进一步促进农业远教事业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关键环节。我们广大农广校办学人员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投身课件开发、制作和运用,为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党倩.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J].科技资讯,2011(13).

2.何泰伯,贾健.多媒体课件作品使用现状及应用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2).

3.袁可.多媒体课件的分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

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界定为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其中,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主要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研与开发机构及投入、农业课题数、技术市场成交金额等;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指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状况;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基础设施主要指农村电力情况、农田水利情况、农业机械拥有量、有效灌溉面积等。

从西部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现状看,第一,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水平比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低是导致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源,1997_2005年西部农业科技投入占当年农业万元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第二,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经过统计处理后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加权过后的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年限与加权过后的东部地区相比低5.6年。第三,在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等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力装机容量、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拥有量、有效灌溉面积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差距。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起点一定要高,要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依靠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确保西部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0.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与数据采集

指标的选择是综合分析的重要环节,选择时要注意指标的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根据农业科技进步的定义,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应该包括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指标。本文根据西部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情况将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指标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科研与开发机构数量、农业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农业课题数、农业科技投入来测度。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指标用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过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教育以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的比重来测度。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指标确定为乡村办水电站数量、装机容量、发电量、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机电排灌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来测度。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用西部农业GDP表示。在数据采集上主要考虑从西部整体来分析西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样本采用西部地区11个省(市、区)1997—2005年(新疆、青海、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的时间序列数据,均来自于这11个省的统计年鉴,西藏由于数据采集有限未包括。经过作者整理以后的指标数据见表1。

1.西部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回归得到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对农业增长贡献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括号内为T统计量,下同):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除农业技术市场成交金额这一变量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去掉不显著的变量并取对数重新回归得到模型结果为:由新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R平方为0.7,调整的R平方为0.59,统计量为6.7,Durbin-Watson值接近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模型表明,农业科技活动人员和农业科技投入对西部农业增长的贡献都很大。当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增长1%时,西部农村GDP增长0.33%;当农业科技投入增长1%时,西部农村GDP也要增长0.32%。

2.西部地区受教育状况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回归得到西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状况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不显著的变量已经剔除,下同):

模型的R平方为0.72,调整的R平方为0.63,统计量为7.96,Durbin-Watson值接近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结果基本上表明农业GDP增长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负相关,而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正相关。模型表明,当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减少一个时,西部农村GDP要增长0.00017%;当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增加一个时,西部农村GDP也要增长0.17%。

3.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回归得到西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

由模型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R平方为0.91,调整的R平方为0.89,统计量为31.9,Durbin-Watson值为2.34,接近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结果基本上表明农业GDP增长与西部农村村办水电站、西部农用机械总动力高度正相关。模型表明:当西部农村村办水电站增长1%时,西部农业经济要增长0.24%;当西部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1%时,西部农业经济增长0.9%。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西部农业科技投入

目前,西部的农业科技投入相对比较少,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西部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建立中央、省、区(县)三级农业科技投融资管理机构,组织多元化资金,形成几个资本金在10亿元以上的农业科技投资股份公司。投资公司资金来源可以是财政性的,也可以通过合法程序向社会(企业、个人)募集取得。另一方面,西部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应该是在保持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含金量高的生态种养殖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8—10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种养殖产业化基地。

2.加强西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培育西部农业科技人才

(1)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国家或省属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国家、省、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费用的原则,让那些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和愿意进入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公民,在其负担部分生活费的情况下免费进入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提高西部公民从事现代农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西部农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2)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农民不仅要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上升为一名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者,而且要成为能够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者。因此,应该着手加快西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在加强西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有重点地加大“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建立健全西部农业科技教育体系,全方位培育西部农业科技人才。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1篇9

关键词:农村土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新民市;数据库规范

1、引言

农村土地的范围:农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使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对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2002年8月29日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法》使之趋于完善并增强可操作性。

自农业部发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农经发[2009]8号)和《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之后,全国各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陆续展开。新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选在张家屯乡柴家窝堡村,张家屯乡柴家窝堡村是张家屯乡政府所在地,位于新民市东南25公里,102国道705公里处。

2、工作任务

《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中,明确指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耕地和“四荒地”等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权属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新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影像、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面积等资料,结合档案进行影像判读,外业实测等先进技术,逐户逐地块实地调查农户承包土地的地类、空间位置和面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当地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每个承包地块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包括承包合同、证书是否落实到户及地块四至情况等)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管理系统。

3、技术路线与方法

本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正射影像图和集体所有权相关资料,以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底图,充分利用柴家窝堡村的现有资料和问询熟悉试点区土地承包情况的工作人员,在正射影像图上预判出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再参照试点区土地承包登记簿和承包土地经营权证等资料,按承包地块和承包人基本情况进行内业预判。然后对图像预判的信息进行全野外实地测量核实,对未确定的信息进行实地调查,对实地发生变化的承包地块状况进行补充调查,确保每一承包地块的位置、范围、现状等信息准确。此次外业调查测量采用动态GPS(RTK)进行实地逐地块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

(1)制定宣传方案,确定宣传内容,拟定宣传提纲。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和工作要求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不仅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要求,更是保护他们权益的需要,从而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对各层次的工作人员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工作。培训主要是对具体做业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方法上,结合实际,采取文件要求培训、作业程序培训、依据工作进度逐次培训等方式进行。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界限,明确具体操作规程,明确统一的操作规范。

(2)调查底图,协调国土部门由其统一提供。

(3)组织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技术队伍进行内业预判,利用正射影像图的光谱特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资料和问询熟悉调查村承包地块情况的相关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逐地块逐承包人进行预判,并为实地测量调查提供调查底图及调查记录表等资料。

(4)实地测量调查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调查的主体,在内业调查底图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流程进行承包土地面积测量、地块空间位置调查、承包人情况调查、承包土地流转状况调查;

(5)外业测量调查完成后,根据GIS相关的数据库标准,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加工、整合,分别进行承包土地面积、地块空间位置、遥感正射影像以及相关承包地块数据汇总。

(6)以此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库为基础,形成试点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通过对柴家窝堡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查,基本查清柴家窝堡村有关土地承包的相关信息。并且发现了很多问题。

(1)原始资料合同与实际调查结果不一致。承包人有所出入,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承包户将承包土地互换耕种或继承耕种(主要是在父子,兄弟之间)以及有新迁来的承包户,而档案在后期根本没有及时更新,互换或者继承情况也均为私下进行。

(2)原始资料的地块信息与实际调查的地块信息不一致。档案上地块的四至等信息不准确,根本不可用,分析原因多数是因为当初在分地的时候,档案上只能说明在该区域内分了多少面积,而不能体现出来这么大的面积是一块地,还是分散的多块地。

(3)原始资料上地块面积与实测面积也有所出入。面积不符主要是因为:首先村1989年分地的时候耕地中有很多沟渠、土坑等现以被平整为耕地,实际上增加了耕地的面积。其次有的耕地靠路边、水渠、土坝等的承包户当时分地时都多分了些耕地而村台帐上没记录多的部分,也是造成了耕地的增加。还有的原因是当时的丈量手段和现在的测量精度有误差。也是造成面积不一致的原因。以上原因,最终导致该村的承包地面积总数增加几百亩。

(4)在调查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块不能按照签订合同时分配的地块去进行实测。很多地块被当地的承包人私下进行互换、继承,多数地块在图形上是经过了分割、合并,当前地块的图形与当初分配时完全不一样,而因为年代久远,现在的承包人已经无法明确指出地块原来的界线,只能按照地块现在的状态去调查,在经过此次登记工作之后,只能按照现在的状态重新发证。

5、分析数据库规范(试行)

(1)目前数据库中编码规则是宗地编码22位=县区代码6位+乡镇代码3位+村代码3位+组代码2+位承包户代码3位+合同类型代码1位+宗地地块编码4位。问题是,这样的编码规则只能满足家庭承包的,如果是其他承包方式的,怎么编码?举例,张三家5口人,两个儿子,如果两个儿子都以其他承包方式承包了其他的地,或者第一年大儿子承包了某地,该地没到期,大儿子又承包了其他的地。按照上述规则编码,就会出现重复的合同号,因此承包合同、权证等档案编号18位以及宗地编码22位是不合理的。我们公司的做法如下:

承包共有人表结构中添加了共有人编码字段19位(承包方编码17位+共有人流水编码2位),承包方编码17位保留

针对其他承包方式:考虑一户人可以有多人签订其他方式承包合同、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其他方式合同两种情况,合同中关于合同编号等编码变成22位:县区代码6位+乡镇代码3位+村代码3位+组代码2+位承包户代码3位+合同类型代码1位+共有人流水编码2位+合同流水2位。家庭承包方式,编码依然是18位

其他方式的权证、登记簿等编码和合同一样改为22位;家庭承包方式依然保持18位

宗地中的宗地编码,根据承包类型不同,编码也不一样。其他承包方式是26位:合同22位+4位地块编号;同时需要修改的还有宗地的四至编码、和其他表中关于宗地编码的地方

(2)宗地表中的是否基本农田、有无合同两个字段,字段类型是Bool型,正常此类型里边就是填写true或者false,可是后边值域确实填写字典表的代码,这个和数据库设计规则是冲突的,因此我们将这两个字段类型改成了Char,长度为1。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表中,比如:发包方的有无台帐、有无登记簿字段中,承包方的共有人性别字段中,权属变更属性表的变更合同是否鉴证字段中

(3)承包方表中的与承包方代表关系,有些试点地区的工作人员认为规范目前给定的几种关系不能满足要求,想添加其他关系,比如儿媳妇、女婿等,但是目前结构中给定的长度是1,如果再填写,代码已经从1排到9了,难道可以把代码给成a、b、c等字母?建议把字典表中长度为1位的改成2位,然后代码从01开始,这样也能满足后期的扩展。

(4)关于变更承包合同这个字段,在几个地方都提到过了,但是指代不明确,是指变更前承包合同,还是变更后承包合同(如:权属变更属性结构中,承包经营权证编号,是变更前后哪个编号,没有指代清楚)?权属变更属性结构中,有变更期限开始日期和变更期限结束日期,指的是这个变更操作的开始、结束日期,还是指这份合同或者权证的变更开始、结束日期?如果是后者,想体现什么?

(5)关于宗地属性结构,宗地的面积应该考虑坡地,而现有结构中没有考虑到,因此建议添加一个类似于坡地系数的字段,宗地的面积要根据投影后的图形面积与系数共同计算得出,才能准确的描述农户承包的面积。

(6)关于行政区表4后的注1,只说明了村内没有组,对应代码用00表示,可以理解为没有组,是村集体组织,用00表示,那么请问1:会不会有某村中既有村集体组织,又有村小组呢?换句话说,00和01能不能同时存在?2:会不会出现该村内有组,但是只有一个组的情况?然后代码是01?或者干脆不允许这种情况,直接是村集体,代码是00?

6、结论与建议

(1)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的限制,多数地方土地承包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等问题,导致不少争议和纠纷。通过试点,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探索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采用调查实测同步进行的方法精度满足要求,但由于经营权人前期准备不足,现场指界时犹豫不决,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测量进度缓慢,成本较高。因此,该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

采用先调查再实测的方法精度满足要求,且由于提前进行了调查、定界,使现场测量非常顺利,测量速度较方案二提高10倍以上,成本合理。但该方案要求经营权人到场两次配合,对农经管理部门和村组负责人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求较高。我们目前采取该方案进行试点地区的外业工作。

(3)目前试行的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数据库规范,无论从内容完整性上还是严谨性上,都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加入对各类合同、申请书、审核表的规范,同时再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对部分表进行修改。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应用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自动化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所以农业灌溉的自动化也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在农业的自动化灌溉方面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便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所以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研究便具有现实意义。

1关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的简介

1.1关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原理

自动灌溉系统由中央控制计算机、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电磁阀及软件系统组成,自动灌溉系统的整体操作的过程为,首先需要人工的制定一套最适合的灌溉的数据。例如植物需要的最佳的含水量,需要的雨水量,以及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等。这些数据会作为一个标准值。然后通过传感器,会感知在土地里的实际的各种数值。然后传感器将这些数据传给自动灌溉系统的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将实际测得的各种数据与本来设定的数据相比对,然后就可以得出是否需要灌溉。当实际的数值低于标准的数值时,便会灌溉。当时实际的数值高于标准的数值时,相应的灌溉系统的开关变会关闭。这便是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原理。

1.2关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特点

农业节水自动化灌溉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农业。他的使用者的知识水平可能并不是很高。所以这就要求农业节水自动化灌溉的整个系统组成不能过于复杂。一般而言,农业工作者为了保持灌溉系统的清洁需要不断的清理,但是清洗次数少反而是农业节水自动化灌溉系统的一个比较显著的优点,并且在次数较少的清洗过程中便可以达到要求的洁净度。在灌溉的过程中,灌溉水中可能掺上各样的化学药品,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造成各种侵蚀,这也要求我们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具有高度的抗腐蚀能力。自动灌溉系统在进行灌溉时可以将水肥按照最佳的比例混合,然后在灌溉的过程中,施肥均匀,并且可以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对于肥的不同要求而进行调节。当然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不仅仅可以完全自动化,也可以将其调节成半自动化,也可以完全手工。目前我国的水的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在灌溉的时候灌溉的精度无法控制,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灌溉的时候可以将灌溉的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2目前国内外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现状

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初步发展是192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发明的国家是法国,法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便研发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并且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与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而发展,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不断的得到完善,并且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控制模式也由早期的当地控制发展到可以实现遥测、遥控的集中控制模式。目前,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时间快要接近一个世纪。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并且控制的精度也十分的准确。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整体系统的配合性还比较差,并且自动化的程度也不尽人意,虽然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是自动化的系统,但是目前我国也没有完全的实现自动化,大部分还停留在半自动化与人工的程度上。我国大部分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都处于研究使用阶段,缺乏比较完善的我国自制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大部分是采用外国的先进措施。但是因为国外的这些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是根据欧美国家的气候温度定制的。所以我国在应用的时候难免存在不合适的地方,并且引进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这也就需要我们努力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

3对于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提出的改进方案

目前我国因为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针对于我国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3.1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设置硬件标准

要提高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便需要提高相应硬件设施的标准,实现标准化与数字化。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设置硬件标准化与数字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器的标准化、数字化。控制器是节水灌溉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完成控制器的标准化、数字化,才能信息实时采集、分时存储、准确地对环境因子参数进调控;传感器的标准化、数字化。传感器在整个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便是测量土地的相应的数据,并且将其传输给中央处理系统。传感器的标准化,数字化表现在使测量的数据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必须从精度、可靠性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统一的标准,选择合理的数字化的智能传感器;执行机构的标准化、数字化。执行机构主要是农田或设施内温度、湿度及土壤水分等因子进行调控的控制电路和设备,如电磁阀的开关等。以前我国应用的一般是开关,开关的应用会降低灌溉用水的精度,因此,开发标准化、数字化的执行装置也是提高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装置的网络化。对各个控制装置开发标准的网络通信接口及相应的节点,实现各节点相互通信,实现信息的共享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实现各个控制装置的标准化也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3.2进一步提高对于植物生长需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要想做到科学的节水,便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测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信息,通过科学精确探测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节水方案。如基于视觉技术探测生物信息,用红外技术探测作物叶面温度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将植物电信号作为生理反馈信息,建立植物电位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利用多光谱反射原理探测植物生长状况,如植物的水需求状况;植物的营养需求状况;植物的病虫害状况;植物的生长状况等。

4结束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原理以及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特点。使得读者对于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现状,目前国外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而相对的,我们国家因为发展的时间不长,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这就导致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一般是采用国外的技术,但是因为国外的各项指标与我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我国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措施,面对我国这样的现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继续努力,努力完善我国的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

参考文献

[1]徐忠辉,潘卫国,石红梅.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应用[J].北京水务,2010(5).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1篇11

覆盖方式的多样性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广播电视覆盖方式主要有卫星、有线以及地面无线覆盖。

随着以数字压缩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电视飞速发展,卫星覆盖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卫星直播电视(DTH)。DTH汇集了当今数字电视和卫星通信领域的诸多前沿技术,综合了传播范围广、受地理环境限制小和数字电视抗干扰能力强、传播节目多的突出优点。DTH采用数字电视压缩技术和动态统计复用技术,使用同步轨道上的广播卫星或大功率通信卫星,可以传送多至100~200套的高质量节目,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具有其他广播电视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DTH不仅传送节目的能力强,而且配合有条件接收和用户管理技术,可实现对平台的所有节目、用户的直接授权和管理,还能同时传送图文、电子节目单和数据等多种信息,向观众提供金融证券、Internet、教育、游戏等各种增值业务,极大拓展了广播电视的业务空间,同时也将推动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各地网络整合力度的加大,也使有线电视的覆盖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一项新兴产业。有线覆盖方式就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光纤、电缆、MMDS微波等传输技术,在省、市、县各行政区域范围内建设有线电视网。目前,正朝着大容量、数字化、双向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网络实践,一个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平台和一个以传输数据为主的平台已经取得成功。既保证了千家万户收看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又为数据通信和各种信息的传输提供高速率、大容量、低资费、安全可靠的传输手段。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省市已开通采用数字技术的光缆干线,实现了全省、全市范围内的联网。同时,全国骨干网采用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为开展数字、数据传输业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从而推动我国有线电视进入了实现数字化、交互式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的实验阶段。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地面无线覆盖仍然是广播电视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是确保村村通的一项重要举措。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的数字,我国有3.78亿户家庭,有线电视用户占1.4亿户,其余60%以上的家庭主要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因此无线覆盖在我国广播电视覆盖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线覆盖工程成为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工程,是确保广大农村群众享有听广播、看电视等基本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是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

工程建设受多重制约

鉴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成为整个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现有的条件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所设计的大量台站及其相关资料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二是数据资源分散,集成度不高。有关工程建设现状资料以及工程实施的详细内容资料比较分散,不利于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需要有统一的数据集成标准和管理环境。三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还缺乏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缺乏诸如地形、人口、道路等一系列有关台站选址、改造、建设与实施的空间信息基础支撑依据。四是工程建设管理还缺乏清晰、直观、可视、易读的信息呈现和服务手段。五是还缺乏有效的覆盖预测、覆盖分析手段。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地理、地形等空间数据以及相关的空间分析技术支持。

网络数字化的应用

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网数字化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调幅频段中波、短波广播的数字化DRM系统已在多个发射台做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DAB和DMB数字音频广播也在广东、北京、郑州等地播出。电视的卫星传输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但对于数字电视的三种综合覆盖手段来说,在我国不能恶性竞争,而应是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和协调发展。数字有线电视更适合于城市高楼大厦和人口密集型地区的固定接受用户收视;数字地面电视更适合于移动人群和有线电视覆盖不好的城郊地区的居民收视;而数字卫星电视更适合于居住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居民收视。

覆盖区域及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最有效的人口覆盖,其重点是解决“盲区”的覆盖问题,新增台站和发射机或调整现有台站发射机是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会与现有覆盖区产生重复覆盖。为最大限度利用频率资源,实现最有效的覆盖,需要对前后覆盖区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及其他原因,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预测规划要靠野外实地考察加经验进行,这种覆盖预测规划越来越不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频谱资源需求越来越多,有限的频谱资源变得弥足珍贵,粗放式的广播电视覆盖规划会浪费不少的频谱资源,从而使本来就比较复杂的广播电视覆盖规划变得更加困难;二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的“峭壁效应”要求场强预测更加准确、合理。

人口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同的海拔高度、地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水体分布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尽管人口统计的最小单元是自然村,但人口的现实分布区是趋向于面状分布特征的。考虑到广播电视对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特别计算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对城镇人口进行聚集性处理、对乡村人口进行面状化分布计算的基础上,对两类不同人口信息的数据进行整合计算。

数字农业现状范文篇12

关键词:江阴市宅基地使用权

1概述

本次调查总体工作由江阴市国土资源局主持完成,外业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和内业数据建库工作由作业单位负责实施。根据《地籍调查规程》等技术规定,结合江阴市的实际情况,利用江阴市国土资源局原有1:1000地形图成果,采用直接勘丈法测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宗地,采用图解法测绘界址点;采用全解析法补测新增大面积宅基地地籍要素。采用南京国图“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调查数据建库软件”进行数据建库及各种图件、统计报表、调查表、土地登记发证资料的管理和输出工作等。

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调查

2.1指界通知指界通知书由权属调查人员根据调查进度提前1-7天送达相应被调查的土地使用者,以及与该宗地相邻的使用者。指界通知书的接收人应该在通知书回执上签字。

2.2委托指界土地使用权利人不能出席指界时,应填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行指界。

2.3外业实地调查调查员到现场核实土地使用者名称,核实宗地座落、权属性质、土地用途、权源证件等内容。当相邻两宗有共用界址边时,还需双方共同到场指界确认。

现场对权利人的宅基地合法性进行审核,对不合法土地使用者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调查员应根据权源材料,在现场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确权设定权属界线。具体丈量方法,按设计书的地籍勘丈要求执行。外业调查地类编码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2.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确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应该按照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依法确认给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的,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确定宅基地使用权。

2.5界址认定的基本原则以有法定效力的书证和有权机关的各种有效文件为据;结合当地村规民约和实地土地利用现状认定;带院墙的宅基地按照围墙和房屋的外边线拐点确定界址点位,没有围墙的房屋依房基墙角或阳台投影拐角作为界址点位定界;独立的悬空阳台可不确权,雨罩不确权;违章建筑一般只进行权属调查,但不进行土地登记;主房和附房不毗连时,单独作为一个宗地确定其界址点位。

2.6指界人签字经双方认定的界址,由指界人或受委托人在地籍调查表相应栏目签字或盖章。

2.7地籍勘丈本次调查采用图解法测绘界址点,工作底图采用1:1000比例尺地形图。

房屋等地籍要素按勘丈边长编辑校正后成图,界址点点位误差参照执行图解法成图界址点精度。勘丈数据可不检核相邻地物间距,界址栓距可不作为精度衡量标准。勘丈精度应满足本宗界址间距要求的精度,确保面积的正确性。

勘丈应采用经过检定合格的50m钢尺或手持激光测距仪量测地物及界址间距。界址边长均应独立丈量两次,两次丈量较差,长度(L)在50m内不超过20mm+3■mm(L的单位为米);50m以上采用反算边长。

对成排规划的标准制式房屋,可勘丈总长、宽后,根据每户指界位置逐户检核,确认无误后对勘丈误差进行均分,确保勘丈精度。外业勘丈数据可以图幅为单位进行集中丈量。建筑物的柱廊、阳台按建筑物投影位置进行勘丈;雨罩、房廊不表示。勘丈数据一定要精确,量到点位,绘图要清晰,数字书写要清楚并及时地绘制宗地草图。地籍勘丈过程中完成地籍调查表的填写和宗地草图的绘制。

3数据建库的技术流程

图1农村宅基地调查数据建库流程图

参考文献:

[1]谭立萍.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课程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4(04).

[2]何群,马洪滨,等.基于3S与3G技术的GPS-PDA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