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的基本原因范例(3篇)
电气火灾的基本原因范文
【关键词】火力发电;液氨区;火灾;消防;审核
前言
相对于新型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煤炭优势,开发技术成熟,成本费用相对更低。但火力发电的问题在于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生NOx,因此需要经过烟气脱销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目前普遍应用的SCR脱销工艺以液氨为重要原料,而液氨具有剧毒性和腐蚀性,且与空气结合后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损失严重,所以液氨区的消防安全问题必须受到充分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危化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着实给人敲响了警钟,加强消防审核对确保火电厂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至关重要。
一、火力发电厂脱销工艺概述
火力发电厂是电力发展的生力军,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发电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4年和2015年间,我国火力发电项目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且增速显著。与此同时,电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已将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方向,关闭低能效、高污染的火电机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企业今后的一项关键任务。
1、火力发电厂设立脱销工艺的必要性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且多来自煤炭的直接燃烧。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的燃煤大户,必须高度重视NOx的排放问题。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力度显著提升,例如与2009年相比,2011年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对火力发电厂脱销减排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需要发电厂能够深刻理解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仅要对新建的发电机组配套脱销装置,更不能忽视原有机组的脱销改造。
2、火力发电厂脱硝的工艺方法
降低NOx排放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低NOx燃烧技术,即在燃烧过程中控制NOx。二是烟气脱硝技术,即对已生成的NOx进行处理。但低NOx燃烧技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而烟气脱硝处理尤为必要。在多种烟气脱硝方法中,SCR的技术优势非常突出。SCR法所使用的脱销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脱硝率可达80~90%,二次污染较小,技术成熟。相比之下,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率明显低于SCR法,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SCR法已成为国内火力发电厂首选的烟气脱硝技术,液氨正是脱硝系统重要的还原剂,可以说还原剂是脱硝系统最主要的消耗品。使用液氨作为还原剂不仅工艺简单,运输成本也较低,但对脱硝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极高,因为液氨属于GB12268-90规定的危险品,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与空气结合变为氨气并迅速膨胀,存在火灾、爆炸的风险。
二、火力发电厂液氨区火灾特点
按照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氨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是15.7~27.4%,属于乙类可燃气体。而液氨属于28℃≤闪点45℃的乙A类可燃液体[1]。另外,按照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要求,氨的临界量为10t,火力发电厂的液氨储罐容积已超过临界量,明显属于重大危险源,必须严防火灾、爆炸事故。
1、火灾爆炸风险高
火力发电厂中,液氨储罐的火灾爆炸性风险很高。易燃易爆液体储罐区是火灾爆炸事故的多发区,这主要是由于易燃易爆液体本身固有的危险性以及储存安全设施不健全和安全管理不利造成的。氨本身属于剧毒物质,液氨还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与空气接触后迅速形成雾状氨气。当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15.7~27.4%时,遇明火将可能引发爆炸,如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特别是后者,这种灾害形式是在储罐受热或系统突然失效,液体瞬时泄漏汽化并遇点火源而发生,具有突发性且后果严重。火力发电厂内液氨罐区不仅储量大,很多电厂历史悠久,设备相对陈旧,液氨罐极有可能发生氨气泄露,在近年来的重大事故中,其泄露危害仅次于氯气。以往包括液氨在内的危化品火灾及爆炸事故也充分证明,危化品火灾引发的爆炸辐射面广,瞬时发生,扑救困难。
2、伴有剧毒性和腐蚀性
火力发电厂液氨罐一旦发生火灾,并不仅仅是火灾以及爆炸本身带来的燃烧损害,同时还伴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因而使火灾的控制与处理更加困难。例如,2013年吉林宝源丰公司发生特大火灾,公司虽然从事禽业生产,但事故原因则是火势蔓延和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露,介入了燃烧。该事故死亡超过100余人,除直接烧伤以外,氨中毒就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液氨本身属于有毒物质,对人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液氨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吸入、皮肤和眼睛接触等途径,急性氨中毒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刺激、灼伤,严重时则会引起气管堵塞与窒息。另外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可引起化学烧伤。
3、对周围造成的损害严重
火力发电厂液氨储量规模大,发生火灾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方面,火灾、爆炸本身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2013年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返厂途中发生爆炸,就造成多人死亡和重伤,而且液氨和氨气扩散后覆盖约200棵树和约7000平方米的农田作物均被毁。尽管很多化工企业已搬迁至市区以外,但不排除发电厂周边存有居住区的可能,2015年天津港重大爆炸事故发生时,距离较近的社区就因此受到直接冲击。另一方面,除直接的冲击外,液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后,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间接的损害。氨挥发后产生毒性气体,空气的传播使有毒气体会不断向周边弥漫。另外发电厂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进入消防救援阶段,如果液氨和消防用水流入市政系统,土地、水源以及空气等都会因此受到污染,例如因蓄水池容量不足,救援处理不及时等原因,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周围区域的污染。
三、火力发电厂液氨区消防审核要点
近年来我国液氨事故时有发生,消防部门也急需加强对火力发电厂液氨区的审核。从以往的调研来看,不少企业液氨储罐区的消防设施不符合我国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如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泵房的供水能力、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不能满要求,罐区内未设置灭火器等。今后消防部门应将基础设施建设、旧设备维护改造、员工安全素质等作为审核工作的重点,从而确保电厂的安全生产。
1、设施审核
目前国内火电项目仍有升温趋势,发电机组建设过程中应健全基础设施,重视喷淋系统、消防泵、电气设备、灭火器材的配备。第一,喷淋系统是液氨区火灾防范的重要屏障,当储罐温度偏高或发生氨泄漏时,喷淋系统必须顺利投入运转。在保证液氨罐之间足够的安全间距基础上,消防部门应根据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审核喷淋系统的供水强度、储罐用水量、用水时间等指标。同时为防止消防救援时污水流入市政系统,有条件的新厂房应布置容积较大的废水池,老厂房因空间条件限制应建设较大的排水泵,这些都是消防审核的重要环节。第二,消防泵应采用自动巡检系统,节省人力、无力,提高安全效能。第三,消防部门不仅要对液氨罐区基本设施进行审核,而且要检查所使用的各项电气设备是否为防爆型,相关的防雷防电设备处于安全合格状态。第四,液氨罐区应配备充足的灭火装置,设备、线路密集区域应配置多种灭火器,若电厂距离当地消防站点较远,还应考虑消防车的配备。消防部门应在审核过程中加强对厂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
2、氨泄露风险控制审核
尽管核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新型发电方式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火力发电仍占领大部分电力市场。很多火力发电厂在不断增加新的发电机组时,出于成本考虑及产量需要,并未淘汰旧有设备,但其中也潜藏着液氨泄露的风险。液氨装置年久失修,由此导致的氨泄露将是液氨区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隐患,及时发现氨泄漏情况是预防火灾的必要保障。火力发电厂为监督和防范氨泄漏,需要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一旦出现隐患,系统可通过自动报警,使监控室及时接受信息,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因此,消防部门应加强对液氨区在线监测装置的审核,尤其是使用年久的旧机组,更要保证监测装置在数量和质量上合乎标准。通常电厂烟气脱硝工程中会安装2~3个液氨罐,最多不超过4个。在监测过程中,每个液氨罐都有可能成为着火罐或是着火的相邻罐,管路系统较为复杂,而在线监测报警装置的灵敏性很难通过实测经验确定,所以每个液氨罐都应配套相应的报警系统,任何一个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所有液氨罐的喷淋系统同时开启,从而实现较为全面的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理。特别对于旧有设备,消防部门应注意审核企业的维护保养记录,了解装置运行情况,防止超期服役增加安全隐患。
3、员工消防安全素质审核
在健全消防基础设施、控制机组氨泄漏风险的前提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也与液氨区的火灾防范息息相关。火力发电厂中烟气脱硝工程主要涉及液氨卸车、储罐、输送三个工序,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合规操作、疏忽等原因都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而消防部门在加强火电厂消防基础设施审核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断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例如,液氨存储容器作为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储罐要远离各种热源,避免日光直射和与其他危险品的接触;液氨存储、运输应适量、轻放,不能超压超量运输等。火力发电厂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开展消防演练,使员工掌握逃生技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液氨区火灾风险。消防部门可通过现场评估、专项考评等方式严格对员工消防安全素质的审核。
火力发电厂液氨区的火灾风险较高,项目建设和管理必须确保消防安全。而且目前的防火规范尚存在不一致的方面,很多发电厂投产时间久,设备陈旧,因而更要从严实施对发电厂液氨区的消防审核工作。充分的事前防范不仅是企业顺利生产的保证,同时更是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体现。
电气火灾的基本原因范文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工地成为当前城市中最常见的作业场所。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施工现场存在火灾隐患多、出入人员杂乱人为潜在火险因素多的特点。极易发生建筑工地火灾,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2004年3月16日库尔勒市唐明房产综合楼施工工地发生特大火灾,过火面积1799m,直接财产损失400余万元。因此,认真研究火灾发生机理,最大限度地减小伤亡事故,是每位消防工作者和安全工作者面临的课题。事故树分析方法是安全系统工程中进行系统安全分析的核心,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它应用数理逻辑方法,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逐步寻找引起事故发生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分析种种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其目的是识别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与人为失误的组合,为人们提供避免或减少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线索,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导致事故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便于逻辑运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系统评价。其优点是以系统、综合的观点,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各类事故进行系统安全的分析,着眼于事故的整个过程来找出事故的本质原因。本文用事故树分析法来分析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通过分析对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做出全面阐述,并根据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找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该类事故的发生。为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和监督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为该类事故的安全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1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的识别
根据经典的着火三角形原理,燃烧的发生必需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要素,在施工现场火灾中助燃物即为空气可以不考虑。由此可以看出,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可燃物和点火源两个条件。同时燃烧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火灾,只有在燃烧失去控制的情况下,火灾才发生。因此火势的蔓延也是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所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1)引发起火的易燃、易爆,可燃物。建筑工地存放着大量的屋面墙面保温材料、建筑装修材料、油毡纸、草垫子、油漆等可燃材料及汽油、柴油、油漆等易燃、可燃液体。同时建筑工地中的作业棚、仓库、宿舍、办公室,厨房等设施,绝大多数都是用可燃材料搭设而成的临时建筑,耐火等级低。另外,施工时遗留的废刨花、锯末、油毡纸头也都是易燃、可燃物。(2)触发起火的点火源。施工现场明火作业特别多,在工程施工高峰期间,电焊、气焊、熬制沥青、喷灯、煤炉,以及在冬季施工中,水、砂子、河石等均要用火加热,还有工人宿舍、休息室内的取暖、食堂的用火用电等。施工现场临时电气线路多,缺乏系统正规的设计,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同时由于管理不力,电气线路老化现象较多,容易发生漏电短路,超负荷用电等火灾隐患。施工现场人为起火因素多。由于建筑施工的工艺特点,各工序之间都相互交叉、流水作业,建筑工人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乱动机械,乱扔烟头现象时有发生。(3)火势蔓延因素。建筑工地内低耐火等级的临时建筑多,而且往往相互连接,缺乏应有的防火距离,所以一旦起火,尤其遇到风天,蔓延非常迅速。一般工地往往只有临时消防水源,在某些重要临时设施附近放置几个手提式灭火器,不可能设置比较完善的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并且施工人员的消防常识大多比较匮乏,所以很难及时地将发生的火灾遏制在初起阶段。
2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树的建立与分析
2.1事故树的建立从火灾事故的机理来看,起火和火势蔓延是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造成损失和伤亡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起火和火势蔓延又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制约的结果。根据上述事故树分析的原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的各项因素,可以作出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树(图略)由事故树可知,造成促使该事件发生的初始原因有16个,分别用X1,X2,,来表示,这些原因即为事故隐患。在众多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初始原因都同时发生。只有当部分的初始原因发生时,就可以使顶上事件发生,这些集合称为割集,即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集合。如果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是割集,那么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最小割集是顶上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应用布尔代数简化,共得到81组最小割集,整理结果列于表1中。在事故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在同一事故树中,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即如果径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径集,那么该径集就是最小径集。所以,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样利用布尔代数法,得到该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列于表1中。共得3组。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基本事件结构重度可以由下式得到:公式略式中:k为事故树包含的最小割集合数目;m为包含第i个基本事件的最小割集合数目;R为包含第i个基本事件的第j个最小割集合中基本事件的数目。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计算结果见表1。(1)在逻辑门结构中,或门表示至少一个输入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就发生,或门相当于一个通道不能起到控制作用;而与门表示仅当所有输入事件都发生时,输出事件才发生,因此它能起到控制作用。可见事故树中或门越多,危险性也就越大。从施工现场的事故树图来看,事故树中或门较多,而与门较少。所以从与门与或门的数量比例来看,可知该系统的危险性是比较大的。这与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多发,频发特征是相吻合的。(2)任一割集就是造成系统分流短路的分支集合。事故树中有几个最小割集,顶上事件发生就有几种可能;最小割集越多,系统就越危险,最小割集反映了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数越多,事故就越难发生;反之,基本事件数越少,事故发生就较容易。从分析计算可以看出,由于该实例的最小割集有81组,表明导致事故发生共有81种途径。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集有如下两种用途:①在进行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分析时,人们可以从k1开始,依据k1提示的{X1,X14,X6}三个基本事件逐一检查、核实和分析,就可以确定事故是不是由k1所造成的,这样就可以检查出基本原因。②可以利用最小割集来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由最小割集定义可知,当每一割集中的全部基本事件同时发生时,则顶上事件就发生。因此若对第ki个割集中的基本事件发生条件破坏一个,则该割集失去了造成事故的危险。所以可以通过对以上事故树的分析,为施工现场的火灾事故调查和事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3)从最小径集来看,它是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各基本事件不发生的基本组合。在事故树中,如果最小割集比较多而最小径集比较少,则用最小径集来分析更方便。在本事故树中,其中最小割集81个,最小径集3个,因而用最小径集来分析则比较方便。只要采取3个径集方案中的任何一个,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即可避免。由该事故树的3个最小径集可以看出,第一个方案并不容易实现,因为施工现场的可燃源大多都是施工中的必要材料;第二方案虽然基本因素较多但是应用于施工实际中最可能实现,只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用火,电气焊作业,加强线路和个人行为的管理,加强可燃存储的管理,即可以有效的预防;第三方案表明只要是阻止了火势的蔓延,即使是起火,也能有效地防止施工现场的火灾,但由于施工布局的必要性和局限性,这种控制火势的方法并不可取。所以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案为最佳方案。(4)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越大,它对顶上事件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从上表结构重要度一栏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基本事件在系统中结构重要度是不同的。在该事故树中,基本事件X14,X15,X16结构重要度最大。表明控制火势的扩展在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控制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3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防治策略
通过对上图事故树的定性分析,为理论上防止施工现场的火灾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施工现场的诱发火灾事故因素的复杂性,单一的采用某个方案控制火灾的发生并不现实,只有通过对各基本因素的综合考虑,多方控制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防治措施。
电气火灾的基本原因范文篇3
关键词:汽车火灾现场勘验程序应用
中图分类号:X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25-03
汽车火灾调查方法与建筑物火灾调查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基本上可以总结概括为宏观上调查程序相同,微观上勘验的内容不同,物证提取和鉴定技术有所区别。作为调查者,还应当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调查过程中现场勘验需要与走访询问交替进行,相互印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4431”程序概述
“4431”对火灾调查工作程序进行了规范。即4项勘验准备工作:观察火势及特征、询问起火范围、组成勘验组、准备勘验器材;4项勘验项目: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细项勘验、专项勘验;3项综合整理:整理笔录、制作照片编辑录像、绘制现场图;一份火灾事故认定书。
2“4431”程序在汽车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2.1汽车火灾调查“四项准备”工作
2.1.1选择勘验地点
(1)火灾发生的第一现场;(2)受灾车辆销售店;(3)受灾车辆固定的汽车修理厂;(4)就近的高速公路服务区;(5)火灾发生时所在的停车场、车库或修理厂;(6)交警部门指定的汽车停车场或报废厂。
2.1.2准备勘验器材
(1)防护器材。进行勘验时,应当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警示路锥、牌、桶,警戒带等将事故现场隔离,勘验人员最好穿反光衣、戴安全帽,以保障自身安全。(2)举升器材。伸缩式或千金顶、车轮挡块、举升机、操作垫或地毯等。(3)拆卸器材。手锤、起子、钳子、扳手等拆解器材和随车工具。(4)常用器材和装备:勘验箱、照相器材、绘图器材、清理器材、提取物证的仪器和工具、照明器材等。
2.1.3收集相关信息
(1)车辆基本信息。购车发票、车辆使用说明书、车辆行驶证、驾驶证、车辆维保记录或手册、保险凭证等。(2)视频、监控资料。小区监控系统、城市道路监控、目击者的手机摄像或照片等与火灾信息有关的资料。(3)其他相关资料。车主、驾驶员、报警人的陈述,生产厂家或经销商的车辆技术资料,维修厂(店)的车辆维修记录等。
2.1.4保护火灾现场
无论是原始现场还是变动现场,都应当采取制图、照相或摄像等方式对现场进行固定,并要力求详尽,确保火灾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对原始现场,应当使用警示标志进行保护,并派交警或路政等相关人员进行警戒,火灾调查人员应当迅速开展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工作,并将现场发现的残留物全部提取收集,以便及时清理现场,恢复交通秩序。对于变动现场,在移存受灾汽车时,应当用帆布或其他苫布遮盖整个汽车,张贴《封闭火灾现场公告》,指定汽车修理厂、销售店、服务区或停车场站的工作人员进行看守,并讲清相关的保护纪律和政策。
2.2汽车火灾调查“四项勘验”
2.2.1环境勘验
环境勘验主要是对受灾汽车进行巡视,重点观察和记录现场和周边环境受到高温、火焰直接作业的情况。与汽车火灾现场相关的周围建(构)筑物、道路附属设施设备,地面、车辆本身、绿化带及植被等都应当纳为环境勘验范围,便于确认受火车辆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环境勘验时要注意收集汽车周边是否有犯罪嫌疑人用于放火的器皿、油桶、布条、打火机等作案工具遗留,以及是否有汽油、柴油、酒精等助燃剂泼洒在火灾车辆周围。重点勘验停车位置周边垃圾桶、隐蔽小道、山坡、树林等有无异常情况。对于汽车下方或四周发现的液体流淌痕迹,应对包括泥土、水泥地板在为的痕迹物证进行取证送检。环境勘验时还应考虑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光线、风向等气象条件及环境对汽车火灾火热蔓延的影响。根据火灾现场周围遗留的火势蔓延痕迹、炭化痕迹、灰化痕迹、烟熏痕迹,车辆与树干、石头、墙壁、山坡等的撞击痕迹判断汽车发生火灾引起周围设施设备受灾,还是周围引起汽车起火。根据起火范围确定勘验区域和方法,验证、核实与现场有关的言词证据的可靠性。初步判断火灾发生的大体部位,为下一步的初步勘验做准备。
2.2.2初步勘验
初步勘验主要是在不移动车辆,不触动车辆零部件的情况下对火灾汽车车身的外观、暴露在外的汽车零部件以及地面情况的勘验。主要是通过观察,判断火势蔓延的终止线,汽车轮胎烧损、烧蚀程度,金属轮毂烧熔轻重,挡风玻璃破碎程度,烟熏程度,车身面漆变色,金属框架变形、变色、熔化程度,锈蚀程度。车门、后备箱、引擎盖是否有外力不可打开的人为动作痕迹,玻璃是起火后灭火打碎,还是火灾前人为放火打碎,汽车油箱、外露部件破损、丢失情况。初步勘验应当在原始现场进行勘验,如果车辆已经移位,需要对现场的痕迹物证距离车辆本身的距离、高度、大小等进行测绘,以现场、照相、录相方式进行固定,便于比较和印证。对多辆汽车火灾而言,还应观察车辆之间的距离、位置,相向位置车辆烧损、烟熏、撞击轻重,确定最先起火的车辆。
2.2.3细项勘验
发动机舱的现场勘验。重点通过机舱盖、两侧舱板内外的漆面起泡变色痕迹,判断炎热蔓延方向,即判断起火点位于机舱盖上方还是下方。如果机舱盖变色明显不均匀,存在燃烧轮廓,则可能为机舱盖上方起火。反之,为机舱内起火。对于机舱内的勘验,主要检查油路部分,分析是否存在漏油故障,检查电气系统,分析是否存在电气故障,检查系统,分析是否存在摩擦等故障。
驾驶舱的现场勘验。检查车窗玻璃破坏痕迹。如果火势从发动机舱向驾驶员舱蔓延,前挡风玻璃会受热炸裂。如果火势来自玻璃的下部,会引起挡风玻璃从其下沿破裂,其炸裂程度会明显比上部更猛烈,当火灾发生在驾驶室内,且起火点距离玻璃有一定距离时,火灾发生后,会首先在车内顶部形成热烟气层,使车窗玻璃的上部首先炸裂。当起火点距离车窗较近时,会首先引起该处的车窗炸裂,其炸裂痕迹与其他车窗存在明显的区别。
电气系统的现场勘验。应先对照起火汽车的电气图,掌握基本原理和线路走向及作用。电气部分的勘验一般遵照从电源系统入手,按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显示警报系统、辅助电气系统到配电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的顺序进行。重点勘验线路被烧程度和绝缘状况,有无短路、过负荷、局部过热痕迹以及线路上的各类熔痕和断点,必要时要分解拆卸,勘验内部有无电气故障。
燃油系统的现场勘验。燃油系统重点勘验油箱和输油管路,主要应鉴别其密封性是否完好,油料是否有泄漏现象。检查油箱是否破碎或存在渗漏现象,当怀疑油箱漏油时,可以取下油箱进行加水试验,检验油箱壁是否有漏油现象。记录油箱盖是否存在,记录加油管尾端是否烧损或存在机械损伤。检查供油管和回油管是否破裂或被烧损。油管之间的连接软管处是否发生燃油泄漏。催化转换器附近的油路管、靠近排气歧管的非金属油路管、靠近其他炽热表面的非金属油路管和容易受到摩擦的油路管的情况。检查机油、油、传动油、转向油等容器及连接管路情况,是否有过热燃烧现象,或有油液泄漏到排气管上,形成燃烧炭化痕迹残留在上面。
机械系统的现场勘验。汽车机械系统起火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摩擦,一般集中在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变速器、齿轮箱、各类轴承等部位,重点勘验发动机、传动系统是否有机械摩擦痕迹、油中是否滞有金属碎屑。勘验制动系统时,应勘验是否有剧烈摩擦痕迹,制动摩擦片灰尘、油迹的燃烧炭化或摩擦片破碎痕迹,制动局部过热痕迹。制动毂失圆、制动片变薄、铝钉外露与制动盘发生摩擦等痕迹,制动摩擦片断裂和烧蚀等痕迹。可将制动毂、轮胎、车轮、与摩擦片与该车的其他车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由于轮胎不易燃烧,停放状态下如果轮胎部位严重烧毁,则有可能存在外来可燃物的情况或放火嫌疑。
底盘的现场勘验。主要是勘验排气管或催化转化器是否引燃其他可燃物,重点勘验底盘下地面燃烧情况,是否有干草、树叶和其他可燃物夹带在排气管或催化转化器上,以及是否存在过热现象。
2.2.4专项勘验
专项勘验就是对火灾现场找到的发热物(体)以及其它可以供给火源能量的物体和物质,根据其性能、用途、使用和存放状态、变化特征等,采用直观判定、模拟实验和技术鉴定等方式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或是什么原因造成火灾。(1)根据各种引火物的物品特征分析其来源;(2)根据供电线路的短路点、过负荷现象分析短路和过负荷的原因;(3)根据用电设备过热现象及内部故障,分析过热和故障原因;(4)根据机械设备的摩擦痕迹,分析摩擦原因;(5)根据油品泄漏的装置,分析泄漏的原因。
2.3汽车火灾调查“三项整理工作”
2.3.1整理相关资料
车辆基本信息。车辆购置日期、首次登记日期、汽车销售店、购置价格,确认零部件更换、拆解、调整、修理情况,确认车辆改造、改装情况。
车辆保养情况。确认车辆有无保险,保险种类、金额及理赔情况,是否超过保险期限等。
车辆运行情况。汽车行驶时间、距离、路线和道路状况,最后一次维保时间、项目以及加油的时间及油量,汽车内个人物品存放、货物装运情况。
火灾发生前、运行过程中以及火灾发生后车辆情况。当事人、发现人等看到汽车的情况,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和气象条件,车辆位置、车速和当时的路面状况,发动机处于何种工作状况。首先出现异味、烟雾或火焰的位置,发生火灾时烟雾或火焰的颜色,有无爆炸或异响。发生火灾时发动机、车身以及其他部位有无异常,仪表板上各种警示灯工况等。驾驶员有无吸烟,打火机的使用以及位置,有无调节座椅,升降车窗,是否检查车辆,加油、换油、更换蓄电池或充电,有无使用播放机、导航装置、空调、暖风和车高调节装置等,有无使用大灯、警示灯、雨刮器。
2.3.2制作视听资料
通过拍照和记录应能够反映火灾现场的全貌,包括周围的建筑物、植被情况、路面坡度弯度、路面平整程度、公路设施、轮胎留下的痕迹和脚印、以及物体的烧损情况、汽车零部件的掉落状况和燃料的流淌痕迹等。
多角度、多方位对汽车外部进行拍摄与记录,包括汽车前后左右、顶部和车下的地面,整体反映出汽车燃烧残留痕迹特征。将汽车拖走后,再次对汽车下的地面进行拍照,即使被汽车遮盖住的地面或路面没有明显的火灾烧损痕迹也应当对该部分进行拍照。如果有条件,应当记录汽车被拖走以及汽车在拖动的过程中受损的情况。
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内部、外部的烧损和未烧损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拍摄和记录,汽车地板上的火灾残留物包括车内的物品、汽车钥匙和点火开关等。汽车内部、外部或不属于汽车车厢的,但能够反映火灾蔓延方向的所有痕迹,都应当拍摄照片。储物区域也应当拍摄照片,应当明确受到火灾热作用的货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其他卷入火灾的物品的烧损程度。
2.3.3物证技术鉴定
通过现场勘验和走访调查,确定了起火部位和起火点,在重点部位提取到了直接证明起火原因的痕迹物证,同时有依据排除了外来火源,当事人不存在纠纷和赔偿等问题,一般可以根据排除法和可能性推理现场认定火灾原因。
如果现场未发现能够直接证明起火原因的痕迹物证,或对发现的痕迹物证无法直接认定的,应当对提取的痕迹物证通过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鉴定,委托鉴定的痕迹物证必须在确定的起火点或起火部位,并且应当全面系统。在提取痕迹物证的时候应当照相或摄像,可能的情况应当邀请保险、当事人、维修人员或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见证。
对疑难的汽车火灾调查,有必要的话可以邀请厂家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会商确诊。
2.4汽车火灾调查的“一份火灾事故认定书”
2.4.1电气系统火灾原因
(1)电气线路短路引起火灾。(2)接触不良松动打火、接触电阻过大发热起火。(3)电气线路过负荷引起火灾。(4)电气设备自身故障引起火灾。
2.4.2供油系统火灾原因
(1)供油系统连接松动或破裂(损)漏油,遇电火灾或高温排气管起火。(2)油管安装或设计不合理,油管松动或变形,造成漏油导致火灾。(3)油管质量不合格,出现开裂或先天性沙眼造成漏油,导致火灾。(4)化油器故障回火引燃泄漏油料,或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充分排出的火星引燃可燃物起火。
2.4.3机械故障火灾原因
(1)制动系统故障,剧烈摩擦产生高温引燃可燃物。(2)系统缺油,因摩擦产生高温引燃可燃物。(3)油箱固定不牢固或油箱固定带受振断裂,漏油遇电火花或其它火种起火。(4)分电器盖破裂,使高压接触刷松动跳火,导致电气绝缘或外侧油管着火。(5)排气管断裂蹿火,导致油泵外的漏油及附近油管着火。(6)轮胎充气不足造成摩擦起火。
2.4.4人为引起火灾原因
(1)清洗、检修等违章作业或动火引起火灾。(2)偷油时用明火照明引起火灾。(3)向汽化气直接供油,汽化气回火放炮引起火灾。(4)汽车停放靠近火炉、火墙等热源引起火灾。(5)吸烟不慎引起火灾。(6)擅自改装油、电、气设备,与原设计不匹配引起火灾。(7)违反安全规定运输化学危险品造成火灾或爆炸。(8)骗保、焚尸灭迹、情仇等放火。(9)小孩或精神病人玩火引起火灾。
2.4.5交通事故或者其它
(1)撞车起火。(2)驶入易燃易爆区域引起燃烧爆炸。(3)可燃物缠绕在传动轴上摩擦发热起火或排气管喷火引燃地面可燃物起火。(4)气体打火机爆炸起火。(5)外来火灾卷入车箱内引燃可燃物起火。(6)物品摩擦产生的热或火星引燃可燃物起火。
3结语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汽车火灾调查技术也将不断改进和增强,作为火灾调查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汽车的构造和原理,不断研究先进的调查技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错综复杂的乱象中找出蛛丝马迹,查明火灾真相,确保汽车火灾原因认定有据,否定有理,正面能认定,反面推不倒。
参与文献
[1]刘义祥.火灾调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耿惠明.火灾原因调查案例集[M].天津:天津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