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自查报告 > 农业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农业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9-01-24 阅读: 字体:
1

  根据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局党委班子在深入学习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改进方向,细化改进措施,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近年来,农业局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在正确审视发展大势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推动全市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按照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从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优化种植业结构入手,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狠抓农民培训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八五”第一批商品粮、“九五”第一批商品油料基地县;xx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xx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xx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十六大以来,在全市农业工作中,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本着“区域调特、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围绕粮油、水果、中药材、蔬菜等四大支柱产业,抓龙头,建基地,送科技,搞服务,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xx鹏程、文泰食品等11家企业跻身于威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全市年销售收入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共有家,年销售收入达30多亿元。先后成立了山东市西洋参、果品、蔬菜、草莓等一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241家,各类会员达到三千多人。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4个基地和2个产品获得了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通过实施‘四个一’农民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绿色证书教育工程”,免费为农民送去了价值10万多元的各类农业书籍,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重点围绕家政服务、绣品加工、会计培训、中药材栽培技术等内容,对农村劳动力集中开展培训,目前已转移农民8099名。通过举办科技“三下乡”、媒体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农业技术骨干深入基层,紧密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户需求,对农民进行培训,全市2.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4万多农户掌握了至少一门以上的实用致富技术。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3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4项,进行各类试验示范1000多项,发表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论文40余篇。

  (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大农业综合执法。成立了“农业损害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和种子管理站,积极实施“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加大了对涉农案件的立案、处理工作。通过不定期抽查、接受群众举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年均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对全市42个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二是积极推广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全市所有的镇(办)都实行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运行情况良好,年可节约财政资金300万元。xx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和省委书记张高丽、省长韩寓群的高度评价。三是加强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全市90%以上的农村经济承包合同达到了内容、条款齐全,不存在纠纷隐患,合乎规定。四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全面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精神,狠抓了“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农民负担卡”发放、全面停收公益金、三年内停收特产税等政策的实施,坚决将我市农民负担控制在较低水平。五是全面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xx省实施办法》,配合有关部门,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近百起,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四)坚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土地资源与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市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一是“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共建成“四位一体”生态大棚2处,池总容量00立方米,年增经济效益30多万元。该项目获得“威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二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项目。先后在汪疃、宋村等8个乡镇建沼气池83处,总容量70立方米,年增经济效益1万多元。三是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及沼气工就业准入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建池质量。户用沼气池严格按照“一池两改”(改厨、改厕)或“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模式进行建设,全市共建农村户用沼气8700多户。

  (五)强化和谐理念,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机关建设呈现新气象。不断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农业科技干部队伍。一是加强了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发展意识,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建立健全机关管理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业系统树立了良好形象。二是做好包村联户及为民办实事工作。按照“积极稳妥、深入细致、注重成效”的原则,积极组织全局90名干部职工,通过节假日走访慰问、农忙时节助收助种送技术、送农资等形式,深入到包扶村和联户,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展生产。三是积极争创“四型”文明机关。局党委班子注重以开展有益活动为载体,强化培养干部职工的团结奉献、争先创优意识。先后组织职工参加了各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开展了纪念“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有益活动,既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连续多年被威海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机关”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10月份开始,局党委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组织开展了“为xx农业科学发展献言献策”主题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农业信息网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开门纳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特别是普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了7个重大课题调研,定向发放12余份征求意见表,召开中层干部会议、老干部座谈会、基层农技中心主任会议等专题座谈会多场,共征集各类问题、意见、建议900多条(次)。对此,局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议,局党委班子进行反复讨论研究,梳理汇总了三大类2个影响和制约农业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激情不够高昂,干事创业的魄力和干劲还不够大。一是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浮在上面的时间多,深入基层调研少;有的重部署轻检查,对重点工作跟踪落实的不够;有的目标定位留有余地,工作标准要求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工作效果不够突出。二是行政执行力不强。有的存在着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问题,遇到对本部门有利的事就争着干,遇到需要提供服务就推诿扯皮;有的部门“中梗阻”现象较重,特别是个别中层干部长期位居关键岗位,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办事慢、办事拖、办事板,不能做到政令畅通、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三是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强。有的单位创新意识薄弱,存在“满”和“怕”的情绪,满足现状,安于守摊子,缺乏做大做强的激情;有的干部职工缺乏创业意识,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安贫乐道,不愿冒风险,不想吃苦创业;有的领导干部对出现的新问题,思考得不够深,研究得不够透,习惯于走老路、沿用老办法,科学发展的能力欠缺;四是廉洁自律方面要求不够严格,思想修养还欠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和好人主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的不够,执行廉政建设的规定要求不严格。

  (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仍然滞后,发展现代农业任务繁重。一是规模化种植面积少,集约化水平不高。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分配比较零散,对于搞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难度较大。即使有的实行了规模化生产,但普遍存在管理不善、农业新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推行等缺点,导致生产成本高,商品率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带动力弱,大部分以粗加工为主,链条短,附加值低,未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较少,准入门槛较高,运作不规范,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三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缺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奖励扶持政策,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标准化、生态化意识不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数量不多。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增加。农资价格长期维持在较高价位,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受市场波动影响,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黄金梨、苹果、花生等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反应强烈,不少地方出现了刨果树、撂荒地等“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五是土地流转亟需加快。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程度不高,缺少有效的法律保障,由土地问题引发的上访案件时有发生。六是农业新能源建设亟需加快。农村沼气服务网络不健全,专业的管护队伍数量少,不能更好地为沼气用户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农户对沼气的综合利用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只停留在解决燃料问题上,对沼液、沼渣的其它用处了解的少,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发挥不够。

  (三)体制机制建设亟需完善,优化发展环境任重道远。一是目标责任考核督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的导向性不强,科学性不够,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指标赋分比重较小,存在着重经济指标,轻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对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等的考核督查没有完全到位;对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缺乏有效考核,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机关管理还需进一步增强。部分党员干部对争创“四型”文明机关的责任感、危机感还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在真学、活用上下功夫,缺乏深入研究、理性思考,不能全面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理论根基还不够扎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刚性化执行机制贯彻落实还不到位,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制。

  三、剖析根源,消除科学发展障碍

  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客观方面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各类复杂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从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是局党委领导班子思想解放不够彻底、创新发展意识不强、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够到位造成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不够全面系统,领会把握不够深入扎实。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在真学、活用上下功夫,缺乏深入研究、理性思考,不能全面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理论根基还不够扎实,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强调速度规模的多,考虑质量效益的少;重视局部利益的多,考虑全局发展的少;强调经济发展的多,统筹兼顾的少。二是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还不够高。在思维力上,不能自觉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不能着眼长远、发展眼光认识和研究眼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决策力上,对科学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研究和把握还欠“火候”,以科学规划指导科学发展实践的本领有待提高;在创造力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不强,缺乏工作亮点;在执行力上,把思路变为部署、部署变为行动的效率不高,特别是遇到难题和突发性事件时,缺少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缺少有效解决困难的新招、高招和奇招。正是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把握得不深不透,导致抓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氛围不浓,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在系统谋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上仍有差距。

  (二)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高,与新的形势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经过几轮的解放思想活动,全局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与先进地区、先进部门相比,解放思想的“总阀门”还没有完全打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地树立起来,在抓落实、促发展、上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存在自满情绪。个别干部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缺乏清醒认识,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盲目乐观,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全面工作创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的胆识和气魄。二是存在畏难发愁情绪。个别干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啃硬骨头”的决心还不够大,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一愁莫展,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动,错失发展机遇。三是存在求稳怕乱思想。推进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怕遭非议,工作缺乏锐气和生机;存在经验主义、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惰性思想,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习惯用老眼光、老办法去生搬硬套,视野狭窄,方法单一,不能触类旁通,缺乏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决心。

  (三)宗旨观念比较淡漠,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一是大局意识不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尚未真正的树立。个别部门和干部不能真正做到以发展为重、以群众为本,不能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高,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有时缺乏通盘考虑和科学安排,造成工作被动。三是公仆意识比较淡化。没有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缺乏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的意识,有时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在一定程度上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效果还不尽人意。

  (四)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从总体上看,改革的决心仍然不大,魄力仍然不足,对触及制度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缺乏进一步地完善和更新,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不够深刻,对如何发挥制度建设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认识不够到位,对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及时,对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变革落后体制机制的力度还不够大,仍有一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刚性化执行机制贯彻落实还不到位,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大项目论英雄、从好项目看政绩的用人导向机制。

  四、深化共识,凝聚科学发展合力

  对促进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以下共识: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总阀门”。我市农业经济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得益于持续不断地抓干部的思想解放,谋求今后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我市农业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关键在于我们顺应了科学发展,坚持了科学发展,推动了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新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好地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建立科学发展机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替群众着想,真情为群众解难,真诚为群众办事,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促进和谐进步。

  ——必须坚持造就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成就,归根结底靠的是广大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顽强拼博、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科学发展,更要树立科学发展导向,在提高干部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五、强化措施,全力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按照姜省长提出的“五个走在前面”的要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谋划农业发展新思路,再创农业发展新优势,实现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按照“认识有深度,工作有创新,实践见成效”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以“五创三破”为主题的新一轮思想解放活动,深入查找在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全局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虚心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以改革的姿态,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辟新途径,努力把科学发展理念转化为指导发展的思路,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坚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先导工程贯彻始终。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认清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认清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不为陈旧的思维所束缚;认清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不为传统的方式所局限,始终保持高昂的创业激情,努力在农业科学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二是坚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标尺贯彻始终。进一步强化“只要发展讲科学、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升华,行为更加自觉,使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成为谋划、指导和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尺,成为激励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座右铭,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三是坚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要求贯彻始终。在学习调研中增强思维力、在分析检查中增强辨别力、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执行力、在完善机制中增强探索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新优势。要继续以“四个着力点”为突破口,推动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是以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为着力点。突出在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水果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优质化率和综合效益。同时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宋村蔬菜、葛家苹果、张家产西洋参和界石大樱桃等特色种植区域建设,打造具有xx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提高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优质化水平。另外,积极鼓励引导各镇、专业村依托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努力打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业品牌。二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着力点。按照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的要求,突出一个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落实高毒高残留农药定点销售制度,实行挂牌经营和动态监管,基本解决蔬菜示范区等重点区域标准化生产基地使用违禁农药问题。强化两个基础,完善三个体系,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自觉组织标准化生产;强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三个体系,增强标准化支撑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逐步建立起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配套,以生产技术规程为主体的地方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环节有标可循;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构建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从人员、制度、执法手段等方面,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三是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着力点。

  突出抓好“三个载体”建设,实现生产经营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业收益。一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工作重点,落实扶持政策,坚持规范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四化”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组织农民、参与市场、对接龙头、抵御风险、增加收入的作用,提高合作社的规模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二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或兴建紧密型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规模化生产、订单式销售,并集中资金,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深加工增值能力。三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按照“主导产业突出、集聚程度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要求,积极鼓励扶持具有特色优势的乡镇、村庄,依托资源或产业优势,加快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主导产品,形成特色鲜明、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镇村级块状经济。四是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一是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重点技术推广和实用人才培训,逐步形成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为主体、以合作社、企业等技术推广为辅助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xx农业信息网和“1231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加快镇、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健全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及时为农民提供快捷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三是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实用人才、远程教育等培训载体,加大投入力度,采取集中短期培训、科技入户培训、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和学历教育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生产技能和市场经营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和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载体,打牢农业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大力提高农业局的行政效能和队伍活动,保障农业科学发展。全力抓好包村联户、为民办实事工作,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倾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继续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加大民生工作投入,重点解决农村新能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谋富民之策,多行乐民之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思维力、决策力、创新力和执行力。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锋、团结务实的楷模。完善党委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强化现场办公,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监督,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导,将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位班子成员,明确完成时限、目标要求,并向社会公示,促使各项决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和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改进文风和会风,集中精力谋发展、解难题、抓落实、促成效。每位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得少于30天,撰写1篇以上有情况反映、有问题分析、有对策思考的调研文章,至少牵头破解一个影响和制约农业科学发展的难题,牵头制订一项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牵头抓好一个影响和带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努力把了解的情况和思考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形成培育选拔优秀干部的组织体制。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和方式,做到给坚持科学发展的人以激励、给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以舞台,引导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科学发展。重视培养选拔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调动党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共谋发展,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合力干事的良好局面。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健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党委会的决策权限,拓展党委会的决策内容,使党委会成为决策的中心,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要求,认真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作风进一步转变。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单位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严格遵守有关会议、接待的规定,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重大财务支出集体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