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自查报告 > 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9-01-24 阅读: 字体:

按照厅党组的统一安排,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和深入思考,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基本上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真心实意地服务“三农”的自觉性,从而也增强了找出差距、改进工作,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总体来讲,全省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做的是有成效的。省阳光办是一个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分析、解决问题的集体,是一个团结、拼搏的集体,是一个民主、创新的集体。但是,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通过征求意见,深刻反思,初步找出了存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破解“三难”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

  1、培训机构招生难。一是培训机构岗位设置老化,不能与市场对接;二是培训补贴偏低,不能满足农民学习和提高技能的需要;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部分农民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认为培训学习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四是有些地方对党的政策宣传不够,阳光工程政策还没有深入人心。

  2、企业招工难。一是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信息不对称,使培训与用工脱节;二是企业用工是市场行为,在用工的福利待遇上不能满足农民工的愿望;三是部分农民眼高手低,不能融入现实,造成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现象;四是绝大部分农民不是经党和政府合理有序的引导转移就业,是盲目的流动,是候鸟式的迁移。

  3、农民就业难。一是没有参加培训,农民缺乏技能,只能靠简单劳动挣钱,很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后,企业用工对对领导技能的要求;二是盲目流动很难找到工作,不了解市场,掌握不了信息,更不知市场缺什么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无法与农民对接,无法学习提升,很难转移就业;三是就业后的待遇与农民的愿望差距较大,无法安心务工,更谈不上长、稳、高就业。

  (二)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省阳光办没能根据实际及时引导和调整工作重点按照市场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各级阳光办对培训机构抓得不实,对培训岗位的设置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适时调整,引导培训机构做出品牌,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三)财政投入偏少,补助标准偏低。一是工作经费不落实。阳光工程实行的是公开、透明的操作程序,每个培训学员的台帐管理建立了“一帐五据”,每期培训班 “第一节课”均由阳光办工作人员主讲,在培训过程中实行全程监控,工作成本大,少数地方工作经费不落实,导致个别培训机构管理放松,台帐不健全,套取培训补助资金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充分说明,工作经费不落实,严重影响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问题。二是阳光工程补助标准偏低。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技能就业计划”等,补贴标准为每人00--1000元。今年,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培训补助标准人平仅为2元,远远达不到省委、省政府规定人平补贴00元的补助标准。这个补贴标准难以减轻农民培训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并导致培训机构招生难,同时业严重影响培训机构办学的积极性。

  (四)培训岗位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当前农村社会主体发生裂变,各种社会主体出现,需要我们做好服务工作。一是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不够,缺少培训岗位和就业载体。二是推动全省各培训机构为农业第一生产发展服务的农村服务业的办法不多。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当前返乡回流农民工的新情况,实行转移与转岗并重,加大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的措施不够得力。

  (五)阳光办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没有解决。省阳光办承担的是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是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转移工作,负责阳光工程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因此,阳光办应纳入行政序列,最起码也要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行列。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和谐处室的构建;影响了全省工作,我们认为,这不是以人为本,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六)开展交心谈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不够。今年以来,阳光办领导班子能坚持民主集中制,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能相互沟通,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单位内部也能交心谈心,但做得不够。在指导同志们的政治和业务学习上还需要加强,以帮助同志们的进步。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本着解放思想,积极有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改进提高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方向: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领工作。特别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找出解决有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要不断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的质量。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二)在培训机制上实现四个调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一是调整工作思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外出就业培训、地方特色产业培训、农村服务业培训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这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具体措施。是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民培训内容、丰富农民培训形式、提高农民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调整培训对象。由过去主要服务于农村新增劳动力(“两后生”)为主,转变为服务于农村广大存量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并重,将培训年龄放宽到1—0岁。培训计划安排向劳动力存量大的县(市、区)和品牌培训基地、劳务品牌岗位倾斜。三是调整培训岗位。培训岗位向新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倾斜,向为农业生产服务型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服务,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劳动力资源。在培训岗位上,突出机插、机耕、植保、沼气、农村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岗位,培训一批农副产品加工技术能手和市场经纪人,鼓励和引导这些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就业渠道。四是调整转移方向。不仅要面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更主要的是瞄准当地城镇经济的发展,设置一些城镇发展需要的特色岗位,订单选择上向本地用工企业倾斜,大力推进就近培训就近转移,真正做到长、稳、高就业,使农民转移就业不离乡、增收致富不离家。

  (三)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使广大农民增收。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要研究新形势、新情况下农民想什么、农民盼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劳务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农民培训阳光工程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五业一人”培训,使广大农民通过培训、再培训,转移与转岗,获得增收。

  (四)努力做好返乡回流农民工创业和就业工作。要及时把握返乡回流农民工的新动态,分类指导。要优先安排回流农民工的培训资金,引导他们尽快地实现创业或就业。对具备创业条件的,要积极引导他们开展创业,鼓励他们从事农村服务业,从事规模种养。对希望继续打工的返乡回流农民工,要引导他们改变择业观念,外出打工和本地打工并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要优先吸纳回流农民工。对吸纳回流农民工的企业和组织,在培训资金安排上要给予大力支持。

   (五)加强调查研究。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明年将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一方面农村存量和新增劳动力需要培训转移,另一方面返乡回流农民工需要回炉培训,重新提高就业技能,使有限的培训资源和财政资金更显得供给不足,同时实体经济的下滑,使企业容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减少,带来具大的就业压力,我们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深入调查研究,合理分配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经常深入农村、培训基地、劳动力输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了解农民需求,听取基层同志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思路,做好服务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六)抓好转移转岗的对接服务。首先是抓住武汉市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即“1+8”城市圈的建设,大力以推进“1+8”城市圈农民培训阳光工程互动、共享,使其形成活力。其次是抓住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大好时机,为承接沿海及东部地区产业链向中部转移,做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的转移转岗培训工作。另外是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土地流转,将传统农业中的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引导全省阳光系统实行“一联二包”,即阳光办工作人员联系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包乡村、包企业。真正做到整村推进,使培训、转移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全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大局意识,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努力提高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通过做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有力地推动乡村与城镇、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步伐,力争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