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初二下册英语作文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1-06 手机浏览

初二下册英语作文范文篇1

【关键词】英语教学科学探究自主合作

创新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科学设计并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一、激发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教师要让他们去观察、思考、探究、表达、创造地学习。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适量设计一些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当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后,探究就会更积极主动。如在教学外研版英语初中二年级上册Module7的unit3“Languageinuse”中,我先让6个学生一组,要求每个人想好一种食品,然后说出类似“Ittastessweet。Itisredandround。”的句子,再由其他同学猜是什么食品。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我把灯笼、彩带、香蕉、饮料等摆放在讲台上,任由学生就这某种物品在规定时间内准、快、多地说出原已略懂的“系表结构”句子,胜者获奖。学生兴趣倍增,认真思考,好强争胜。事实表明,学生求知欲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就会从探究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现代教学媒体易为学生接受,不可忽视。它能扩充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生动。在外研版英语初中二年级上册Module7unit3“Aroundtheworld——Greetings”中,如果惯用传统方法呆板地讲学英国等国家人们相互问候的风俗习惯,效果只能事倍功半。我试用网络环境教学,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国家人们相互问候的风俗习惯,他们不仅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内容,而且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只要英语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就能激发他们求知欲,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的是激励学生思维。”我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新奇性和矛盾性的问题情景。例如,在外研版英语初中二年级下册Module9unit1“ShemissedthefinalpracticesothatKyliecouldplay”中,我课前已布置让学生谈论过“我心目中的英雄”的话题。之后他们分别从科技、历史、娱乐、运动、环保等资料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上课堂有的出示英雄照片,有的选放视频,有的展示海报等。这次活动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储备知识信息。

当然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帮助的。如在学习外研版英语初中二年级下册Module8unit1“It’sthelastdaybeforethenewschoolyearbegins。”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些情境视频、图片等。他们根据我的建议联系旧知识,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接着自己设计、制成能体现该节日特色的海报,图文并茂,在班上展示。不难发现,学生已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发展了。

三、鼓励学生抱团合作交流,提高善于探究问题能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在外研版英语初中二年级下册Module10的unit1“IwouldgotoLondon。”中的Activity7“workinpairs。Imagineyoucouldgoanywhereintheworld。Askandsay”教学中,我创设了“谈论假设去某一地方度假的情景”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用would按照课本给出的例句组成简单的对话。如:

A:Wherewouldyougoforyourholiday?B:I’dgoto……

A:Whatwouldyoudo?B:I’d……

A:Howwouldyougo?B:I’dgoby……

后来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自由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修正设计方案。很快一组内容较充实、颇具条理性且有生活气息的对话出现了:

A:Wherewouldyougoforyourholiday?B:I’dgoto……

A:Whywouldyougothere?B:BecauseI……

A:Howwouldyougothere?B:By……

A:Whenwouldyougothere?B:I’dgotoon……

A:Whatwouldyoudo?B:I’d……

A:Withwhomwouldyouliketogo?

B:Iwouldyouliketogowith……

A:Howlongwouldyoustaythere?

B:I’dstaytherefor……

这就说明,要提高学生善于探究问题的能力,他们必须扭成一股绳,成为合作交流的主体。

四、加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探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应该落实在点滴教学行为之中,使内容的开放性大一点,及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探究。

在外研版英语初中二年级上册Module10的unit1“ShewantedtoseesomeBeijingOpera”中的Activity5“MatchthesentenceinActivity2withthesesentences”教学中,我让学生完成匹配练习后,让他们将Activity3对话中含有不定式的句子挑出来,他们很快就挑出来并小结如下:agreetodosth;hopetodosth;plantodosth;offertodosth;wanttodosth;decidetodosth接着让他们4人一组,分别用这些动词开展造句比赛,许多新奇有趣、极具创意的句子出现了:

Ihopetowalkinspaceoneday;Ihopetohaveabighouse

IwanttomakeaplanebymyselfIwanttohaveagoodjobnow……

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使用不定式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到十分钟,一段合乎要求的短文如下:

Flyingkites

Iwantedtoflyakiteinthepar,Iwasverygladmyparentsofferedtodrivemethere,Theyagreedtospendthewholedaywithmeinthepark,Ihadaverygoodtimethatday,Ihopetogototheparkandflykitesagainoneday。

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的探究中往往会涌现出很多预料之外的奇思妙想,教师只要有创新教育理念,采取创新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氛围,就能让学生天天向上,成为国家有创新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0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初二下册英语作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初(1977年—1985年)大学英语三本典型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的发展与教育背景和学生的水平紧密相关,对当时的大学英语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当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和其中蕴含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引言

Brown认为,成功的教材一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二要有利于教学法的贯彻。也就是说,教材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一头连接着教学大纲,另一头连接着教学法,即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材的质量是影响外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教材已经更新换代,教学模式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实际上,每一次教材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往教材的经验基础上。回顾一下老教材,我们可以找到我国教材发展的脉络,从而为未来教材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准备。

二、改革开放初的大学英语教育背景

1977年以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0年8月,《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四年制试用英语教学大纲(草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83年起,高考英语成绩计入总分,极大地调动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放政策使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大纲的指导下,广大英语教师结合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学生基础差的情况,编写了适合当时的英语教材。其中,依据教育部1978年于湖南长沙召开的大学英语教材会议《关于编写零起点教材的决定》编写的《基础英语》(大连海运学院主编,1978年出版,共两册),对恢复我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适应恢复高考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逐步提高的需要而编写的高起点《英语》教程(吴银庚教授、张彦斌主编,1980年出版,共四册),为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这两部教材在全国各大高校选用最广。另外还有清华大学陆慈主编的《英语教程(理工科用)》(1981年出版,共四册)和复旦大学外文系主编的《英语(非英语专业用)》(1981年出版,共四册)(供文科使用)。由于1980年的大纲只规定了语法教学标准,因此各种教材的突出特点是都以很大的篇幅来教授语法。

三、《基础英语》——零起点大学英语教学的铺路石

1.《基础英语》是为那些从来没有学过英语的大学新生编写的。教材从字母和音标开始,而且注意选材的真实性。全书共分两册。第一册内容包括语音、基本语法和大约六百个工科通用词汇,为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资料提供初步的语言基础;第二册内容是为深入学习阅读专业英语书刊资料所必须掌握的一些疑难语法现象和大约四百个工科通用词汇,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基础英语》使用总说明中,编者提出的目的要求如下:

(1)能借助学过的语音规则和国际音标顺利而正确地拼读单词;

(2)能基本正确地区分意群,朗读课文;

(3)熟练地掌握所学单词,能汉英可译;能汉英互译所学短语(不包括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短语);

(4)正确地分析理解简单句、复合句和长难句;

(5)借助词典能独立翻译中等难易程度的英文科普和科技文章(限于无专业性困难者);在生词量不超过10个时,每小时翻译速度为1500个印刷符号。

3.本套教材中所体现的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基本上以语法为纲,吸收了结构主义的成分,强调句型操练、翻译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科技文章的阅读,其它方面少有顾及。没有针对听力和口语的教学内容和练习。

以第二册第1课为例。课本建议6学时完成。生词0.5学时;语法句型2.5学时,本课学习动词的时态。后面有大量的语法练习。课文及练习2.5学时。课文学习AdvancesinMaterials,引导学生从词语用法、语法结构、习惯用法等方面培养综合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实质上是以课文为载体系统传授词语、语法结构等知识。阅读材料0.5学时。有三篇文章:A.SeeingisBelievingB.CommunicationOutsidetheEarthC.LawofConservationofEnergy。阅读材料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阅读文章的能力。本书的阅读材料是三篇和正课文题材相同、内容相近的文章组成,符合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原则,而且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符合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征。语法翻译理论认为:学习外语首先通过语法规则的详细分析;使用以母语翻译过的单词表进行翻译练习;句子被认为是语言教授和练习的基本单元;外语学习的目标是阅读文献或从外语学习中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JackC.RichardsandTheodoreS.Rodgers)。语法翻译法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支配了欧洲外语教学。在今天世界有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修改变化后的语法翻译法。它为外语教学新方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也符合我国当时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后的学生英语水平。在大纲修订后所编的教材乃至今天的教材和教学中仍然能看到语法翻译法的影子。例如《大学英语(精读)》侧重阅读中词汇、语法的分析和练习。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也是同样的情况。这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继承发展传统的特点。语法翻译法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很方便,只要教师掌握外语基本知识,就可以教外语了,这也符合了当时我国大学英语比较落后的教育状况。

四、《英语》——较高起点英语代表作

1.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吴银庚主编的《英语》使用对象是已掌握700个左右英语单词和一定英语语法知识的入学新生,教学目标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并适当进行听、说、写的训练。本教材共分四册。试用单元教学作为本教材的编写形式。第一册和第二册每个单元有课文、词汇学习,结构学习,有指导的会话、听力训练和阅读材料。从第二册开始增设有指导的写作,第四册增设英译汉指导。

课文前两册以科普文体为主,宜于学生基础阶段的学习,以便较多地接触常用的普通词汇和半科技词汇,熟悉基本的语言结构,并利于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第三册和第四册以科技文体为主,以适应学生最终阅读科技文献的需要。

阅读材料:题材、词汇、语法力求配合课文。每个单元配2—3篇阅读材料。阅读材料(A)篇必读,有一定的教学要求;阅读材料(B)篇供自由阅读。

听力训练:主要培养耳听会意的能力。通过理解性练习检查学生的领会程度。

词汇学习:第一册安排动词和介词,以后三册增加词组、同义词对比和常用词缀等内容。

结构学习:相当于一般教材中的语法部分。以中学已学的语法知识为起点,重点讲解常用结构。

有指导的会话:内容从学校生活到科技对话。第一册到第三册安排一些口语习用句,第四册训练学生就某个科技题目作有准备的简单发言。

有指导的写作:第一册不单独列为项目,而是结合课文安排一项中译英练习,从而培养学生使用一些常用词组和写作一些句子的能力。从第三册开始列为项目,介绍科技英语的常用概念的表达法。第四册介绍科技文章摘要的一些写作特点,并进行初步的训练。

2.本套教材的教学模式。

(1)以阅读为主,同时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要求。本书课文和阅读材料的选择、词汇学习和结构学习的安排,都是围绕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而进行的,相当一部分练习也是为了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性而设计的。根据课文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词汇填空和翻译句子等,这符合阅读教学法理论。阅读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在阅读过程中,有几个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词语识别、语法分析、语境知识。阅读时,各个层次的知识互相补充。练习的设计涉及背景词汇、主旨及隐含之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重要信息。

(2)注意培养语言的实践能力。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讲解力求简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这表明本教材在以语法翻译法为基础的同时,有时也运用了交际式教学法的某些做法。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有指导的会话部分。

交际法是一个多元理论的联合体,至今也没有一个能概括其内涵的定义。交际教学理论泛指1971年欧共体讨论单元—学分体系意念—功能大纲交际教学法的多种变体都用到的语言教学观点。撇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现在来理解它的内容,主要是按学生需要取材,功能为经;教学交际化;学用结合;学到语篇,用得得体。从宏观上概括,其目的是学用一致,其途径是教学交际化。目前交际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避免只记一些死的语法、词汇,注重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书中所体现的交际法仍主要保留在语法层面,对真正的交际原则和文化原则没有涉及。因此,本时期的交际法充其量是涉及语言知识层面。

我认为,语法翻译法和交际式教学法没有本质的冲突,实际应用中它们是相互促进的。简明的语法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外语的单词拼写、语法结构、篇章结构,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交际式教学做不到的。另外,授课时适当的母语可以打消学生在交际式教学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可以说语法翻译法在基础阶段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交际式教学法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能力提高。

本套教材中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是在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制订前编写的。但它所体现的目标和后来的大纲的教学目标非常贴合,或者可以说它为《大纲》的制订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

五、文科教材的代表——《英语》

相对于理科教材,文科教材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要弱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有由王慧玲、李荫华等编写《英语》(非英语专业用)。本教材编于1980年,于1981年出版。到90年代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本套教材是为文科学生学习基础英语而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学好语言、词汇和语法的基本功,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兼顾听、说、译、写的能力。教材中每课的语法和词汇占据了大部分篇幅,练习也以此为中心,因此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虽然也兼顾了听、说能力,使用了交际法等其它教学模式,但内容很少。如第二册第一课用很小的篇幅介绍Askingtheway,练习中设计练习“I’dliketo...”句型操练。虽然很少,但也涉及口语训练。这也是符合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时代现状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教材的主编李荫华等是后来《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精读》的主编,因此,从该教材中课文、词汇、练习的编排中可以看到是和《英语》一脉相承的。这也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继承借鉴的传统。

六、本时期大学英语教材的主要问题

本时期的教材为那些从未学过英语或英语知识很少的学生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为我国的英语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利用语法翻译法讲授语法时概念清晰,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快提高,翻译能力也得到了适当的培养。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1.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各套教材都把语法和翻译当成教学的中心,忽视对听、说、写的培养,学生得不到或得到很少的听说训练,口头交际能力缺失;过于追求语法的准确性,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室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样效率很高,但缺陷也是明显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总是与“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名词相连。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

2.体裁、题材单一。理工科的教材的文章都是科普文章,没有记叙文体,更不用说诗歌、文学作品等了。这违背了教材编写要选择不同体裁、题材、语域的多样性原则,也很难选出有代表性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章。同时文章缺少趣味性,忽视了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的原则,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3.忽略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各大主要教材中没有一处涉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也缺乏其它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这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后续学习中进一步提高的要求。

七、结语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大学英语教材还有很多问题,基本上以语法为纲,能力的培养侧重于阅读,其它方面少有顾及。但是它们为我们后来的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经验。同时,目前外语教学界应该对国内、国外教材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研究,以便发现问题,发扬优点,从而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大连海运学院英语教研室.基础英语(共两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2]吴银庚等.英语(共四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复旦大学外语系.英语(试用本)(非英语专业用)(共四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初二下册英语作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从零起步瑶族

我工作的地方,是一个瑶族自治县,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县内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没有专业英语教师给他们进行英语教学。因此,在英语方面,大部分瑶区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

这些学生虽然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一进高中,就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惑: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却不能换来英语成绩的提高。于是,我经常找学生谈心、聊天。渐渐地,我离他们越来越近了;渐渐地,我了解到了许多。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虽然人教版或北师大版的英语教材很好,但只能是一本无法看懂的“天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能让他们能够从零起步的英语教材。

我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高中英语教师利用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去粗取精,自行整编出一套教材。

这种方案固然可行,但有几点明显的不足:

1.财力的浪费。含有大量的纸张复印费用,以一本书140页、每张A4纸双面彩色印刷的市场价0.2元计算,每本书成本需14元,比现行教材的价格高,将浪费大量的财力。

2.教材各章内容的差距太大。各个教师对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和分析程度不同,编出来的教材各章内容自然会存在很大的差距。

3.人力和时间的浪费。教师如果要编定一本教材,除去他们平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的时间,从撰写、编排、校对到印刷,估计要耗费至少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将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第二种方案:使用由浅入深、内容较为有趣、学生容易接受的“NewConceptEnglish(《新概念英语》)”。这个方案的优点很多。

1.“NewConceptEnglish”中有一些好词、好句经常重复,既能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又能打破已有的英语僵局,把学生从一些英语词汇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动词fail为例。很多学生都觉得它简单好记,但在表达时却往往不会灵活运用。如果要表达“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Theenvironmentisnotwellprotected.”,而不是“Theenvironmentisfailedtobeprotected.”。

2.“NewConceptEnglish”集合了英国多位作家和学者的精神智慧,不仅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而且喜欢用具体的小事情来体现抽象的大话题。这样,既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易于体现英国作家“深入浅出”的写作特点。

以讲述斯图亚特・佩奇先生即将退休,以及他退休之后将致力于园艺这一小事为例。

Afterhehasretired,hewilldevotehimselftogardening.orhim,thiswillbeanentirelynewhobby.Butthisdoesnotmatter,for,ashehasoftenremarked,oneisnevertoooldtolearn.

这两句话都是按照一定的写作规范安排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的,但这短短37个词,就已经把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Nevertoooldtolearn.

3.就高中阶段而言,学生不仅可以学习“NewConceptEnglish”中的用词和句法,还可以大量模仿它的写作手段,把它们收进自己的语言仓库,灵活改动一下,就可让它们变成自己的话,为己所用。甚至连其中的逻辑连接方式也可以学到手,与其总是写“first,second,third”,倒不如用用“bycomparison”这样的词,或是“evenlesspleasant”这样的比较结构,等等。

4.从“NewConceptEnglish”的内容和教学进程来看,高中阶段花费两年半时间学完前三册即可。第一册很基础,能够让人从零起步,高一第一个学期可完成;第二册囊括了所有的基本语法,高一第二个学期和高二第一个学期可完成;第三册则大量地扩充词汇,高二第二个学期和高三第一个学期可完成。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多,学生的词汇量和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到了高三下学期,我们可以进行各种试题模拟。

5.如果一个学生照此方案进行,他只需花五十元左右(按打折后的价格算)就可学完“NewConceptEnglish”的一、二、三册。

当然,不论如何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其具体的操作都应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指导依据。

瑶族地区的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通过以上两种方案设计出的教材较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能够让学生从零起步,慢慢积累,打好基础,从而走出一条具有瑶族地区特点的英语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