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教师总结 > 教育总结:浅析区域活动的开展及指导建议

教育总结:浅析区域活动的开展及指导建议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8-07-11 阅读: 字体:

教育总结:浅析区域活动的开展及指导建议

一、对区域活动的认识

1、区域活动的定义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即活动区,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就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材料和方式。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中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从而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方式与传统教学不同,更加全面的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区域活动的意义

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参与游戏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具有自由性、自选性、主动性的特点。区域活动能赋予孩子自由度,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自主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为孩子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合作的力量,最后是社会性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自理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区域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不再是一天听老师讲的传统活动方式,对区域活动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孩子们早上到园就可以优先选择区域,同时也唤起孩子们对来园的积极性。其次,区域活动也能调节一天的学习节奏,在传统活动方式和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前提下孩子们更富有乐趣。区域活动中丰富有趣的教具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区域活动如何开展

1、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开门砖,也是主题活动的延伸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下可以根据主题需求在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阅读角等展开。例如:在十月份开展的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当中,集体教育活动以国旗的制作品和民族乐器鼓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体教学活动过后的美工区则以制作国旗和鼓为主,从而达到集体教育活动延伸的作用。同时在各个区角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开放,美工区不仅可以做刚才提到的国旗和鼓也可以画有着各民族特色的小朋友;益智区可以引入国旗的拼图;建构区可搭建中国特色建筑如天安门、故宫;阅读区可以放介绍中国个民族的图书。这样能让主题活动灵活的展现在区域活动中,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2、幼儿实际需要生成的区域活动

幼儿在小班主要是让幼儿更好的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并逐渐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刚入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哭闹、不安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设置娃娃家、玩具区,让幼儿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过渡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小班可以增添扣扣乐的区域让幼儿通过扣纽扣、系丝带等的游戏,逐渐掌握一些穿衣服的能力。

大班幼儿面临幼小衔接的问题,则可以在班内建立展示小舞台让幼儿呈现自己五彩的幼儿园生活和我认为的小学。在这个区域中,主要以图片和制作品的展示为主同时鼓励幼儿在大家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3、区域活动成功案列分析

在实习期间看到了实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以下将以“超市”这一区域活动加以分析。

超市这一区域的设置目标如下:让孩子在区域中自由愉快的和同伴交往发展语言能力;通过已有逛超市的经验在预设的环境中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新经验的产生;利用超市这一社会交往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同时体现合作能力、自理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收银环节结合了数学目标。

孩子们在超市这个实习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包括营业员、收银员、迎宾员、促销员和经理,从而感受不同角色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就要明白岗位职责,在促销员的岗位上就要介绍自己负责的产品不仅发展语言能力也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多人共同工作的情况下就伴有合作的出现,能更好的经营好超市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能完成预设的目标又能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三、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1、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因此,把幼儿的活动室通过柜子、钢琴等划分为几个区域保证幼儿不拥挤能方便的拿放区域材料。在每一个区域的环境创设上要有明显的区分让幼儿能清楚的辨别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如:阅读区应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明亮的阅读环境、美工区可在区域周围呈现各式各样的美术手工作品、建构区则用长方形或半圆形的几何图形装饰墙面、实习场则要重现实习地的环境。

根据不同区域的创设特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感受到浓浓的区域氛围后,快速融入所要进行的操作中。让幼儿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全身心放松的参与,更好的掌握各方面技能、更好的和同伴交往合作。

2、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活动进行的基石。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求知欲望,才能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经验的提升。

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实时观察及时给幼儿丰富和更新区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经验。同时,区域材料一定要赋予教育目标,幼儿利用这种材料能够获得什么经验。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可以把旧材料换区域投放也可以把新旧材料进行组合投放产生新的情景、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促使幼儿新旧经验相连使操作活动更具有延展性。在区域中,不要规定幼儿什么材料只能做什么,给幼儿大胆创新从而使材料得到有效使用。幼儿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老师、家长沟通,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发展了设计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3、区域活动的规则

区域活动虽说是给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但不是放任幼儿自由的活动,一定要有区域规则。首先是让幼儿认识这些规则,然后和老师共同制定规则并遵守,最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规则。

在班内,可以和幼儿共同探讨我们这样无规则的进行区域活动是不是方便,如引导幼儿从区域规定的人数入手,一个区域过多的人会很拥挤导致区域无法正常进行。这样,共同和幼儿探讨区域规则共同制定,并在进行区域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在进行完区域活动共同分享时,把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引发幼儿思考,更加进一步的完善区域规则。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专注玩而忽视了区域规则,可以在区域内贴一些标志提醒幼儿遵守区域规则。例如:出入区域的插卡、还卡,取放材料的有序性,进区域后要安静。同时,针对严重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例如:进入区域等待区看别的幼儿有规则的玩区域。

让幼儿养成正确的区域规则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和强化,从而形成规则内化。

五、教师的指导策略

1、教师应适时介入

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教师应该知道幼儿的原有经验、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考虑自己应该提供哪方面的帮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展开的,教师不要去干预幼儿甚至主导幼儿。在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等待不能急于求成,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宰者。

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继续下去,这时候教师可以成为幼儿的共同探索者,以幼儿为主导的促进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适时的促进不是直接的指导,更多的应该是启发,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儿童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思考。如果教师做出许多太突出的引导,完全处于主动、主导、主持的地位,幼儿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完全失去兴趣。

2、冷区域怎么办

本着自主选择区域的前提下,有一些区域不受幼儿的喜欢成了所谓的“冷区域”。这时候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加入一定的情节和角色,让游戏更加富有吸引力。例如:可以在阅读角准备上地垫和靠枕,让幼儿喜欢阅读角舒适的阅读氛围;把幼儿喜欢的区域和不喜欢的区域整合起来,在美工区绘制好迷宫图纸才能进入建构区进行搭建。这样让“冷区域”逐渐“热”起来。

3、区域活动的分享

进行完区域活动后的分享,是提升幼儿能力的巩固阶段。针对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再次拿出来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为幼儿下次遇到此类问题提供思考基础。同时,可以以作品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各区域的成果,提升幼儿的成就感。在分享环节,也可以让幼儿去介绍自己玩的乐趣及方法,从而吸引更多的幼儿变换区域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