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案例分析:“妈妈,我害怕这本书……”
教师支招想象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感知的旧表象重新组合,形成没有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对幼儿的认知、游戏、活动和心理健康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除了通过想象来理解与认知,还常常“自居”在“假想的角色”之中。例如,打针时孩子一边卷衣袖一边大声说:“我是解放军,我不怕打针!”同样,月月就是把自己当成了故事中的小动物,所以“感同身受”般体会到了“被拐卖的惊慌和被迫害的恐怖情绪”。在家长看来,只是带孩子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孩子而言,却是亲赴了一场痛苦的心理体验。
2.弱化敏感点,注重正面引导。身为家长都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对什么问题敏感,遇到该问题时就可以适当淡化。例如,胆小的孩子可以少看一些包含妖魔鬼怪内容的图书。另外,家长凡事应向孩子多强调积极的方面,讲述积极的语言,用积极的心态与行为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即使遇到逆境或害怕的事情,也应带孩子想办法解决,这样有助于孩子拥有一颗积极、坚强的心。卢梭认为,儿童是按照自然制定的计划而成长的,这个计划推动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发展不同的能力和形式。所以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孩子不是小大人,不应过早夸大现实世界的可怕。如果把现实世界中的残忍事件毫无顾忌地告诉孩子,容易让孩子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初,歪曲对世界的认知,与人交往处处设防,长此以往将很难再发现并体会到生活的种种美好。
4.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肯定而正向的回答时,即使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负面情绪也能得到缓解,从而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
. .
- 上一篇:小班案例分析:我要吃菜啦
- 下一篇:小班案例分析:展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