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教案 > 一年级语文教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8-02-12 阅读: 字体:
本资料为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教案设计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教师)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3.出示:霜和雪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3)出示词串三和四。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2.班内交流读。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4.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教案设计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生字卡片。(师生)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3.揭示课题,并板书。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3)组词。 ()生描红。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一)诵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出示: 什么张?弓长张。 双人徐,言午许。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出示: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二)诵读第二节。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1.个人挑战赛。 3.齐读课文。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指名朗读生字。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小组合作交流。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 .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教学反思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3 小青蛙设计说明课前准备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3.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学习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三)巩固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一名同学手中拿着一张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要快速找到这个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后站在一起,同时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组一个词语。 三、指导书写 2.学生读字。 上下结构:青 独体字:气 生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教师巡视指导。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时机指导学生写字。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等美观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而“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既巩固了儿歌的学习,又将保护青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可谓“一举多得”。 1.导入新课时采用猜谜语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了“青”的意思,为使用“形声字识字法”进行识字做好铺垫。 3.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学比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感知形声字特点的效果。

4 猜字谜设计说明课前准备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学习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汇报交流。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指导朗读。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学习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相机指导: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4.指导猜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2.创编字谜。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三、指导书写 2.学生读字。 上下结构:字 左右结构:红 时 动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 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重点指导不同结构中的一个字的形式,使学生对生字的笔画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主动观察,这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能检验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1.导入新课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难点)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教学过程 师:(播放敲锣打鼓的喜庆音乐)注意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新郎呢? 生1:新郎是太阳,因为太阳最了不起,能给地球带来温暖!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师:瞧,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一一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生2:太阳虽然很强大,但是乌云可以遮住太阳,这是乌云最强大的地方。 生4:围墙能挡住风,围墙就比风还强大。 生:老鼠却害怕猫,猫能捉住老鼠。这是猫最强大的本领。 (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师:你说得很准确,情节也比较完整,看来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记得牢固,真棒!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生: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生:我还注意到老师讲故事时表情很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了动作。 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生: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 师: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跃跃欲试)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 (全班响起掌声!) 生1:讲故事的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让大家越听越爱听。 生3:他按照图画顺序讲故事,结尾处是自己想象着加上去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发现讲故事的一般要领。再由第一幅图切入,讲好开头,接着为学生创建自主讲故事的平台,将学到的讲故事要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全面把握故事内容并为下一环节表演故事做好准备。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生齐说:喜欢!)既然这么喜欢,下面我们来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好不好?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吧! 师:小朋友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中表演得绘声绘色,十分热烈,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故事?老师来做音响师,帮忙放音乐。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 .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1.带有插图的。(教师)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引言:(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预设: “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2.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分角色朗读。 8.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教学反思 1.情境示范。动画里的人物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示范朗读,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示范的作用。教学目标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课前准备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预设:谁在摇船? 他是怎么摇的呢?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②学生尝试解答。 预设二: 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③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 4.出示学习要求: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汇报交流。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预设: ①学生尝试解答。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读过的童谣或儿歌,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交换读书”和“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分享读书的快乐。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背诵、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我注重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