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但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意性较差、观察缺乏独立性,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而忽视事物的本质。因而,培养幼儿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教会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
第一, 培养兴趣,激发情感。
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爱护和培植幼儿的好奇心,要善于了解幼儿喜欢观察什么?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觉得幼儿往往很喜欢动的、活的;而不爱静的东西,如幼儿看见一群蚂蚁在搬家,会很感兴趣,看上半天也不觉厌烦,而幼儿如果看见一片树叶掉在地上,往往很不在意,也无意观察,因而,教师要善于运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
有一次,操场的草地上钻出了一条蚯蚓,很多幼儿围在那儿看。于是,我就走过去,和幼儿一起观察起蚯蚓来了,开始他们只是在看,看蚯蚓在动。这时,我就向幼儿提出:蚯蚓有头吗?有几个头?它有脚吗?靠什么蠕动?它有什么用?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最后他们终于发现:蚯蚓只有一头,它的头是尖的,象钉子一样,蚯蚓没有脚,是靠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它能钻到泥土里去,给植物松土。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知识,而且能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观察能全面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第二, 具体指导、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师要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让幼儿根据事物的特征,有顺序、有系统地去观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等。如认识水稻,我先让幼儿从植物总体上分清根、茎、叶、稻穗等几个部分,然后再分别仔细观察各个部分,在这基础上还要教会幼儿进行比较性的观察。通过比较性观察,培养他们分析综合的能力。如在给幼儿观察鸭子以后,我又组织幼儿观察鸡,并且进行了分析、比较,幼儿根据家禽的一般特征,归纳出:鸡、鸭都有一只头,一对翅膀,身上长着柔软的羽毛,身体下面都有两只脚。同时,幼儿又能比较出鸡鸭间的差异:嘴巴不同、脚趾不同、鸡的头上有鸡冠,而鸭子没有,叫声不同。又如秋天到了,让幼儿去观察秋天,我就向幼儿提出:秋天人们穿什么衣服?秋天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有些什么花?树叶变得怎样?这样让幼儿有目的地观察秋天,从而学会观察的方法。
第三, 创造条件,加强实践。
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学龄前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比较发达,抽象逻辑思维刚开始萌芽,他们必须依靠发展得比较好的感觉器官去捕捉形象,发现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对所要认识的事物能看看、听听、摸摸、捏捏、嗅嗅、尝尝。例,在自然角中,我放上植物的种子,让幼儿看看种子是怎么发芽的;摸一摸玻璃的光洁厚薄;捏一捏麦茎是空的还是实的......通过这些活动,幼儿的外部感官得到了训练,且能锻炼幼儿的大脑机能.有一次,我带幼儿到外面去散步,当我们走到一座桥时,有的幼儿无意中发现水中有人的影子,于是我问幼儿:站在桥上看桥下水中的房子、人是怎样的?人站在桥上和桥下,风吹在身上感觉是不是一样?通过观察比较和亲身感受,有的幼儿说:我在桥上看下面水中的房子、人都是颠倒的,还有的说:桥上的风比桥下的风要大,因此,幼儿通过各方面的感受,对事物的认识更为深刻了。
另外,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有耐心,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加以引导,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如在介绍竹时,我让幼儿带着“竹叶是长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去观察竹,通过仔细观察,幼儿明白了竹叶是长在竹节上的。而不要过多的限制幼儿的活动,妨碍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第四, 及时总结,巩固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巩固观察效果。一次,在组织幼儿观察秋天后,我就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幼儿一起归纳总结,同时要求幼儿在纸上把秋天的景色画出来,把各种水果粘贴在画中的树上。所以,作画过程又成孩子们不断动手动脑认真探索思考的过程,从而巩固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期是观察力开始发展的时期,而观察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点燃幼儿智慧的火花,使幼儿越来越聪明。
- 上一篇:小结:谈幼儿游戏中的合作效应
- 下一篇:总结:怎样培养孩子自己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