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隔代教育的认识和影响
科研论文:浅谈隔代教育的认识和影响
摘要: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隔代教育问题却是近年来才被中国社会关注的现象。隔代教育能保障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成长,然而它在孩子的个性发展方面却存在不少弊端。针对当前我园隔代教育现状,在明确其利弊的同时,注意发挥其教育优势,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让祖辈走出教育误区,提高家园教育质量。
关键词:隔代教育 孩子 成长影响 调查报告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夫妻忙于自己的事业,而把他们的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母照管。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有关“隔代教育”的调查表明:中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北京达70%以上,农村更高,90%以上。出于“隔辈疼”的原因,祖辈将对儿女的爱转移到幼小的孙辈身上,给孩子以加倍的爱。在对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往往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作准备。但老人对待孩子往往有一种溺爱的倾向,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而较少理会这种满足是对他们有益或有害。而另一项资料则显示,目前国内有六成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祖辈育孙的不当有关。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无奈的话题。这种教育模式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中国未来人口的素质和质量。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祖辈的爱一定要有分寸,要有理智地调节,否则就会沦为溺爱,给孩子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怎样爱孩子才是恰当的呢?这也便成了我们就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进行相关调查的基本宗旨。
一、隔代教育的种子深埋在各个家庭。 分析: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 分析: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式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爱劳动、乐于交往等优秀品质的良机。 遇到困难时焦虑退缩对周围的事物有兴趣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乐观合群会交往做事有耐心 父母教育8%78%40%7%72%
根据宁波市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标准,我们通过测查、观察发现,由父母亲自带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比与爷爷奶奶住的孩子发展好。建议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 (一)探索各种形式的隔代家教指导活动,转变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 (1)开设“祖辈学堂”,提高祖辈家长的教育素质。 (2)开展“亲子活动”,提高祖辈家长的参与意识。 (3)设立“隔代教育咨询站”,转变祖辈家长的家教观念。 由于不同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不同,隔代教育的方式也出现不同的类型:比如:有的属于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隔代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取消了;有的则属于严厉惩罚型:因循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致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还有过分监督型及民主、温暖型(该种情况比较少)等。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做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也要象教育幼儿一样“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隔代教育长辈家长,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指导方法,以期促进指导的有效性。在这里,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幼儿的情感、态度、言行,察觉到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 1、注重资源共享,实现角色转变。 祖辈——父辈在幼儿教育中的许多冲突源自于不相同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做好这方面的沟通,能增进家庭教育的效能。因此幼儿园应成为祖辈——父辈教育一致性的指导者,我们根据各个家庭和孩子的各自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上门指导方式,帮助家长建立民主、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
四、小麦苗的自由成长,隔代教育效果分析。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优化隔代教育过程,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改进,尤其对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养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由单纯关心孩子学什么和吃什么转向重视培养孩子自理和学会做人上。进一步丰富了祖辈的阅历,掌握了一些教育方式方法,提高了家园教育质量。
2.幼儿良好行为建立较快。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进一步拆除了幼儿园封闭教育的围墙,更加主动地走进家庭、贴近家长、亲近幼儿,实施家园合作的开放式教育,提高了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水平,提高了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李生兰著 《幼儿家庭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丽慧著 《成功家教手册》 珠海出版社 1998年月 王桂秋 《新世纪独生子女家庭教育100答》哈尔滨出版社2001 朱慧纺《家长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的影响》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