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体育活动的组织
科研论文:浅谈体育活动的组织
内容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体的适应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它不仅发展了幼儿各种基本能力,更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交往技能和认知技能。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增强幼儿体质、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对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课堂品牌建设》课题研究中,选择了体育这一领域进行实施与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体育活动 环境 内容
《纲要》中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与身心发展的经验。” 要组织好体育活动,相对其他领域的活动,对老师来说更具挑战性。面对这样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学科,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方法。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宽松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康包括一种在身体上的完满状态,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是否处于一种乐观、轻松的状态,情绪是否饱满,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最佳的情绪感染
《指南》中指出: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的确,教师的情绪态度与能否带出高质量的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最佳情绪应是积极、活泼、充满朝气,而且能调动活动气氛。因此,在体育活动开展前,我们应情绪饱满地出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充满活力,这样感染他们,也能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态度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如体育游戏《快乐的小鸭》中,教师师以鸭妈妈的身份与小鸭子一起做热身运动,一起过小沟、躲浪花、躲雨、滚动,在这种欢乐、宽松的活动氛围中,老师和孩子们的关系更密切了,孩子们的玩游戏的兴趣也更浓了。由此看到,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儿中间,对幼儿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幼儿产生更大的兴趣参与,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
2.愉快的兴趣参与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纲要》也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首先:选择多种器材,培养兴趣
材料是孩子活动的源泉,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最感兴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摆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并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有趣、可操作的材料,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可操作的体育活动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各种器材本身的不同功能。
案例: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纸袋》
设计意图:纸袋,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物品,有一天在户外活动时,不知道从哪飞来一只塑料袋,孩子们看见了一边追,一边脚踢着,还有追着踩着,孩子们玩的特别开心。我发现其实各种袋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体育器械,于是就让每个幼儿从家里拿来一个废旧麻袋。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中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目标设计了《好玩的纸袋》这一活动,旨在情境的创设中,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练习走、跑、跳、爬的能力,体验运用袋子游戏的快乐,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案例:中班体育活动《报纸乐》
设计意图:报纸,是被孩子喜欢撕着玩的玩具。纸的玩法也很多,可以团纸球、折飞机,可以顶在头上玩,可以踩在脚下玩……这些玩法一向是孩子喜欢的游戏,而报纸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见,随手可得的物品,所以觉得这是一个贴近幼儿生活的选材,是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选材,是一个能让幼儿喜欢的选材,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次体育活动《踩报纸》。活动中我尝试从发展幼儿的智力着手,在活动中主要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一物多玩”,以报纸来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道具,训练幼儿跑、单脚跳的能力及腿部肌肉群的力量。
其次:设置游戏情景,激活兴趣
情景性教学是通过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孩子在游戏情节或生活情节中不断表现自我,并从中得到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思维直观、具体,更喜欢那种情景化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不但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孩子迅速进入角色,增强游戏的好奇心,提升了教学效果。
案例:小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鸭》
活动一开始,老师便以“鸭妈妈”的身份带着一群可爱的“小鸭”, 伴随儿歌热身:一群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拍拍翅膀,太阳晒晒,伸长脖子,爱吃青菜。随后,在练习跑、跳、钻、滚等各种基本动作时,老师设计了情景“过河沟”——练习不同的跳。“躲浪花”——练习低头钻跑。随着“小河里,大风卷起了浪花,孩子们,我们一起钻过去吧。”两教师抖动红布,幼儿目测其飘扬及落下的速度和距离,从“浪花”下穿过接下去“打雷,下雨了”,幼儿钻入大红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最后,师:“小雨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雨滴是怎么滚动的?”让幼儿在红布上探索并练习滚动的不同方法。整个活动,通过鸭妈妈带着“小鸭”在外出的一路上遇到了各种有趣的事儿,有机的练习各种基本动作,趣味的游戏情景牢牢吸引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游戏情景的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形式,它对增强幼儿体力,发展智力,培养优良品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适合的内容
1.富有新颖性
幼儿容易好奇,容易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其探索欲望就会增强。在体育活动中,新颖的材料、新颖的场景或者新颖的运动器具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案例:大班体育活动《蜘蛛捉虫》
蜘蛛捉虫,按常理来说,应该在蜘蛛网上捉虫,为此,为了让游戏更加投入,教师首先在场地上布置了一个大大的蜘蛛网,热身运动时,“小蜘蛛们”随意站在蜘蛛网上,跟随“妈妈”“织网”,在“蜘蛛网”上练习爬行、进行捉虫竞赛……整个游戏幼儿都在“蜘蛛网”这样一个富有情景的场景中进行,让“小蜘蛛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幼儿便饶有兴趣练习着动作技能,整个游戏乐此不疲。
2.富有挑战性
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在体育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运动能力,现有水平,设计并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
案例:大班体育活动《单脚跳的大公鸡》
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练习单脚跳的动作技能,随后提供“小路”、“小山丘”、“小树林”的游戏场景,让幼儿探索沿直线跳、曲线跳、跳过过障碍物的各种跳法。这几种运动障碍场景的创设,让幼儿的练习变得富有挑战性:一开始大家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选择相应的障碍进行跳跃,当看到同伴在自己不敢的障碍前开心地跳着,也迈出勇敢的一步,当自己顺利通过挑战时,边自信地再次跳跃起来……这些挑战性的活动使幼儿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自信,也大大增强了对自我力量的认可。
三、主体性的发挥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时,往往老师们更多的是进行动作的规范示范,要求幼儿认真模仿,以达到某项技能的练习,最后通过一个教学游戏复习巩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似乎也游戏了,但实质上幼儿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控制多,幼儿缺乏自主性,不能产生充分的,真正的游戏体验。《纲要》中强调:应给与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动作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获得成长。因此,在体育活动中除了必要的示范外,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
案例:同课异构——大班体育活动《单脚跳的大公鸡》
活动一:活动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大公鸡的图像,揭示游戏的目的:学习大公鸡的单脚跳本领。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大公鸡说——向前跳X下,大公鸡说——向后跳X下……”让幼儿听着教师的口令练习单脚向不同的方位跳跃,最后创设“小路“,要求幼儿练习单脚在直线上向前跳和向后跳……
活动二:活动开始,教师揭示游戏目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大公鸡的跳,可以怎样跳呢?请你去试一试。在幼儿自由探索各种跳的过程中,教师随时引导幼儿学习各种不同的跳法,再此基础上,重点引导孩子练习单脚跳的动作技能,随后提供“小路”、“小山丘”、“小树林”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探索沿直线跳、曲线跳、跳过过障碍物的各种跳法,根据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点:单脚跳的过程中提起的脚不能落地,要学会坚持……随后,通过小组闯关的游戏情景,综合练习各种单脚跳的动作技能。
评析:在这两个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练习单脚跳的本领。第一位老师虽然是以“大公鸡的口令”开展教学,但是始终以传统的教育者的身份,带领幼儿练习向不同方位的单脚跳,活动中幼儿看似练习地饶有兴趣,实质上完全是一种“被动学习”。第二位老师,同样的教学目的,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相对比较自主的探索空间,以一种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支持幼儿探索各种跳法,尝试在不同的障碍物上重点练习单脚连续跳的动作技能。在这样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幼儿参与得更为积极主动。
2.参与材料、环境的布置
在体育活动中,有时为了练习各种动作技能,老师会提供很多的游戏材料,在游戏前,教师忙于布置场地,分发玩具,活动后,教师又要收拾场地,在这过程中,教师是个忙碌的安排者,整理者,忽视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代替幼儿思考,代替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也失去了许多教育契机。
案例:同课异构——大班体育活动《单脚跳的大公鸡》
活动设计:活动中,教师只提供了每人一块小方块垫子,开始环节,利用垫子进行热身运动,随即,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手中的垫子,练习单脚跳;然后,要求两人合作拼垫子,练习单脚跳,:这时,幼儿在自己拼垫子的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横跳和竖跳,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拼法进行练习,体现了个体差异。接着让幼儿三人合作拼垫子,要求拼出一定的高度,练习单脚跳。于是,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幼儿在自己拼出的“小城墙”上练习单脚跳,兴趣盎然……最后,全体幼儿合作,可以两人拼,可以三人拼,将拼出的垫子自由放置到场地四周的点子上(这是教师特意设置的各个点子,最终是形成弯曲的小路和连续的“小城墙”),综合练习曲线跳和连续跳过障碍物。
评析: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是把摆放材料的权利放到了幼儿的手中,幼儿在摆放材料的过程,会思考怎样与同伴合作?怎样来拼垫子?合作性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幼儿,把课堂“还给”幼儿,以激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让活动焕发生命活力。我们给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可能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
《规程》中指出“要把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确实,组织好一个优秀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多实践、多反思、多改进,让幼儿从每一次体育活动中体验愉悦,促进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