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如何以儿歌的形式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以儿歌的形式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约.凯恩斯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十分重视幼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所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要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对幼儿园生活是完全陌生的,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可塑性很强,这也是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开学初,我们对小班幼儿进行了调查,幼儿由于家长的宠爱、包办或教育观念的偏差,都或多或少在生活能力和习惯上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盥洗方面:不会正确地洗手、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排队等待等。
2、用餐方面: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安静就餐、不会自己将餐具归位等。
3、午睡方面:不会自己穿脱衣裤、不会自己叠衣裤,睡姿不正确等。
4、交往方面:交往方式存在偏差,碰到困难不是用语言而是以动手或哭闹方式来解决。
这些现象和原因,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和关注。3-4岁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运用这个关键期,以何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班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愿意边说边做。儿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押运简短的字句,琅琅上口,很多孩子都会乐于说说,又便于幼儿记忆,结合两者特点,所以以儿歌的形式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儿歌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展开的:
一、选用图文并茂的儿歌提高幼儿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期初,我们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孩子们不会自己洗手、不会穿衣服更不会去叠衣服、不会……于是我便选择了些围绕幼儿生活的、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幼儿学习并记忆一些动作,孩子接受起来也比较快,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方便可行。像:《洗手歌》、《吃饭歌》、《穿衣服》、《叠裤子》等儿歌都是具有行为暗示的作用,能鼓励幼儿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引发积极的行为,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班的董皓天、王熙雯等几位小朋友由于祖辈的包办得过多导致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差,不会脱衣服也不会穿衣服,于是我就用儿歌来帮助他们加强记忆一些动作要领,由于句式简短,他们学起来较容易。记得有次王熙雯起床穿衣服时呆呆地坐着,于是我便问雯雯:“雯雯,你怎么不穿毛衣呀?”“施老师我不会穿毛衣。”“来,还记得老师和大家说的毛衣上有几个洞洞吗?”我边拿着毛衣边问雯雯。雯雯点了点头说:“4个。”“对了,那么我们钻进哪个洞洞,钻出哪个洞洞呀?”我追问道。“钻进大洞洞,钻出中洞洞,两只小手钻出小洞洞。”雯雯说道,接着就嘴里边念着边穿着毛衣。“施老师你看,我会穿毛衣啦!”雯雯非常得意地炫耀着。我也为雯雯的进步而高兴!在生活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也会通过儿歌来提醒幼儿,让幼儿想想自己哪一步没有做,记得有次汤宇轩抹上肥皂后忘记了要手指交叉搓搓,于是我就有意念着洗手歌“抹上小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然后呢?”“哦,我知道了,还要手心搓搓呢!”于是,汤宇轩就嘴里边念着儿歌边洗着手。另外我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张贴儿歌,如:我们在午睡室贴了《午睡歌》,小朋友们即使一开始看不懂文字,但是看到一只轻轻走路的小猫咪就知道了要安安静静走进来,然后通过每次进午睡室时边念儿歌边学小猫走,孩子们自然而形成了文明的习惯,并且能安安静静地自己睡觉。由于儿歌简短的句式,押韵的句子,孩子们非常乐意模仿并说说,在说的过程中也帮助了幼儿记忆动作,幼儿很感兴趣。所以儿歌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促使着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二、选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培养幼儿生活中的交往礼仪
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游戏也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但游戏不能教,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游戏中的交往规则和礼仪很难建立。有次,施誉涵小朋友去娃娃家做客,管佳妮当小主人,只见施誉涵按着门铃,接着佳妮就来开门了,说道:“施誉涵,你来了,请进请进。”接着就去拿玩具给施誉涵玩,说:“施誉涵,你玩玩具吧,我拿给你玩的。”还给施誉涵倒茶呢!“施誉涵,请喝茶。”我正在想管佳妮的这些动作可能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吧,但后来一想,对啦,前两周我们孩子们学了儿歌《我是小主人》,正好今天管佳妮就很好的当了小主人了。通过儿歌的形式孩子们知道了要怎么招待客人,当好有礼貌的小主人,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能主动有礼貌的与人交往的目的,通俗易懂的儿歌能很好的促成幼儿良好交往礼仪的形成,所以,在角色游戏娃娃家、小医院、面包店等加入些主题活动中体现交往礼仪内容的儿歌,能够潜移默化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三、通过儿歌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文明行为
环境的创设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孩子们不说话的老师,它的教育意义不可低估。除了教室我们也在门厅处、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处贴上了关于幼儿习惯养成的儿歌,如:门厅处张贴儿歌《早上好》,引导幼儿有礼貌的主动和老师、同伴问好;楼梯处张贴《排队歌》引导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在平时的散步时引导孩子们来认认看看,加深影响,时间长了,孩子们便会一看到就会念起来,有次我带着小朋友们在楼梯口转弯时,小朋友们指着墙上的儿歌说道:“上下楼梯靠右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还有一次,施宇帆推了下汤宇轩,汤宇轩就生气了,说道:“老师说了走楼梯要慢慢地走,不能推。”施宇帆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便说了声对不起,可见环境能改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并促使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所以,我们可以以儿歌的形式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氛围,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促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运用情境化的儿歌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幼儿出示直观的教具,配上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行儿歌教学活动。在儿歌教学活动中要加入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有次我通过以绘本的形式来先讲一只《脏脏的小猪》的故事,然后让小朋友们讨论小猪怎样才会变得干净呢?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说开了,有的说给小猪擦擦脸,有的说给它洗洗脸,还有的说就洗洗澡吧,舒服点。于是就很顺利地引出了《洗澡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一起跟着老师学着小猪洗澡的样子,边学边说着儿歌。最后进行了提升,小朋友们也要像小猪一样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香香的,这样大家都喜欢和你做朋友;有时我也布置了一定的情境,以故事表演的方式开场,故事中就有儿歌的加入,引导幼儿来学说儿歌,并请小朋友来进行儿歌表演,《打喷嚏》等简短的儿歌也比较适合幼儿表演,学着边做动作边说。老师从课堂教学再引申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强化,让幼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用,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五、儿歌教育中的家园合力,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虽然孩子们在学校在老师的引导督促下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在家中又是另外的样子,很多家长疑惑:“我们孩子在家里都是家长喂的,衣服裤子也是帮着穿脱的,为什么在幼儿园表现得如此之好?”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有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严重脱轨,针对如此情况我们以家长会、家长讲座、家园合作等形式拉近家庭和幼儿园的距离,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以儿歌的形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像儿歌等学习内容我们通过网络来共享,这样家长们也能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蔡吴悠的妈妈很注重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每次我们幼儿园教的儿歌,她都十分配合老师在家同步进行教育,所以明明的生活习惯非常好!所以如果有家长很好的配合教育引导的话那么以儿歌的形式促成幼儿在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并不再是难点,最终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并且变成孩子自主自觉的良好习惯,伴随着孩子的生活,不受地点场所影响!
通过以儿歌的形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活动,我发现在孩子们的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情绪更加积极了。老师经常会在洗手间听到幼儿在洗手时边洗手边嘴里念着:“打开水龙头,小小手淋淋湿,抹上小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交叉搓搓、大拇指搓搓……”的洗手儿歌,并显出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午睡时孩子们也会在嘴里边念着儿歌边进行着穿、脱、叠衣服,不用老师提醒也会自主自愿地进行着。有时候小朋友们之间还会相互督促提醒,“老师说的大门对对好,你怎么没对好就乱叠了;穿衣服先头穿进大洞洞,钻出中洞洞,再是小手伸出小洞洞。……”同伴的榜样作用力量巨大,孩子们愿意模仿。2)孩子们的文明礼仪有了明显进步,孩子们从原来的能够和老师应答到现在能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并能主动地和客人老师问好。此外从家长处还了解到,原本比较胆小的天天小朋友现在能够在公园里面和小朋友们打招呼,一起玩,家长觉得孩子的进步很大。平时带孩子时只要看到老师、保安叔叔等就会引导幼儿和他们进行招呼,并穿插一些文明礼仪歌,表达流利,行为文明。3)家园共育取得的成效。
当然,孩子间的个体差异总是不可避免,但每位孩子都是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着、进步着。因此,以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在小班,中班、大班同样可以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因为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只是在方法和形式上不断调整完善,达到适宜。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