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幼儿园音乐背景下的一日生活

幼儿园音乐背景下的一日生活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7-09 阅读: 字体:
  摘要:音乐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者,要学会欣赏音乐,善用音乐,巧用音乐,从单一的学科教育理念转变为与幼儿一日生活相适应的“大”音乐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音乐学习的感性基础和增加幼儿接触音乐的体验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入园和离园  在开学初,我们就为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选择适合本班年龄的、风格特点不同的音乐。如:集体活动前播放节奏鲜明的“小麻雀”“动物合唱队”“这是什么”等乐曲,引导幼儿在有节奏的乐曲中,有序的摆放好椅子,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午睡起床时,我们会为幼儿播放小小智慧树“起床了”这首歌曲提示幼儿起床。这些,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感知不同性质的乐曲,发现他们的区别。  上午的户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音乐律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3。排队和变换座位音乐  4。进餐和睡眠  午睡前是幼儿听故事和音乐的时间,幼儿常常在奇趣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中进入梦乡。在午睡之前,我会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音乐有童话感,能够让幼儿产生美好的想像,有利于睡眠。慢速音乐和经典童话类音乐故事比较适合这段时间播放。  。音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让幼儿在玩中学,使孩子乐于学,我们将歌曲,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歌表演,音乐欣赏,舞蹈等诸多形式带日常教学中,融入音乐基本训练。引导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尝试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增强额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音乐使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满足,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把表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挥孩子的音乐潜能,如:《国旗红红的哩》先让孩子们看五星红旗,国旗是红色的,那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它是升在高空中。  孩子对颜色非常的敏感。给他们一些五颜六色的笔、一张红色的纸、让孩子们尽兴涂画,是他们热衷的活动之一。这样也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而多彩起来。一个音乐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除了学到一首歌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不能停滞。继续给孩子想象,延伸音乐的感染力。在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后,我让孩子们描述歌曲中的画面,孩子们兴致勃勃,讨论越来越激烈,看孩子们的情绪上来了,我抓紧机会,让他们把它画下来,他们一边唱“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五颗金星,黄黄的哩。升在空中,高高的哩……一边挥动手中的笔,用心地一笔一笔的画着,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幅一幅的画面,红红的国旗高高的升在空中……虽然画的有点乱,但是却将歌曲的内容出色地表现出来了。孩子们举起自己画的五星国旗,唱起了歌。  为幼儿创造自由平等,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幼儿拥有宽松的学习坏境,思维、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在活动中,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和朋友之间的关爱、友情。和他们一起唱歌,一同游戏,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想象力、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而且使教学活动妙趣横生,更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并运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乐器,让幼儿随时取用,使他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引导他们听辩乐器。如:铃鼓能拍能摇,还能敲击鼓边。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乐音与节奏。如:节奏乐春天在那里我描绘了一幅把小朋友带进了春天的美好意境。这样把学习技能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音乐的美丽在于对人的情趣、情感能起到调节作用,愉快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昂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安静的音乐能使人情绪问低昂。根据不同音乐性质的特点和一日生活常规安排相应的音乐。  幼儿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具有无意性,因此,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第一阶段要做到音乐、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相结合。  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虽然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能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行为要求,但仍然会出现时而遵守、时而不遵守的现象,因此,队了用音乐、肢体语言来指异其行为规范外、还需要用口头语言做相应的暗示,以提醒、督促幼儿。  随着幼儿对音乐越来越熟悉和依赖,肢体语言在良好常规培养中逐渐显得可有可无,很多时间不需要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说明,幼儿就能在相应的音乐伴奏下,做出相应的反应。  根据人的心理、生理特点,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即动力定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在不断地反复地强化过程中,音乐刺激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基本甚至完全消失,音乐成了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有相应的音乐响声,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然,幼儿活动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排除一切因素的干扰,防止常规培养中的不良因素。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是幼儿艺术活动的目标之一。音乐不仅能为我们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音乐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东西。不同风格的音乐能激发幼儿不同的表现力。如早操音乐中《清早听见公鸡叫》《向快乐出发》《披萨歌》等等。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排队、走队形,按音乐节拍做操。在音乐的感染下,幼儿的节奏感强,动作准确,不仅感受到不同音乐的魅力,同时又锻炼了身体。  在休息时间和游戏活动中都是幼儿自主选择玩具和玩伴活动,为了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有时总免不了有点乱,如果教师利用音乐组织幼儿一起游戏效果会更好。把幼儿等待的时间用好玩的音乐律动或音乐游戏填满,不仅幼儿玩到了音乐,学会了等待,也确保了一日活动有序的开展,这就是音乐乐趣最好的用武之地。  四、幼儿为创设一个丰富的音乐渗透环境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环境氛围,在幼儿入园开始到晨间区域活动完时可以播放一些安静,愉悦的轻音乐,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其次,教师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式的音乐区域材料,例如木棒、竹子、竹片、塑料板等等能发出声音又安全的道具,让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去玩转音乐。音乐区的材料要多样化,自制图谱可以多设计点,音乐材料要阶段性的进行跟换或变换新玩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创造新玩法。只有音乐区的材料足够丰富,玩法足够有吸引力,孩子就会在敲敲打打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好玩的音乐带来的愉快审美感受。  在幼儿入园、午餐、睡前等环节,教师都可以插入音乐渗透。可以播放音乐,可以弹琴,可以与孩子一起玩律动游戏。在午餐的时候,教师播放音乐的音量渐渐变小,让孩子学着自己试着去听音乐,试着理解音乐内容。在活动前与孩子一起做做律动游戏,例如大班孩子喜欢的手指律动《包子卷子》《拍手点头》《注意力大挑战》等。让孩子与你一起都过起来,孩子的注意力也集中在你的身上,你还在为孩子不听你的话还在为活动组织孩子的躁动而苦恼不已吗?  音乐理解了幼儿园渗透音乐的理念外,也应注意吸收与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单单有理念没有方法也就没有实际可行性。教师在晨间入园,用安静、舒适的环境来迎接每一个幼儿的到来,让他们一来幼儿园就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丽世界。午餐轻音乐,帮助幼儿安静进餐。午睡,安静的摇篮曲,好听的故事帮助幼儿进入梦乡。起床音乐播放明亮,活力的音乐带动幼儿醒来。离园时,带幼儿念念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愉快地回到家里。做做好玩的手指游戏̶̶̶̶̶̶教师就是幼儿的行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音乐表现与感受同样也感染着幼儿。  “儿童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继续保持,往往被限制乃至被扼杀。”科尔曼认为这主要由于多数教师没有尊重孩子的愿望的情况下,强制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音乐内容。”[]教师要多给孩子感受,欣赏以及表现音乐的机会。选择幼儿喜好的教学方法模式,促成孩子主动学习音乐的态度。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小舞台”“小小播报员”,举行一些联欢活动,亲子联欢活动等等,通过提供这些各种各样形式的表现机会,让孩子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到提高,增强孩子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感受音乐表现的快乐!  教师在进行音乐渗透的时候,应当保持一个度。不可太短暂,让孩子失去充分感受音乐的机会,也不可太长的时间。教师渗透音乐在不同环节的时间因需要可以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花的时间大概在3-分钟左右,可以播放幼儿喜欢的歌曲、玩律动游戏,音乐内容要有时代性,新颖性,故事性,趣味性。教师借助多种媒介,除了播放器,也可以用弹琴的方法,还可以用音乐区的材料道具等等,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但渗透频率把握要得当,两者各有其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