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方案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方案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8-07-03 阅读: 字体:

  一、课题研究的缘由  近年来,一直在幼儿教育一线工作,既当班主任又给孩子代课,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不愿意分享的行为,我们小班的孩子,当他们从各自的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在一个新环境里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重大的生活转变,在这个集体中他们失去了以往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而成为集体的一员。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个人的行动也要服从集体的要求,等等一系列的变化,给孩子带来了心理上极大不平衡与不适应。由此,出现了一些现象:独立玩具,同伴之间关系紧张 ,个别幼儿攻击行为强……。为此,我确立了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希望能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行为,来健全其人格,促进幼儿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核心家庭数量逐年上升,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孩子成为“家庭中心”, 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的明显减少,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两个小孩为争抢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有好吃的自己一个人吃而不愿意分给长辈或同伴。等等大量的强占、霸占的现象,而许多家长看到这一现象时,往往为自己孩子的胜利而洋洋自得,认为孩子占便宜,凡事不吃亏,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而这一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平等交换,自由竞争”的社会里,竞争成为主流,分享已不成为时尚。所以在走向市场经济的年代,除了诚信、公正这两个主题外,我们道德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也许就要数利他,分享了。让我们从幼儿期分享行为的培养开始吧。而且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也可以克服由于独生而产生的“自我中心”的毛病,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孩子成功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实现双赢和多赢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的分享等。分享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是一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把属于自己的财富、权利、智慧、思想和情感分给别人,让别人共享,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使幼儿能够和朋友、家人、老师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心事,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为幼儿成人踏入社会做好奠基。  1.文献研究法:从报刊、网络上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了解并掌握他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自己当前研究的起点。在查阅“分享原则”的文献基础上,从理论上界定“分享”的特性。  3.个案研究法:选取某些有代表性的幼儿,进行全程地跟踪分析评价,了解幼儿和他人,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分享”行为,以点代面,了解研究的进展和效果,便于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为“分享”理论的应用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经验总结法:分析评价“分享”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应用的实效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成为理论,写出经验总结性论文或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安排  1、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资料,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与技能。  3、通过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问卷了解幼儿现状。  1、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多观察幼儿有无分享意识和行为。  3、可利用区角游戏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评选“快乐分享宝贝”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12月)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请示幼儿园领导和教研室专家指导,申请结题。  一是有效激发孩子的分享意识。幼儿都喜欢老师的表扬,尤其是小班幼儿。因此,当幼儿有了分享行为时,老师就要及时采用言语表扬鼓励、或投去赞许的目光、微笑的点头,小物品的奖励,亲切的拥抱等方式来加强孩子的分享意识。幼儿在表扬中得到愉快、自尊,就会愿意维持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激发分享意愿。久而久之幼儿的分享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三是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分享乐趣。小班幼儿接触的环境范围小,与人交往的机会少,就需要及时利用幼儿园中的一切活动创造分享的机会,在活动中要让幼儿有一个平等,自由,放松的心情,让幼儿自主主动的进行分享,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五是家园合作,为幼儿树立分享榜样。教育幼儿要多和家长交流,让家长知道怎样教育幼儿,懂得平时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但要满足幼儿合理要求。  1、问卷调查表及现状分析。  3、教学活动方案及反思。  、评选表及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