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活动的运用,越来越显示它的优胜性,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新颖的动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用语言讲解的枯燥局面,能吸引好动、富于幻想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使“少讲多练”成为现实,有效地提高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也激发了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一、多媒体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美术活动《堆雪人》,“雪”是南方孩子很难见到的东西,“堆雪人”、“打雪仗”也是我们南方孩子很少体会到的情景。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欣赏大雪纷飞的情景,让孩子们通过视频去感受堆雪人、打雪仗的热闹场面。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大开眼界,不仅增加了作画的兴趣,也轻松掌握了下雪天,热闹非凡的情景,画出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图画,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创新行为源自对内心的表达和实现自我愿望的渴求。教师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孩子多看、多听、多观察,高起点的积累内心对美的感受和领悟,激发对美审视和表达的愿望,才有创造美的动机。三、多媒体为教学过程提供高效途径在教幼儿画表情娃娃时,我们事先在电脑中设计了哭、笑、难过、生气不同表情的娃娃,请幼儿讨论、与同伴商量怎样配颜色。幼儿说出后,我们直接在电脑中上色,幼儿立刻就观察到不同的效果,紧接着就能直观地对照比较。幼儿通过电脑在活动中的教学,逐步感悟有关色彩情感的规律,知道了色彩的使用也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来选择,选择的好坏可以影响画面的效果。在中、大班的美术活动中常常渗透一些浅显的构图布局的知识,教师用言语感觉很难讲清,用贴绒教具演示时,第一不能随意变动,第二准备工作很费时,而电脑画面中的人物、动物、景物却是可以随意的变动大小,位置,这就给我们演示构图布局提供方便。例如幼儿在作画时,往往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时甚至把主要的画的很小,次要的画的很大或是中间位置。现在利用多媒体就能很好的解决了。通过电脑的演示,两种布局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立竿见影。美术活动“气球”,事先我就在电脑中把气球排成大、小相等的一排,在改变气球的位置,大小,让幼儿对照比较哪种画法好看,小朋友很快就发现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的画面,好像气球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有的飞得远、有的飞的近,非常好看。因为运用了多媒体,以前遇到的问题全部都迎刃而解。传统的教学,让孩子“学着画”,通过教师的教学,孩子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从而运用多媒体,我们让孩子“画着学”。孩子在作画——充分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力,发展他们的认知个性,帮助其形成自信,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教学。最近,班上的小朋友对自然角里的“蚕”特别感兴趣,我就因趣利导,首先,请幼儿欣赏各种不同花形的丝绸制品,然后利用电教媒体播放有关“蚕”的碟片,让幼儿了解蚕吐丝,工人用丝纺织成丝绸的过程,以此激发幼儿爱蚕宝宝的情感,然后结合实物引导幼儿观察交流:蚕的身体是怎样的?它有头有眼睛吗?小嘴巴在哪里?不喂桑叶能行吗?让幼儿在观察实践中寻求答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观察作画。并采用我和孩子们一起作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的画比我丰富的多。通过这次活动,我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观察作画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展现自己具有个性的表达风格。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使幼儿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又须付出力气进行思考或操作。幼儿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向幼儿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空气?什么东西需要空气?幼儿顿时十分活跃,列举了生活需要空气的东西,如口琴、风琴、气球、吹肥皂泡、吹喇叭、救生圈、吹塑玩具、气垫船、动物生活等等。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稚气的想象中,创造性若隐若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应敏感地捕捉其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其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作出决定。而以往只能教授一、二种热带鱼的画法,以至给幼儿设制了一种模式,孩子们画画时就像是小学生做数学题目一样,按照公式向上套,所以画出来的鱼就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全是一样,只是数量不同而已。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幼儿却没有画出一幅雷同的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