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静”看生态式区域活动中的规则培养
科研论文:“静”看生态式区域活动中的规则培养
生态式区域活动是素质教育推行下的新产物。它与之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有着质的的不同,其具有观念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给孩子提供了较大自主空间。那么,在高调强调尊重幼儿需有、顺应孩子发展的今天,规则还要不要?显然,生态式区域活动则更需要规则来引导孩子去操作、去发现、去享受区域活动所带来快乐。
一、为什么?
生态式区域活动具有:观念性、动态性、开放性等,这些新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区域活动可以放任幼儿,恰恰相反,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区域规则的必要。
1.资源整合的需要
正因为&qut;观念性&qut;这一特点,转变了区域活动从原来的&qut;划地为圈&qut;到现在的&qut;观念为圈&qut;。也就是说,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随时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项目,区域与区域之间是边缘性的,而非边界性的。那么封闭区域的规则需要根据区域的变化及区域的拓通、分散灵活调整与变动,这样才有利于幼儿之间彼此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利于区域活动整体效应的发挥。
2.有效互动的需要
生态式区域活动的开放性、对话性使传统区域活动之间、区域(活动)与非区域(活动)之间的分裂、对抗走向有机联系与互动。而这一互动就为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与社区、家庭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区域活动不断走向丰富与深化,这一成效的出现都依赖于适时、灵活的区域规则的保障。
二、怎么做?
结合,生态式区域活动的特点,我们如何建立起适宜的规则呢?目前我们尝试有如下几点:
(一)从&qut;独权&qut;到&qut;放权&qut;。
传统区域活动中的规则大多都是从教师的本我出发,由教师制定,从一定程度上来分析,是强加给幼儿的,幼儿往往不能意识到规则对活动的重要性,也不能一贯地依规则行事,区域因规则而发生的问题导致教师为此反复唠叨,更甚是区域活动开展不下来。其实区域活动则必须发自于幼儿的内部需要,使规则由外部的&qut;他律&qut;转化为&qut;自律&qut;。尤其是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更为重要。不过,针对不同的年龄班,我们有不同的&qut;放权度&qut;。
☆ 中、大班:我的规则我做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慢慢成熟,他们对外界事物已有了一定的是非能力,而且有了自已的想法主见。这时,不能把一切要求强加于幼儿身上,而是应该让幼儿自已考虑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于是,我们逐步将自主权下放,组织孩子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孩子大胆讨论、自由发表各自的意见,根据各自的需要来出台行之有效区域的规则。因此,我们通过活动区常规应该有哪些;在玩的过程中谁违反了区域规则要求,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等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孩子们进行热烈的讨论,在商量、争论、揪错中,孩子们所需要的规则就会逐渐&qut;明朗&qut;。如说话要轻,不能乱闯到别人的活动区;进入他人区域时须争得别人同意;不能乱抢玩具;谁违反本区域规则就停玩等等,这一系列的规则,都是幼儿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思维碰撞共识出来的&qut;智慧结晶&qut;。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包办代替,无形中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成为活动的&qut;小主人&qut;,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感。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幼儿自觉遵守了各种区域规则,而且幼儿也特别容易理解、接受和执行,可谓是一举多得,其乐无比。
如在美工区,材料收放难一直是我们头疼的问题,虽然每次老师都强调材料用完要整理,可成效不大,孩子多为事不管己高高挂起。针对这一情况,于是我们便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在争论中碰撞了许多的火花,幼儿的想法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有的建议:谁乱放就剥夺他下次游戏的权利;有的建议:进去的小朋友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材料;有的则建议:应该选一位小组长,有他全面负责等等多种想法。最终我们根据小组区域的特点,决定推选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材料的取放和区域的整理。并且每位组员对组长要进行监督,如组长不称职可以轮换。同时,每组材料筐都标有标记,但这些标记由孩子自己设计。有的区域,直接由幼儿商量后,用他们的方法,以图标的形式张贴于相应的区域。当然这种方法多为中大班孩子适用。
又如在中班主题活动&qut;春天&qut;中,其中有一环节,是让孩子设计美丽的风筝(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面对色彩各异的操作材料,孩子总喜欢相互争抢最好的、最有趣的材料。面对这种&qut;局面&qut;,先将兴趣相同的孩子组成小组,进入该区域后,有小组长带领组员学着商量,学着合理分工,共同合作着来完成任务。同时我们设计了胸牌,用胸牌来提醒孩子各自的&qut;职能&qut;所在。用胸牌暗示幼儿去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从而体验到了&qut;合作&qut;所带来的&qut;效应&qut;与快乐,感受小组的温暖,进一步强化合作的意识和行为,愿意更多地、主动地去进行生态式区域活动。
☆小班幼儿:我的规则我清楚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还是要针对孩子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必须简单、具体、反复,因为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还不成熟,不能完整详细的记清要求。于是,我们便采用了游戏、故事等手法来引导小班幼儿清楚自己的规则。如有的区域容纳4位孩子,我们便设计了4个小象头饰,孩子在进入区域前,就各取一根香蕉,进入区域活动时,同时喂小象一根香蕉......小象吃饱了,就表示该区域的人员已满;有的区域是以小椅子暗示,投放几张椅子就表示该区域可以有几名人员加入;有的区域直接以数字提醒幼儿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一目了然。但同时也考虑到小组化区域的特点,基本每个区域活动的人数是成双数的,这样更有利幼儿进行合作。
(二)从&qut;显性&qut;到&qut;隐性&qut;。
为了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区域活动开始前,总是习惯由教师向所有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宣布该区域的一些规则要求,它是每一位幼儿都能直接认知并清晰意识到的,是每一个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进行活动时必须遵守的。教师往往通过言语明、示范确传递给幼儿,这是开展活动的一种显性规范。如建构区因空间的限制,每次只能容纳四个人开展有效活动,老师在活动开始前就明确告诉幼儿,不能超员。但实践告诉我们,光是这种单一的&qut;显性&qut;规范,不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自控能力较弱,光靠教师的说教是不能做到的。于是,我们就利用各种形式手段,强调环境、材料所具有的隐性指导价值,强调环境、材料的暗示、引导、规范作用,反复纠正、练习,如:利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反复渗透,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区域规则绘制成一幅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幼儿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如在主题活动《蔬果舞会》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尝试采用了&qut;一个萝卜一个坑&qut;的情景&qut;隐示&qut;法。在每个区域中我们都创设了带有情景的提示:一片萝卜地,将孩子的大头照片制作成一个个可爱的&qut;小萝卜&qut;,在区域活动开展前,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并在相对应的区域前种下&qut;小萝卜&qut;,其他孩子看到该区域的萝卜地已种满&qut;小萝卜&qut;,便会重新寻找&qut;自留地&qut;。孩子对此兴趣十分浓,对于他们来说种萝卜本身就是一次快乐的享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争抢区域的冲突。但这种方法也不是&qut;永久法&qut;,老师可根据自己的主题进行相应的更换。如在主题《汽车叭叭叭》中,我们的&qut;萝卜&qut;就更换成了公交I卡,进行&qut;刷卡&qut;进入活动区。不同的方式带给幼儿全新的体验,孩子其乐融融。
(三)从&qut;静态&qut;到&qut;动态&qut;。
为了维持有序性,以往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基本是一层不变的,一但幼儿进入某个区域,基本是一玩到底,即使孩子在中途提出不想玩的想法,老师也总是有办法让他们呆在区域直到活动结束。此时,老师还很洋洋得意,但孩子却很无奈。对此我们也进行了反思和整改,将固定不变的静态规则逐渐向动态规则转变。
☆个体←→个体
当幼儿对原来的活动没有了兴趣,但又很想到隔壁活动区中游戏,他完全可以放弃自己原来的区域,放弃无可奈何的&qut;坚持&qut;,加入到他所想参与的区域活动中,但有一点,他必须学会商量,在得到他组幼儿的认可后方能加入。如在小班主题《汽车叭叭叭》的小组区域中,有位叫邹烨栋的小朋友,一开始他是和其他几位小朋友一起销售汽车的,眼看汽车即将售完,他觉得自己的&qut;任务&qut;已完成,便和正在洗车中心的杨子涵小朋友商量,要求换岗,经过一阵商议后,很快达成共识,快乐的互换了各自的&qut;汽车I卡&qut;和工作卡,继续着各自快乐的工作。但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孩子的&qut;互换&qut;要求,老师要细心观察孩子,准确判断孩子的行为,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喜欢&qut;游走&qut;的孩子,我们要及时给与指导,及时以玩伴的身份,引导他们快乐积极地加入到游戏中来。
☆区域←→区域
对于区域活动来说,它们之间不应该是相互独立的,而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我们打破以往相对独立的区域活动形式,根据主题进行整体设计,以一定的情景为背景,每个区域都是构成此情景的若干组成部分,每个区域遥相呼应,这使得小组变大组,大组变小组,经验互共享,快乐共体验。
如在大班主题《各行各业》中,在创设区域活动时,教室就作为了整个街道,里面&qut;设施&qut;齐全:有医院、有餐厅、有邮局等等。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可以以&qut;小区居民&qut;的身份先到各自选择的区域进行小组活动,当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有各小组长带领各组成员进行商量和邻组进行互动。如在餐厅活动的小朋友,他们就设计了客人食物中毒这一&qut;惊心动魄&qut;的场面,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服务员赶紧拨打了&qut;120&qut;急救电话,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就赶到了,大家齐心协力把病者送往医院。而医院的工作人员在&qut;护士长&qut;的指挥和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抢救......在这种突发事件的刺激下,孩子的活动热情空前高涨,思维活跃,经验得到共享。
这种适时的拓通与分散,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灵感,增强了活动趣味性。也正是有着这样的&qut;动态&qut;常规,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孩子学悠悠、乐悠悠。同时也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与乐趣,社会交往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从&qut;单一&qut;到&qut;多样&qut;。
提到规则,一般总会给人以束缚之感,让人望而生威。如何让规则既发挥它的独特功能,又能让人在实施时感到快乐轻松呢?我们就尝试采用了多变的方法--从&qut;单一&qut;到&qut;多样&qut;。
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游戏本身的规则。如果我们创设的游戏规则一层不变,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具挑战性,从而失去游戏的兴趣。如中班区域活动&qut;快乐农场&qut;,一开始的规则是幼儿玩色子,按数字用筷子或勺子给动物喂食,以次来发展孩子按数取物的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一周下来,孩子从当时的&qut;性情高涨&qut;到&qut;索然无味&qut;。面对此情景,如果要从新更换区域又得费时费力,得不偿失。于是,我们组织同组孩子进行了共同探讨、商量,创新出新的规则要求:喂食的数量必须比色子显示的数字多1、少1、多2或少2&qut;甚至还设计出&qut;扔到的数字是双数就多1,扔到的数字是单数就少1&qut;等等规则,也可根据数学活动的进度而不断更新该区域的游戏规则,不仅激发了孩子再次游戏的兴趣,而且还适时地对数学活动进行了复习巩固,可谓是&qut;一举两得&qut;。当然,幼儿自己制订规则也要有前提,规则的设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经验基础。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制定了规则后,必须坚持到底,不能为了省事、省时,而半途而费或一劳永逸。只有这样,才能使规则真正成为孩子自由游戏的快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