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8、 成语故事 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二)初读指导。 2.出示自学要求: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夸口戳穿腮帮俸禄 (三)指导写字。 一.教学目标: 2.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过程: (二)精读《自相矛盾》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 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他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 指名用“不要……而是……”造句。 (四) 精读《画龙点睛》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 (3)“点睛”的结果怎样? (5)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五)布置作业。教材分析:教学目标: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指导读准字音。 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四、检查自读效果。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五、指导书写生字。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贾:上宽下窄。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1、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皎 斟 尚 愈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第二自然段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2)指导朗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2)给“思索”找近义词。 、映示韩愈说的话。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指导讲故事。 学生练读课文。 3、学生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4)评选“故事大王”。 1、映示原句。 3、练习: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布置作业: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妥帖( )推敲( )或许( )吟哦( ) 板书设计: 9 推 敲 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10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感受、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重点:读通课文,整体上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三、 教法、学法设计: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一)导入课文:1、(板书“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爱,许多诗词曲赋中都有“月”的身影,谁能背上几句?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整体感知:等同学们读完课文后,再请同学们来点评。点评的同学你先说点评谁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注意每个同学都点评到) (1)后羿 嫦娥 逢蒙鼓励学生举手,然后指名回答。射日英雄后羿的徒弟蓬蒙想偷后羿的仙药,嫦娥为了不让蓬蒙的奸计得逞,自己吞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和后羿被迫分离。 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里有这样三个人物,那么这三个人物是怎样的性格?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每小组从这三个人物中选取一个人物来进行讨论,不仅要找出你讨论的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表现出他的这些特点呢?请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来补充。不要指定先讨论那个人物,让学生自由汇报。力大无比:“运足 力气……拉满 “嗖 ”(射箭的力气之大)“一口气”(准确、仔细) 对妻子感情深厚:有了仙药也不愿离开嫦娥(成仙升天是古代多少人的愿望啊,而后羿宁愿不当神仙,也不愿离开嫦娥)要从人物的行为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作文也是这样,从人物的行为描写中,来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蓬蒙:奸诈贪婪(虚伪狡诈 不知满足)嫦娥:美丽善良:接济穷人吞下仙药 : 嫦娥为了不让坏人蓬蒙吃了仙药祸害百姓,自己忍受着和丈夫亲人分开的痛苦吃下仙药,她在自己的幸福和百姓的幸福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百姓的幸福。这是不是舍己为人的精神?是的,我们要做像嫦娥后羿一样造福百姓的人,坚决不能做像蓬蒙一样的奸诈之人,因为人们会永远记住怀念像嫦娥后羿这样的好人。读的非常好,是的,因为恩爱的嫦娥和后羿分开了,所以,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期望好心的嫦娥和后羿团聚的日子,也成了人们期望和自己的家人团聚的日子。嫦娥是美丽善良的,她平时就接济穷人,还为了百姓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所以怀念。 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无穷 造福百姓 对妻子感情深厚 嫦娥 :美丽善良 对丈夫感情深厚 舍己为人 蓬蒙:奸诈贪婪11.读书莫放“拦路虎” 知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策略: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一、导入新课。2、阅读课文就是根据自己学习课文的经验自己读懂课文。1、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课文,都用什么方法来学习?(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三读课文,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三、学生自学。(1)什么叫“拦路虎”?(4)如何查字典?五、熟读积累: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六、总结:七、作业:二类字一音三字两词 11、读书莫放“拦路虎”面对“拦路虎”教学要求: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1、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 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1、 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3、 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 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 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2、 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狼来了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慌、贯、谎、粪、戒 一、 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2、 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2、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4、 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 积累迁移。
. .
-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上7海上日出教案